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那是他们的红楼向往天空的鱼

发表于-2008年07月04日 下午5:25评论-3条

从第一次看《红楼梦》,至今已近二十年了。最初是反复地看,现在是基本上一年一次,想来至今怎么也有二十来遍了。开始时,总想就《红楼梦》写点什么,或者逮着个对红楼感兴趣的,就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及至后来,看得越多,理解得越深,反而无话可说了。我想,没有说的也不要紧,就当作一个痴迷的梦继续做下去吧。

新版《红楼梦》从最初的选秀开始,我就是知道的。本不指望他们会在拍摄上能有什么突破,一切以商业经济为第一的剧组,能拍摄出什么好电视剧呢,所以并没有什么期待。最近,偶尔在网上看到了新版红楼的定妆照,一一浏览完,刹那间仿佛最心爱的东西被人偷走玷污了似的,欲哭无泪啊,是狠狠地被这惊天巨雷给劈倒了。

剧照里,黛玉和宝钗均穿着看起来面料厚重层层叠叠地,像汉服似的衣服,外面偏又罩个窗帘布似的蕾丝,袖口足有一米宽,从面相气质上看,不知是什么戏里人物,更别说分清谁是黛玉谁是宝钗了。小宝玉看生活照倒是一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孩子,不知怎么穿上衣服后,怎么看怎么像个营养不良的涝病鬼,哪里有一点如宝似玉的样子,跟小钗黛的年龄,看起来更是至少差十岁。更滑稽的是妙玉的头上竟还戴着一大朵牡丹花;探春头上一边一朵大花,身批黑色镂空长袍,是超级的酷;元春画着非常时尚前卫的红眼妆;至于借着秦可卿的死方才买到一个四品,却身着一品补子的贾蓉,全身明黄色着装的贾琏等等,也就不必说了。

新版红楼人物妆相另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小姐奶奶们全部用上了戏曲中的假发贴片,这是我最难以忍受的地方。据“专家”考证,那叫“额妆”,在北宋时期很流行的,但至今未见有专家拿出相关的资料图片来。对于戏曲,我向来喜欢化妆衣饰比较自然生活化的越剧和黄梅戏,讨厌那浓妆艳抹,满头贴着片子的昆曲京剧。但据新版《红楼梦》的演员们说,之所以如此化妆,是因为服装设计师叶锦添同志觉得,京剧也是国粹,推广国粹应该从这些小事做起。这让我很怀疑,叶锦添可能一遍《红楼梦》原著也没看过。否则他怎么会对书里浓墨重书的,黛玉因为别人说一个戏子像她,而和宝玉大闹了一场的情节毫无印象呢?估计新版里是不会有这场戏的了,小姐奶奶们全都梳着戏曲妆,黛玉还和宝玉置什么气呢。只是我又不理解,既要推广国粹,那何不再在戏里加上一些变脸美猴王旗袍之类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东西,一大帮少男少女表演起来岂不更有趣?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一个细节:宝玉为祭奠金钏,一早偷偷素服出门,回来后立即换上华服再去见贾母。第四十回,贾母因见宝钗房内只挂着青纱帐幔,一色玩器皆无,显得太朴素,作出了较为严重的批评:“那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屋里这么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这是全书中贾母对宝钗唯一的一次批评,可见服装陈设一事在《红楼梦》里并非小事,小姐丫鬟等等,着装打扮都要受到社会的风俗观念制约的,不可能全由着自己的喜好来,更不可能做出任何前卫出格的事。这新版红楼倒好,宝钗的衣服竟是全身雪白的蕾丝,说她是白素贞恐怕十个人中就十个人丝毫不会怀疑。据说这也是“专家”的意见,因宝钗性格较冷,用白色比较符合;黛玉呢,住在潇湘馆,所以喜欢绿色,因而就披一身青纱吧;更要命的是惜春的衣服面料颜色,怎么看怎么像做丧服用的麻纱。真不知道“专家”们究竟是研究什么的专家!曹雪芹虽有意模糊了朝代背景,然而对人物的服装大至面料款式,小至一个小小的挂饰,均做了不厌其烦地细致描写。然而这些“专家”对书里所表现的基本审美观和风俗禁忌竟统统视而不见,创新出了这些“寡妇妆”。

原著中关于妙玉的多是暗写,只第四十一回品茶栊翠庵里有段正面刻画,全部加起来也就千字有余。描写虽然如此之少,但相信每个认真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对这个“气质美如兰,才华堪比仙”的女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个喝茶要讲究到用什么样的水来煮,用什么样器皿来盛,甚至要讲究喝几口几杯才好的人,是个有些俗人来过便连地都要冲洗一遍的人,是个除了“有些些微见识”的宝玉,一切俗世中人均入不了眼的人。可是看新版妙玉那打扮,整一个低眉顺眼的小媳妇,哪有一点神仙样人品的影子。尤其头上那朵粉红色的大牡丹花,恶俗得使人想找块豆腐一头撞死。说她是马道婆都有些侮辱了人家,任何一部古装戏里的媒婆看起来都比她形象要好些。居然也有“专家”辩解说,尼姑也可以戴花的,但却只字不提书里关于妙玉性格形象的描写。

媒体还有报道说,专家们称,观众需要回忆,但更喜欢创新。专家,又是专家!看来李少红的剧组果然实力惊人,居然请来那么多的“专家”做后盾!只是,我怎么觉得,中国要是有的都是这样的“专家”,那中国离文化亡国也不远了。

观众确实喜欢创新,但创新是在尊重事实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任何背离了原著基本内涵的创新,只能是对民族文化的恶搞,是浅薄而可笑的。也许有人觉得这是夸大其辞,但从古至今可曾有另外一部作品,像《红楼梦》这样,让人们对它的喜爱研究历经几百年而不衰?千千万万个红迷的感情应该是没有人来强迫吧?一部能够赢得读者喜爱甚至痴迷了几百年的作品,难道不值得我们对它保持最基本的尊重吗?现在,有很多人对于我们几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传统民族精华,统统持着满不在乎的态度,打着要创新,要改革,要有开放性眼光的幌子,进行肆无忌惮地糟践。有心灵鸡汤式的的孔子思想,有原是酒鬼色鬼的李清照,还有在街头打架斗殴的古惑仔李白,等等。如此“创新”下去,说不定有一天,连我们的汉字毛笔书法什么的,都会变成日本韩国的民族文化了。这不是危言耸听,韩国不是已经打算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吗。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他们展示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说老实话,这些服装如果放在一个时装设计发布会上,确实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甚至会给人惊艳的感觉。只是,这是在拍电视剧啊,穿着那些服装的不是t形台上的模特,而是一群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独特个性的,而且为大众所熟知的小说人物形象啊。或者,他们要表现这些独特的时装也可以,只是不要架着《红楼梦》的名字。光明正大地拍一部《戏说红楼》、《红楼梦魇》什么的,相信广大红迷们一定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的。

非要这么拍的话,套用网友的话,那也只是李少红叶锦添他们的红楼,不是广大观众的,更不是千万个《红楼梦》爱好者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向往天空的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增长见识的文字!

文章评论共[3]个
艾媚儿-评论

颇有同感!别的咱不说,单就陈晓旭、邓婕二人塑造的“林妹妹”和“凤姐”形象那简直就叫一个绝!无论后人再怎么折腾,只怕是应了“东施效颦”那句古话,让人生厌。欣赏并问好作者!
  【牧缘 回复】:谢谢,也祝您好!
邓婕塑造的王熙凤确实非常成功,与书中描写的性格气质非常接近。新版的看形象,简直就是妖孽! [2008-7-10 16:10:57]at:2008年07月07日 下午5:19

长风浩荡-评论

我觉得应该把李少红和那个叶锦添抓起来,判他个猥亵名著罪,判他俩在狱中读红楼,一直到死。at:2010年01月01日 晚上10:18

向往天空的鱼-回复听说马上就要上映了,不知会雷死多少人。抓起来是不可能的了,这个社会有钱的就是大爷,别人捧还来不及呢。只能暗自悲哀罢了! at:2010年01月13日 早上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