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出名了说什么的都有,于是有人借谩骂名人而出名,且不管名人的所作所为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都被断章取义地加以分析,并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凡用得着的手段悉数派上用场加以歪曲,听上去振振有辞,看上去有理有据,如果读者观众偏听偏信就很容易误解也跟着瞎起哄。这不抗震救灾还在继续,稍微松一口气就出来一个“范跑跑”。他的言论确实与众不同,但这正是人出名的捷径。他的言行所引发的讨论一时成为舆论热点,把这个地震之前还是个无名小辈一下子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出名才怪。如果范美忠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网络,相信谁也不在乎他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但他就是敢于挑战大众道德舆论,舆论的宣传使人们都认为老师应该行为人范,学为人师,可是他用自己的言行背叛了道德舆论,颠覆人们的道德观点,这是需要勇气,但这份勇气是需要代价的。
文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这次天灾的内心感受,这样大的天灾无法不让人无动于衷,何况文人哉?于是不乏无名气而无人气的文人就凭自己能写文赋诗的能力发天灾之感受而一鸣惊人。山东作协副主[xi]王兆山的一首词《江城子》又引发一场大讨论,口诛笔伐呈汹涌之势。他这首词着实很蹩足,很矫情,词的主要意思是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灾民经历民族大爱死了也幸福,最后还不忘与奥运牵扯上关系。(词的最后一句是:只盼坟前有荧幕,看奥运,同欢呼!)想象力太丰富了,把人间地狱,天上地下都描写成和谐一堂,其乐融融。他可能巴望着他的这首词能有大作曲家为之谱曲,传唱天下。可是大家不领这种矫情滥情,因为这不是真情,大家无法从他的词中能产生共鸣。这又让我想起当时美国导弹炸毁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所引发的抗议活动,记得当时有个人自己写词作曲还录唱一首什么歌来着,那个人当时确实出镜率非常高,几乎红得发烫,可是激情过后便销声匿迹,再无音信。可见当激情在缺乏理智的情况下所产生出来的作品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是难以禁得住时间的考验。鲁迅曾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记念是要在痛定之后······ 如果让王兆山亲身遭遇这样的天灾失去亲人的痛苦,他能有这样的诗情闲意来赋诗词吗?
不是所有的文人都像王兆山之流借天灾之机来强赋一两首诗词或者一两篇文章来出名。余秋雨是很有名的了,名气大得使他的一举一动都疑似为炒作,于是他的一篇博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也引发一波激烈的道德舆论大讨论,谩骂声铺天盖地,并且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观察》把他的这篇文章与王兆山的《江城子》相提并论,得出的结论是余秋雨和王兆山在不恰当的时机劝人向善显得动机难以判断是好是坏。余秋雨的这篇文章我看了,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像王兆山的《江城子》那种露骨的矫情,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让我相信他的含泪是一种悲悯的表现,并不是装出来的。劝告的语气是真诚的且有理有据,并不是像《道德观察》节目主持人说的那样他写这篇文章时机不当动机不良。相反余秋雨时机抓得准,他的动机就是劝告请愿灾民非常时机事情有轻重缓急,主次先后。这里他用“劝告”一词并不是别人犯了错误时的劝告,而是“劝慰”与“告示”两个词的缩写,这点从他的文章内容中可以看出。可是这样真诚的举动也受到中央电视台的苛责,且牵强附会地与王兆山相提并论,这真让我感到莫名其妙。
看着眼前喧嚣浮躁的一切,真是一头雾水。究竟是怎么啦?
本文已被编辑[鲁速]于2008-7-1 14:16:23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加一等于四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