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家和爱的传承理闻

发表于-2008年06月27日 中午12:30评论-1条

(一)

几年前,久病的老母招呼我们:“既然你爸生前说过,咱家在此地生活时间最长,你们也都住这;我老了后也随他、也随你们方便,就不回老家祖坟了。”

兄弟们赶紧把附近的墓的考察一番,然后请老母实地定夺。

“这公墓是国家正式的,革命公墓也陆续迁过来了。”

“据说前身是伪满州国皇帝浦仪选中的,坐北朝南地势依山傍水,向阳坡风水正好。”

老母边听边看,后来停在了墓群中间:“就在这块吧。”

“老妈放心!我们马上办妥永久维护的。”

(二)

去年秋季,老母仙逝;今年夏初,我们将父母亲合并安葬。

众子孙先将墓容整理清净。然后殡仪师先将骨灰盒放进墓穴,又根据说道用罗盘调整方位略偏东;再把助手递过来的一整套家具用具食物等随葬品——流光溢彩的各种类模型,逐一摆放整齐;然后有工匠用油腻抹涂墓穴顶口的边缝,再压上一整块石板密封了洞口。

大哥揭去墓碑上罩盖的红布,大伙再摆上花束、米面、食物、果蔬等供品,在香炉点燃3枝香,子孙们逐家叩拜,最后去专区把纸钱、遗物等焚烧,结束了下葬仪式。

第三日是圆坟,除供品和烧纸以外又增加了两项:一是用三根秫秸架在墓顶,取意房屋举架大梁——中间那根稍高出些并缠裹上冥钞;二是在墓边土缝播种了韭菜,取意家运久传长青——父母亲在长春曾经种过一畦,下放到长岭还移栽过去些。

又和公墓管理员商量,允许我们在墓边栽种两棵小云杉——取意根深叶茂福荫……;因今年时节已过,只好明年春季实施了。

(三)

在巨大的鼎炉把纸钱搅拌得烧净,随着最后一缕青烟直上青天,父母亲合并安葬的过程结束了——他们离别二十年余又永远相伴在一起——不过这个家却变成了冢!

我草拟过受字数限制而弃用的碑文,概述了这段经历:

“他们,……在新中国的曙光中伴侣成家庭;父母亲,含辛茹苦绽放最伟大的爱,……为子孙们奉献了最亲爱的家庭——58年的春光拂煦!”

家——最神奇的汉字,既象形了灶火、居所、牲畜,又会意了灶火带来的熟食,牲畜带来的肉食,居所带来的文化,这些都是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发轫之所在。

家和冢的最大区别,也许就是灶火的消灭了;后人树立墓碑,也许是烟筒的象征?但是祭奠先人的香火,无疑确是送还生活的热望。

(四)

我在清明节对双亲的怀念中,出个“烟消火灭家成冢——求下联”;直到月祭安葬时,才觉得自悟的下联:叶落根实压是庄,比较贴切生活实际;

但有位笔友被我“孝心感动”,赐教个堪称经典贴切的“叶茂从丛压是庄”;我当时感觉明年补栽两棵云杉,就实现了这个场景。

香火缭绕的冥思苦想,……烟火缭绕中的父母亲爱家庭,心心相印在抚养着我们……,这不就是“愛/爱”吗?多么的形象和神似啊!

家,因为有了爱!才有了火红的热情,春光的温暖!

巧逢我的孩子也结婚了,期许新家血脉相连的亲爱和思念,也是永远存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理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吴钩
☆ 编辑点评 ☆
吴钩点评:

心中有家,心中有爱,直到离去的那一天。

文章评论共[1]个
理闻-评论

多謝賞光!還望不吝賜教……at:2008年06月30日 下午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