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评杨百荷的长篇小说《情为何物》
一
作者笔下的马佳梅是个身有残疾、善良、积极进取的只有二十一岁的姑娘。她拥有一颗幸福的心,对人生、爱情、家庭有着美好的憧憬。她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母亲刚怀上她时,父亲因公派出国就没有回来。母亲在分娩时遇到难产,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她是由姑姑和姑丈抚养长大的,姑姑和姑丈把她视为自己亲生的女儿一样。所幸运地是她同样拥有家的温暖,感受到家庭、父母一样的爱。她与高君青梅竹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学,一直得到高君的关照。因为残疾,她没有资格能够参加高考,回到芳芯斋绣品厂上班。而高君却考上了北大,但她们还是相爱了。当发现自己得了骨癌的时期,她作了截肢的选择并毅然决然地与高君分手,并没有说明真正地原因。在发现高君的哥哥得了肝癌的时候,她毅然地捐献了自己的肝脏。
作者所塑造的马佳梅这个人物形象最为丰满、细腻、有鲜明的个性。其它人物如高君、高仁、高君的父亲、佳梅的姑父母、叶小红、王秋、玉芸等都刻画得非常鲜明。作者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的瞬间,善于运用一些场景、客观处境来衬托人物。
作者以一种淡淡地平静地笔调在叙写着,一切都是那样地平淡,平淡中透出了它无限的内涵:那是一个清纯的世界。作品中的人物都是那样地温和、善良、心里想着的都是别人。家庭气氛是那么融洽,充满着爱。人与人之间没有激烈地冲突和勾心斗角,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是那样自然而然地展开着、进行着。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有一些人可能不会对这类作品引起注意,它似乎过于理想化、平淡了。没有了文字游戏所应有的“猎奇”和吸引力。不过,我觉得杨百荷的作品更适合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和热恋中的男女;对于走过爱情、婚姻步入中年的人来说,在心平气和的心境下来读,可能会有更深地对人生、人性的感悟。
现在,我们似乎只有在作者所虚构的环境气氛中才能找到那种清纯的世界和生活的安全感,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谐、相互关爱、相互奉献的氛围。其实,作者所虚构的这种环境氛围并不是过于理想化,而却是人们所向往的生活;其实,作者所虚构的这种环境氛围更确切地说,它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它深深地反映了人类对爱、团结、和谐的向往。父母对于子女的无限关爱、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自然、和谐!而不是张扬!而不是战争!而不是勾心斗角!
抛却世俗给人类的一切束缚,感悟人性中的真爱!
读杨百荷的长篇小说《情为何物》,让人感受到了人性中的无奈和命运的未知。读她的作品能够让人有一种强烈地反差感:一边是“残酷”地、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生活,一边却是作者笔下的那种清纯的世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谐、相互关爱、相互奉献的氛围。中国文化、中国家庭文化、爱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地展示。其实!一切的、浮躁的、不同文化的涌现,它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思维、观念的改变。但是,这一切地都只是暂时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只是历史的过眼烟云,人类永远需要的是爱,是相互关爱一起走过。而不是张扬!而不是勾心斗角!而不是战争!
通读全篇,犹如在欣赏一曲《高山流水》,时而自然而然地欢快和自由,时而又激昂澎湃。在开篇的几个章节里似乎显得有些杂乱和凑合,我感觉就象似是那山泉在大地底下面的蠢蠢欲动,而后是那涌现的点点滴滴的水珠,而后是慢慢蠕动的水流,然后才是小溪,小溪再汇集成溪流在山石间流淌着,然后,它越过艰难险阻,冲向万丈悬崖。
本书以田高君面对哥哥高仁得到佳梅捐献的肝脏移植而活、面对佳梅的死、思索、感悟“情为何物”而终,一气呵成。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索空间。
二
作者在把握全篇上做的非常好,在语言用词上显得稚嫩。对于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细微之处,一定要用心酝酿。一个词、一个“啊”字、一个“嗯”字、一个“呢”字、一个“哎”字……甚至是一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一个逗号、一个问号的运用都会改变语意,让人物的性格模糊起来。我所接触的很多作者、写手、作家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把这些责任完全推给了文学编辑。特别是现代的纯文学网络作家更应该注意了:网络文字是直接发在互联网上,读者直接阅读,没有责任编辑给你整编。所以,一定要编辑好自己的文字。这不仅仅是为文的责任,更是做人的责任,更是一个人的素质、心态、形象的体现!
作者在高君这个人物刻画上不够丰满。田高君是本书的第二大人物,是佳梅深爱着的人,是佳梅愿意为他付出所有的人。作者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对这个人物写的非常好,非常到位。高君从大学回来过完春节后去了学校六年都没有回来,自从佳梅提出分手、截肢之后,这个人物都没有回来,反而把佳梅给他编织的毛衣给寄回来了。作者也没有对这个人物作深刻地、详细地描写,这是一个败笔。后来,我仔细地研读了一下,准备与作者杨百荷女士沟通一下,是否可以把田高君这个人物丰满一下呢?这个人物由以前的聪明,对事的认真执着,对爱情的忠诚和海誓山盟怎么到现在这个关键时刻成了个糊涂虫?后来经过再次的通读作品,发现:其实,作者并没有忘记这个人物的形象,只是没有正面去写这个人。作者从侧面写了高君的哥哥高仁反对她们恋爱,让我们想象:“高仁在与弟弟高君通信中一定隐瞒了什么,没有透露对佳梅有利的消息”。作者又写了:这期间高君的大学同学一直在高君身边追求他。所以,高君在我的印象中成了糊涂虫。其实,作者是要让这个人物——田高君来面对所有结果:面对佳梅的死,面对佳梅为他所作的所有的付出,面对感悟“情为何物”!可见作者的“残忍”。可见作者的用心!作者也把对“情为何物”的思索、感悟抛给了读者。
下面是第九章片段,写高君与佳梅的初恋:
……翻开一看原来是一本诗集,《情为何物》第一首是这样写的:
我的心跳声恰似是一首深情的歌,一句句难以向你倾诉
我不知情为何物?可我只想与你约定今生一起走,哪怕
前方是一条泥泞与坎坷的路程,我也毫无畏惧!……
他把佳梅拥在胸前,深情地说;“小梅,就让我们一起走过我们的青年及我们的老年吧,我不想对你表白什么,因为我将用我的一生向你表白。”
佳梅突然好希望自己重生一次啊!好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啊!那样可以给高君一份完美无缺的爱情!……
作者善于运用一语点破式来写来突出人物个性。
作者对高君父亲的描写先是概述,“他的父亲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工人而且脾气很暴躁”,然后,作者写高君上大学前想与父亲说说话的一段:
父子二人沉默良久,父亲一口一口的吸着烟,白色的烟雾把他的脸笼罩住了,高君忽然觉得父亲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的剽悍了,头发白了不少,也稀不少,背有一点弯曲,真是岁月催人老啊!他好希望对父亲说一些什么,却不知该说什么?“爸,妈,明天我就要走了,所以我想过来陪你们二老说说话,爸、日后你和我妈要多注意一点身体,你少吸一些烟,少喝一些酒,这些东西都对身体有害。”
父亲听罢儿子所说的话,忽然间感觉得到儿子真的长大了!让他感到有一点陌生,有一点不适应,儿子的话语让他心里热浪翻滚着,眼圈不禁的一阵发热,他天生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不会运用语言来表达内心里的情感,当处在需要发泄情感的时、只会用暴力方式,所以平时和高仁及高君好似是陌路人一样,今晚他感受到了一种亲情的温暖!可他还是那样粗暴的说道;“老子知道的,用不着你操心。”
“老子知道的,用不着你操心。”一语点破,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出来了。作者对叶小红的描写也是用相同的手法,这里就不作重复了。
作者对王秋这个人物的描写比较深入、比较细。王秋应该是本书的第三号人物,作者对他的描写要细于第二号人物高君。王秋追求过佳梅,佳梅深受的人是高君,佳梅拒绝了王秋。作者细写王秋主要是为了衬托出佳梅的人格,写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恋爱不成而反目成仇,而在作者的笔下却仍然是最好的朋友。
三
关于本书更多值得点评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点评了。本文只是抛砖引玉一下,读者自会读出其中不同的味。我在这里想说一下的是:作者杨百荷女士也是一位残疾人,是一位全身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艰难与生活抗争的人。在我们读完作品后,不仅会想:为什么作品中没有,激烈地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勾心斗角呢?家庭气氛是那样地融洽和谐呢?其实!作者杨百荷女士就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她感受到的生活氛围就是这样地。作品中所描写的并不是完全是虚构的,而更多地是她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由于作者自身残疾的原因,所以,作品中没有更广阔的社会场景,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我见到杨百荷女士是在今年的6月2号上午。她坐在轮椅上,面对着电脑。因为她不能自由地转动。她口语不清,我只能听懂她五分之一不到的话语,她还是那样地努力地说着话,口水不时地从口角流下来或者是从口中喷洒出来。在我没有听清她说的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还用她的右手无名指在键盘上敲打着字。她的左手短于右手,从腕关节处弯曲向下、向右着。右手只有无名指可以自由地伸直,其余四指曲着。在没有电脑之前,她用右手横握着笔艰难地缓慢地一笔一划地一字一字地写着她的长篇小说和她的诗。在有了电脑之后,她开始用她的右手无名指打字了。她是用一只手写作的女人,是用一个手指头右手无名指写作的女人。
最后,我想要求的是作者要对前面的十个左右的章节作一下修改和补充!祝杨百荷女士写出更好地作品!更祝她生活愉快!
-全文完-
▷ 进入凌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