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真言笃行
——继续写了
今天一打开博客才发现又有很久没有更新了。之前虽然有些朋友鼓励我多写一些,但由于一些原因,我开始有意的限制自己的更新博客,现在看来,还是应该多写写的。
我看到余杰在《火与冰》中,开篇就写道:“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垃圾——文字垃圾;所以我每次提起笔来,不免心惊胆战”。对于文字,我也有类似的感受。由于自己现在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都处于急剧的变化当中,每每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之前文字的幼稚,又联想到那些现在看得比我深刻的人看到我的这些文字之时,很有可能会一笑而过;更担心,自己认知的局限,会误导一些处于在相似情境中的朋友。所以每次提笔,确实是有些心惊胆战。每每写了一篇文字,也不敢轻易的发出,只是轻轻的藏到了抽屉中不管了。
现在看来,这个顾虑是多余且不好的了。博各的名字美曰“谷穗的感悟,感悟人生的收获”,其实本也在提醒我自己,正是因为积累和改变,才构成成长的过程;正是由于可能存在错误,才值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那些已经到达的伟大的思想家就可以不要交流讨论了吗?不是的。越是伟大的人,便越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谦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何况我们呢?而且,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通过一个门之后便关起那扇门”,这让门外的人对其感到神秘甚至崇拜,也让自己忘却了自己曾经走来的路,这都会导致让自己自大狂妄,也可能会让世界形成一个不平等的等级和尺子,去丈量那些想通过和不想通过这扇门的人,让世界和人们的心里,充满了“妒忌、猜疑、狂妄、自卑”的罪恶。而保持写作便可以让自己曾经犯的错误保留下来,让自己不至于忘却自己从哪里来,让别人也知道你原来是这样来。当然,在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的时候,一定要用爱和真诚去完成。这也是我写博客的第二个心理障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先哲韩愈就如是说。
写博客的另一个心理障碍是,在写的时候,有一种想取悦读者的心态。每每自己会假设一些朋友,他们希望看到怎么的文字,然后会根据这些假设做一些不实的修饰甚至修改。这或者是那个虚荣的自我心理在作怪吧。虽然这或许也是人正常合理的心态之一,就好像商家想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总是极其全力的把包装弄得精美。可是我担心的是,读者不总是了解这份心态的,有时也会像叶公一样,只看到华美的盒子,却遗弃了看起来小且不起眼的珠子;更可怕的是,可能会培养写者的一种习惯,去追求华而不实的表面,“华”本无贬义,只是怕因华美而丢弃了内核,甚至开始歪曲事实起来。即便“歪曲事实”本身在写作看来也可以接受的,所谓的“文字应该取之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可是,如果写作者不是为了写作本身做一些适当的理想修饰,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把自己和事情本来的缺点和错误渐渐的隐去,只让别人看到好的一面,这就不好,很容易让自己自大狂妄起来。
现在看来,这个顾虑确实是存在于我的身上,而人的这种不真诚和自大普遍的存在于内心,至少存在于我们中国人之中,他们存在于恭维、欺骗、甚至也存在于谦虚、“君子”当中。“让那些自大的降为卑,让自卑的升为高”,让狂妄虚伪慢慢走下自我的神坛,或许是我一辈子需要修炼的事情。写作也可以成为这种方式之一,但是,一定要让自己写作尽量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尽量告诉别人我确信的事而不是为了让别人信服就去夸张甚至伪造,不要依个人的好恶去评判人和事的是非,不要凭对自己的好处坏处的得失之心去论断人和事。讲到论断,且多说一句吧,经这段时间后我理解的“论断”,不是指不提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来,而是不能出于“安慰自己”,以为别人的犯罪可以衬托或降低自己所犯的罪来,不能有一种悻悻然的自大、冷酷、嘲讽、妒忌甚或鄙视的心态在内。“瞎子是不能带领瞎子的,否则都得掉到坑里”“不要论断别人,否则也会被别人论断”。因为我们都有罪,我们都可能软弱、妒忌、贪婪、自大、狂妄、嫉妒,怨恨,算计,伪装,骄傲,孤独,厌世,后悔,害怕,甚至会杀人,奸淫,贪婪,抢劫。我不比那些正在犯此错误的人高明多少或者罪小,我或许曾经、现在或者以后也会犯和他一样的错误,所以,不要论断别人,而应该爱别人,真诚帮助别人。这样,我们也会“被免了债,就如同我们免了别人的债”。
不继续写博的另一个原因是懒惰,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思维上的。惰也有,但懒相对多一些。回到宿舍,经常是12点了,身体疲惫,就不能坚持把每天的行思都勤快的记录下来。借了好多的书来,在享受阅读的时候,就不愿意中途停下太久,懒得自己做更深入或系统的思考了。有时候,思想上有一些惰性,觉得自己想明白了行了,就不用再写下来吧,结果就开始怠慢,不积极;其实,这些都是借口,所谓时间太紧张、太忙、太累之说,其实自己也知道站不住脚的。而光想不写,对于我来说,是不行的,我的思考有时不会主动的深入,需要借助思考,来系统的整理、回忆、完善和深入,所以单靠“想”我是不能达到“明白”的。所谓“勤思慎言笃行”,我取其前后改其中间,去掉左边那个用来“斟酌”或“计算”的“心(旁)”,而至“勤思真言笃行”,以此来激励和监督自己。
不勤写却还有一个“正当”勤劳的原因,就是觉得,写作太费时间了,浪费了许多读和思的时间。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所谓“厚积薄发”。可是现在对于我来讲,是读得太多而不写了,是思的太多不记录了。而且,写是有利于思和读的,这已经说过很多篇,也是我的真实的感受。“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我希望再加一句“学思过后当记当言”,不只出于自己的成长,也出于和别人分享交流,一起成长。
不写文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想写却写不出来”,我想了想,这里大概又缘于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无米难成炊”,自己思考的不够,甚至自己都还不确信,怎么写得出来,即便写出来,也是废话太多,甚至没有一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当然得提醒自己不应该仓促下笔了。但是其实也可以写,不过下笔时,当提醒自己不要啰嗦,尽量简洁而思路清晰,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也不用避让,写出来就是了。有时很可能写着写着的时候,就明白了许多。总之,思考的懒惰会引发写作的懒惰,相反亦然。另一方面,勤劳的思考可以促使写作的勤劳,相反亦然。
第二是因为情和境确实不好,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会兼爱世人,胸襟和思路都会打不开;境况不好,比如因噪声、吃饭等引起的“头晕脑胀”,呆滞迟钝,当然也不利于写作了。,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后者,我现在的尽量的解决,比如少吃荤腥,晚上不要工作得太晚,留点时间给自己写作整理,还固定一两个比较清醒的时间,我喜欢上午和晚上,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写作的习惯。而对于前者,就难得多了,需要自己长期的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灵,减少自己的欲望,感受神对我的爱,喜悦和感恩身边的人和事,去爱世人。我以前是一个极其浮躁,且急功近利,心态起伏比较大的人,不过感谢上帝,让我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他的爱让我得救,我当以我卑微的生命,去努力达成他的心意,用好的行为,好的生命状态,去荣耀神。
第三是学识不够,这可能与第一很像,但也有区别,前者是因为主观的懒惰,后者是因为客观知识的不够,这时候我一般情况下会记录问题,然后到网上找相应的分析,比如自由主义,民粹主义,还有什么后现代主义,说实话,我只是听过这些名词而已,就更别谈理解这个体系下的话语,并用这些话语去思考其他的问题了。学识需要积累。又想起导师前几天说过的一句话,人对于知识的获取大体有三个层次:“知其有,知其何,知其源”,记得一年前看到一篇《新京报》上的文章,说“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不知道”,可见,进步源于意识问题和事物的存在,如果连“有”都不知道,那就谈不上思考、判断了,虽然我们常说“不知者无罪”,可那是对被轻犯者胸襟的一种描述,其实也没有否认“无知可以导致罪”。“知其何”说得是知道他是什么,是怎么的。这就更进了一步。但这和“知其有”一样,都是了解知识本身,而且很多时候只是概括性的了解其表象。如果你对这个事物很有兴趣,那就务必求“知其源”,也就是知道其为什么了。包括历史、背景、原理,还可以和其他相似面、对立面相比较,了解的越透彻越好,到达“我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但是,这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他可能牵涉到其他的概念,这些概念也当清楚,至少“知其有,知其何”。因此,对于学识,前两者当力求广度,后者当力求深度。学识需要积累,积累有广有深,有扬有弃;积累也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
至于是写不出来是因为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好,我听到很朋友就如是说。可是,我觉得只要你有想法,有成长,有“米”,即便没有巧妇,也可以试着煮一下米的,因为巧妇也是锻炼之后的结果,不写又怎么会提高文字功底呢?或者还有其他原因,我一时还没有想起来,总之呢,从这篇文章起,开始努力的多写些文章吧。
平时很喜欢看闾丘露薇和韩寒的博客,不仅因为他们的思考深刻、文字真诚、生活丰富,也因为他们经常写,让我每日或两日便有盼望。我也当向他们学习,勤思真言笃行,去努力勤快的思考、反省,真诚自然的记录、交流、成长,脚踏实地的丰富自己的生命。
-全文完-
▷ 进入谷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