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还在苏州寒山寺参禅听钟,今晨来到曾经“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南浔古镇。
进入南浔,路两边垂柳依依,此是盛夏,更显得绿意浓浓,茂盛的枝条柔婉地舒展在风中。下得车来,才发现竟然有晨雾,给陌生的南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站在跟电影里布景似的“百间楼”前,我有种梦幻般的感觉。眼前的河水静静,柳色青青,两岸房屋林立,清一色的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彰显大家风范的徽派民居倒映水中,一如印刷在景区门票上的垂柳掩映下的楼群图像,典雅深沉婉约卓绝。一切是那么的真实,一切又恍如隔世。
早就听说过南浔的传说“四象八牛七十二狗”。所谓的“四象八牛七十二狗”指的是南浔那些靠丝织业起家的富商们。‘象’‘牛’也‘狗’皆以其身躯之大小,象征丝商财产之巨细也。”其中最著名的有“四象”之首刘镛的小莲庄。
走在水乡的小街,匆忙的南浔人从我的身边来回的走过,我则悠闲地散步而行,仿佛是水乡晨练归来!街道比起周庄宽了好多,店铺也非挨家挨户,倒是去掉了好些市侩。许是早晨人少的缘故,古街清清爽爽,颇有大家闺秀的感觉。想那周庄是小家碧玉,眉眼盈盈,玲珑秀美;而乌镇则是双桥上身着蓝印花布的待嫁新娘,古朴典雅。眼前这南浔古街连接着新的街道,莫不是五四时期齐耳短发的女子了。
一路前行,看南浔水道宽,古街也宽,总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但也说不上来。站在古老的拱桥望去,水边的石阶上几个妇女洗刷着衣物,粉墙黛瓦一波一棱地倒影水中,远远地飘来了一只乌蓬小船,绿杨轻烟竟多了几分诗情画意。这才是古镇娇美的一面吧!
沿河道向前,古朴的对街街道,有一扇门开着,青绿的楷书“江南丝竹馆”,好歹进去瞧瞧吧!跨入门口,耳边突地传来轻盈优美的丝竹之音,是熟悉的江南名曲《行街》!这里也有如此优美的管弦之乐!几步跨过口字型的廊,木刻雕花的门窗开着,旋律正是从大厅里传出的。刚才还是嘈杂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纷纷找座位聆听起来,灵动的笛音欢快而跳跃着,一曲终了,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不知道谁叫了个“《太湖美》”,话音刚落,琵琶的拂弦滚出了悠长的苏杭风味,仿佛太湖微波荡漾在眼前一般,一曲《梁祝》如泣如诉的丝竹绕梁而来,让我们陷入此镜!身旁的一位游客,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速写本,刷刷几笔,一幅古韵扬琴的人物速写便跃然纸上。古老的宫灯流苏轻轻地摇曳,古色古香的桌椅,小轩窗,揉和在清雅的江南丝竹。此刻,只想就此停留在这里,听丝竹悠然,一任思绪飘渺……
我终究是旅人,只有回头依依观望,小桥流水幽幽,恍然间藏书楼中临窗执卷,耳边丝弦悠悠,这一刻才明白这大家闺秀深藏的韵味了!
此时的天空忽然飘起了细雨,游人都急忙躲避在河边的廊檐下,我却执著的追寻着南浔曾经年轻的过去。
从店铺中购买了一把蓝底碎花的小伞,我撑着这把小伞行走在楼前的券门与券门之间,希望遇到一个戴望舒诗中丁香一样结着忧怨的姑娘!
沿着百间楼河往南走不远,就来到了徽州老乡张静江的故居。静江先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民国成立后曾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xi]等要职。这座百年老宅大部分毁于日军战火,劫后余生的三进厅堂陈列着张家与国民党高层交往的照片书信等文物。正厅牌匾下有孙中山先生执笔的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秋四十州”,写照着这位民国奇人不甘寂寞不同寻常的一生。
在南西街还有一处中西合璧的张家豪宅,是张静江堂兄张石铭先生的故居。在去往张石铭故居的途中,我看见低垂的柳丝轻巧的画舫如虹的廊桥,看见吊着的彩色射灯飘扬的幡幌旌旗,还有一家挨着一家的杂货铺、铁匠铺、木器铺、箍桶铺等等。这里是最具南浔特色的一条街,如果到了晚上,老作坊里散出的灯光连同射灯的霓虹,该勾勒出南浔怎样的幽深与神秘呢?正想象间,到了石铭先生的故居。他的故居进门时稀松平常,是江南大户人家常见的轿厅、正厅、堂楼以及天井等传统格局。
越往里走,越觉不同凡响,西洋风格渐揭面纱,游人也渐臻佳境。在第四、第五进院落,装着订购于法国烧有“梅兰竹菊”图案的彩色玻璃,铺着历经百年依然光亮的亚光瓷砖,塑着穿旗袍裹“三寸金莲”的内眷蜡群像。最让我惊奇的是庭院深锁后的巴洛克风格的欧式洋楼,想不到高墙深院的中式邸宅居然能与红砖尖顶豪华气派的西方建筑天衣无缝地连在一起。
洋楼的精华浓缩于一间较大的家庭舞厅,门口的柱子体现着罗马科林斯的风格,里面壁炉、化妆间、更衣室一应俱全。站在光绪年间的摩登舞厅,我情不自禁地扭起腰肢,不安分的脑袋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让盘着长辫裹着小脚的清朝男女和穿着牛仔露着肚脐的新潮男女,搂在一起跳着探戈抑或伦巴该是一个何等惹人耳目的世界!
从张家后门出来,很快就到了刘镛的小莲庄。此刘镛既非写“催泪书”的作家,也不是驼背的宰相,他是南浔的首富、清朝光禄大夫。小莲庄是他的私家园林,园林内有一个占地十亩的莲花池。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兆页“莲花庄”之名,故名“小莲庄”。里面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极负江南园林的建筑特色,但我更爱这荷塘。此时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让我有幸在这景象中细品夏荷的韵味。池塘四周是曲折回廊连接的亭台楼阁,移步换景中我看到了苏州园林才有的精致与情趣。若能于水边小轩,风清月明之时,闲筝如水,菡萏轻曳,幽香清远……哦!莫不是世外桃园了。
在园子西侧是刘氏家庙,家庙院外矗立两座御赐牌坊,系光绪、宣统两代皇帝旌表刘氏家族赈灾善举和女德节孝而建。牌坊仿佛凝固的音乐,让游人遥想曾经的绝唱或者其他。
毗邻小莲庄,有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嘉业藏书楼。书楼是刘镛那嗜书如命的孙子刘承干所建,藏有宋元古籍、明清刊本十余万册。那历经百年沧桑的书架,如今蒙着一层尘埃,显得矜持凝重。书楼前有一个小莲池,池边砌有十二生肖假山,神态逼真,引得一拨又一拨的游人驻足留影。
在适园路的文园门口,我坐上一辆人力三轮车。街上游人很少,没有了车流喧阗。雨渐渐大了,雨水顺着屋脊廊檐连成水线结成雨帘,冲刷着大街小巷,洗涤着老宅旧瓦。
我嘱咐师傅:路滑,慢点蹬。其实我是想顺便多看几眼烟雨迷蒙中的南浔。
-全文完-
▷ 进入桀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