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荷兰,有一个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了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清闲,他又太年轻,需要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啊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别人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界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大名鼎鼎,活了90多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自己更广阔的前景。
小故事,读罢,心头一震。想到了许多。
1、万·列文虎克,值得我们佩服。他能有这样的毅力做下去,必然有着大胸襟,有着为别人所不能了解的大胸襟。
就像现代派文学大师卡夫卡,挚爱思考与文学的卡夫卡,选择了与文学不沾边的枯燥工作,他有着别人不能看看透的想法;而且他差一点将自己的伟大作品全部烧掉。
从他们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推测,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无功利的,是为了自己的心灵而做,是在灵魂的驱使下而做。这样的人,是真正值得佩服的人。
2、我想到了古代那移山的愚公,被智叟嘲笑的愚公。因为,看得远,所以会被看得近的人嘲笑。目光深远,成了“好高骛远”,成了“不着边际”。
理想、梦想,是令人向往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遭到太多的人的嘲笑。大多数的理想拥有者,终于在长辈的谆谆教导中,在同辈的嗤嗤嘲笑中,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与力量,变成了“鼠目寸光”,变成了庸俗浅薄。
所以,我们实在应该佩服这些能够坚持下去的人,他们为了理想,为了梦想,不抛弃,不放弃,在人们的嘲笑中走向了辉煌。
人们总是羡慕成功者的辉煌,而忘掉了当初自己对正在探索中的潜在成功者们的嘲笑。
3、我们需要承认一点,我们的文化,我们周围的人群,包括我们自己,都是太过重视眼前利益的人,都是太过功利、投机的人,或许是我们的人口太众,生存竞争太大,我们来不及想太远,看太远,除了“呆子”“傻子”,没有谁肯用自己的双臂日复一日地去“移山”,没有谁肯靠自己的双手年复一年地去磨镜。
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聪明人”,所以了我们少了许多“大智慧”。老子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我们少了些“拙”与“愚”。我们常常听到中国官方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自夸,民众对自己伟大祖国的自夸,常常会有什么对外国非议的“举国愤怒”,还有“抵制”什么的——这些实在很是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
当我听到有人沾沾自喜地说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是最聪明的人,还有什么美国“硅谷”中的中国人占了百分之多少……我常常觉得很有意思:你这么聪明,还不是在给别人打工?
4、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说过一句话:不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好。万·列文虎克便是把简单的事情做成了不简单的人。
然而,我们还要想到,即使在他取得成功之前,他做的事情也绝不是简单的,否则,他也不过是个高明的磨镜工罢了,正如那个砸在了牛顿脑袋上的苹果,绝不是个简单的苹果。
当有人总结出“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道理时,我们绝不能满足,因为——这也太简单了。
5、暂且想到这里。很是郁闷。
-全文完-
▷ 进入圆月弯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