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精英意识,我是指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以为自己有了知识、技术、财富、权力或地位,就从心里面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从心底里就瞧不起那些农民、工人或者看上去不如自己的人。
以前的我就是这样,有强烈的所谓精英意识。以为自己学了点知识,就成了人上人,就是精英了。面对老百姓,竟然有一种内心的骄傲来,虽然在人前声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且以“谷穗”为网名而自居,很喜欢和农民工打交道并会努力的帮助他们。可是这种帮助,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甚至在内心深处是一种施舍,这种表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的形象,也是表现出来的,在内心的深处,总有一种强烈的精英意识,有外面谦虚的外壳下,心里充满了狂妄与骄傲。
后来,我从理性上逐渐看到精英意识不好的地方,他容易让我们远离曾经生长我们的土地,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甚至等级,最后导致社会上形成一把统一的尺子,一把无形的尺子,他用知识、权力、财富、地位的高低多少去丈量一个人的成功,正是这把尺子,让人们以名利为最终目标,为权位奋斗一生,到头来却不知自己为何而活。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个大一的北大本科生在问及他对北大最大的印象和来北大的原因时说:与名师共舞,与精英对话。我当时就很反感,并且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追求更强大本身没有错,但因此用比较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强大,且又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点,我就很反感。但只是从理性上不认同而反感而已,并不知自己其实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甚至不自知!
再后来,因为对一系列事情的感同身受和更深入的思考,让我开始真正意识到精英意识的无知,并且努力的摒弃这种无知而可笑的意识。下面就会大体从理性、现实生活和信仰等方面谈及我的转变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就人的能力上来说,读书人或者有知识的人似乎的确应该享受精英的称号和待遇。所谓“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而且从小父母就教我,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的跳出家门,才可能将来出人头地,哪怕没有赚着多少钱,也是荣宗耀祖的事情。知识似乎也可以让人变得貌似更强大,更“智慧”,更容易脱离“愚昧”的状态而至自由之地。同时,他也能让人变得越来越复杂,选择和诱惑也越来越多。追求这些本无可厚非,只是我有两点疑问,第一:你到底想追求什么?以什么为目标?第二:学识精英、钱财权位真的可以带来幸福吗?
在我问及的所有朋友中,几乎没有人认为他追求的是权力、金钱、地位、学识本身,大部分人是为了生活的幸福,家人的快乐,为了周游世界等梦想;也有人为了不朽的名声,这不朽的名声也不是权位,而是为国家,为人民做些大事或实事,在历史留下了些足迹,同时他们也认为,生活是第一位的,生活的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且藉着它来追求更高的目标。这样说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的生命的意义不全是,甚至大部不是更强大、更虚伪,更圆滑世故,更工于心计的成为金字塔顶尖的精英,而是一种生命的充实,一种心灵的宁静,一家生活的和睦,一种被人的尊重,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不管你农夫,还是高级经理,也渴望用这样的方式来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可是,不是读书越多的人,或者说越精英的人,就更容易创造这样的生活来。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正比,其实是没有关系。甚至可以说,那些纯朴的农夫,其生活质量和方式更自然,更质朴,更充实。而我们呢,毕业之后愁工作;工作之后开始担忧、适应、最后主导一种虚伪的办公室关系;开始慢慢的学会伪装,虽然我相信那种伪装也是不他们所愿;我的一位当村官的朋友说,我用一年的时候终于发现一条默认的铁律,那就是你想要升官发财,就得知道你的领导心理想什么,要变着法儿理解领导的意思;甚至还要算计着什么样的老婆更适合我,对我未来的发展更有利;和朋友交往,也是如此——我曾经引以自豪的的写下了一张纸,把我的朋友关系和他们就读的专业都记录下来,以后有什么事就可以找什么人。且选择太多,诱惑也太多,反增心中苦闷:我在选择来北大念书还是继续工作的时候也是很烦闷;昨天晚上,室友因为实习机会太多也觉难以选择而犯愁,然后长叹一声说,学识、地位与生活的幸福,真的是没有关系啊。
所以说,越是精英,越到社会的所谓上层社会,人们遇到的网就越来越多,人们变得就越来越虚伪不真诚,他或许会认为这是生存必须,这些时间他不是在生活,而是在为生活而奋斗。这个中的劳累性和局限性暂且不说,也说他们回到他们所谓的生活时,当他脱下外边的那层伪装到了家里,又会怎么样呢?外面是正人君子,温文尔雅,做猪做狗,颐指气使,低三下四,到家里呢?在家里能做到用感恩的心,用爱去对待家里的每个人,甚至每一株花草,每一只动物吗?我觉得他会看到自己外面与真实自我的差距,而且很容易陷入到这种差距中沮丧不已。我们还可以想象,甚至很容易回到家里仍然继续着外面的伪装与不是生活的生活。这种生活会怎么样呢?会比那农夫好吗?
又想起一则故事来,富翁到沙滩上晒太阳,竟然发现一位渔夫也在。于是问,你怎么有闲工夫在这里晒太阳啊?怎么不去多打些鱼?渔夫反问:我打的鱼已经够养活自己了,为什么还要去打更多的呢?富翁鄙夷的说,打更多的鱼,就可以赚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就可以买更多的鱼网,然后又可以打更多的鱼了,赚更多的钱了。渔夫问道:赚更多的钱干什么?富翁本能的答道:可以旅游啊,像我这样享受太阳啊。渔夫不去声色的说:我现在不正在享受太阳吗?富翁无语。
我也曾经问过几位朋友,为什么你们要如此努力的追求不断强大成为精英呢?他们的答案很是相似,大多都是因为小时候或最近因为某事受到了刺激和伤害,并且觉得正是因为彼时自己不够强大而受的吃的亏。我问,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足够的强大呢?他们开始似乎没有想,但会马上答道:当被人有足够的尊重时。我沉默,看来是因为社会的强权式的一元化的尺子,让这个社会中的人不知不觉的按着社会的程式走,哪怕你不喜欢,也得如此。就像我的一个外甥,我明明知道他不适合读书,却依然只能看到他因为不喜欢读书而被父母说的一无是处。可这个社会是我们的社会,国家是我们的国家,“社稷兴亡,匹夫有责”,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他就是为你我而鸣。成长的道路有很多种,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选择和改变,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也是国家的一份子,如果你改变了,国家也改变了几分之一。
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所谓社会精英们,更容易陷入强者游戏,不能自拔,反而失掉了当年追求“充实平静之生命,真实幸福之生活”的梦想,而掉入到“空虚无助之灵魂,虚伪腐败之生活”的陷阱中去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们绕了一个圈,然后回归到原始的快乐中去。甚至很多人绕一个圈还不一定能回归得去呢。我以前认为经历回归过程之后达到的自然快乐要比一开始原始自然的要好,要高,要更真实,现在看来,那还是因为自己正处于自称的狂妄之中罢了。(见《回归》)
最近看《十字架》,里面那些最最平凡的人们的真诚笑脸和喜悦哭泣,让我深受感染,也才让我逐渐从里到外的认识到精英意识的无知。让我惊奇的是,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大圣人老子与耶稣,都曾不只一次以婴儿来表明,无论是道,还是上帝,都喜悦那些如婴儿孩童般简单、自然、真诚、纯洁之人。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讲“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大意是: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又在第20章讲“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耶稣也在?”大意是: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还在第28章讲:“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大意是:经常保持在有德性的状态,就如同返回到婴儿状态。又“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大意是:德性高尚的人,就应该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耶稣也屡次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的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孩子,断不能进去”(路加福音18-16)。
由此可见,《道德经》中圣人和耶稣,都觉得道或者上帝(两者可能指同一个东西,请参阅:远志明的《老子与圣经》)喜悦的人都是那种如孩童般纯洁的人,而不是越来越复杂、工于心计的精英。我不否认,通过个人的继续努力,可以回归婴儿般的状态,虽然很难,但事实上很多圣人如孔子和老子都活出了此境界。可是,老子和耶稣从未讲过,一定要有这个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相同,道路不同,而我们又凭什么认为要比他们强了。精英们在人世的喜悦不会比他们多,天国的喜悦更是如此。
或许这就是老子要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大意可见《细读《老子》第三章》或到网上查)
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看到《十字架》中(建议大家下载下来看看,在迅雷可以搜索得到),那些苦难而纯朴的农民,在新生命之后,焕发出那么灿烂的笑容,充满那么强大的以微笑来直面苦难的力量,用爱去救活一个又一个孤儿和迷失的羔羊。试问,我们知识分子有几个可以达到?我们有多少精英们又是经历多少“优胜劣汰”的游戏之后,仍然陷入无助的空虚当中,找不到新生命的源泉,失去了爱的力量,却依然“你争我斗”的干枯的生活着?!
我在期待着一种这样的社会:科学家只是做科学这门各业,不再被人崇拜,被人奉上神坛;总统或主[xi]也只是一种职业,他只是履行着公民为合作而赋予他的权力,而没有高人一等的所谓为解决冲突而有的权力(关于分别偏向合作和冲突两种的权力,请参阅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他可以有高薪,但没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富人和穷人不再自大和自卑,因为他们只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掏粪工和作家都被人们一样的尊重,因为他们都是在劳动,且都是为这个社会掏出一些肮脏秽物来清洁这个社会;就算近一点,我也期待着即便要富强,也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便是要成功,也不再是一元化的尺子;这样的社会能实现吗?在酒足饭饱之后,怎样才能不再空虚,不再迷茫,不再后悔,不再害怕?在生存没有问题之后,怎样才能不再犯罪,不再自大,不再孤独,不再虚无,不再冷漠?我们那奇妙的渴望某种东西的灵魂啊,怎样才能得到安息?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那些自高的精英们啊,你们凭什么如此的骄傲呢?认识自己所犯的罪吧,放下自己,丢弃那些见鬼的精英意识,让自己的内心从自大走向谦卑,从狂妄走向平和。
-全文完-
▷ 进入谷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