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第一台“洋机器”,是三十多年前村里老支书家里的那台“留声机”。
在童年的记忆中,老支书是了不起的人,他的家当然也是了不起的家。那一回随父亲到老支书所在的院子里开群众会,我正偎依在父亲腿上想着什么,忽然间“叽”的一声响,把我吓了一大跳——原来是老支书开“留声机”,在把“唱针”接触“唱片”的一刹那,便是那么一声尖叫。当然,随后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之类的歌曲。当时,人小不懂,只觉得奇怪,那一张张“唱片”,有点像现在的“影碟光盘”,放出的音乐虽然全没有立体感,但在当时来说,全村就老支书一家有此享受,是够羡慕人的了。
后来,社员群众每家每户都安上了“有线广播”,每个公社都配有专职的“播音员”,每天早晚定时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或是安排布置农业生产工作。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播音员的开场白——“贫下中农同志们,社员同志们,这里是xx公社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首先播送……”声音虽不算洪亮,但还算清晰。应该说,农村的有线广播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每天清晨,人们闻声而起床;傍晚,大家又闻声而收工、做饭……那一种别样的情调,至今令人怀念!
再往后点,队里一龚姓群众买了一台收音机,说能收听到天气预报和新闻节目,那东西挺怪的,没有一根电线,声音“平地”就来了!我的家在山脚,屋后是一大片开荒种出的庄稼。每当玉米“背娃”的季节,都要安排专人看管猴子等的侵扰,这龚姓群众就自然成了专业人员之一。每天晚饭后,他们都要带着那台收音机先到我家坐坐,听到那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在院坝中响起,最高兴的当数我们小孩子了,还别说,就连七十多岁的爷爷也连连说“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很快吹到了我们大山深处。我们集镇上一位个体户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买了第一台电视机——14寸黑白电视机。一时间,方圆十里的大宴小席,人们都来租用这台电视机——其实,当时信号也极差,只能听到声音,隐隐约约看到点跳动的图象罢了!
随后,我们队一叶姓人家又买了一台同样的电视,每逢晴天的夜晚,群众们便老老少少地聚在这叶姓的院子里,看那并不清晰的电视,就像当年看坝坝电影一般。
但就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短短的几年时间,电视便普及到了家家户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了。紧跟着,放像机逐步兴起。哪家哪户有红白喜事,便请人来家“放录象”,一时间,这一文化形式完全将坝坝电影所代替。但是,这“放录象”还没来得及普及,就被新产品vcd所淘汰,在九十年代后期,vcd便进入了农村的千家万户……
到了21世纪,功能更多的dvd又将vcd取代,单纯的电视变早变作了多功能的“家庭影院”,泥腿子们也兴起了“嘣嚓嚓”。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和乡村旅游业的兴起,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普及度就仿佛前些年的手表一般。而今,有的山里农民还买上了电脑,联上了互联网,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回想这山里农民从“留声机”到“家庭影院”,再到“互联网”的变迁过程,生动地演绎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从“一斑”可窥“全豹”,立足山村,完全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匆匆脚步和浓浓春意!
-全文完-
▷ 进入黄自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