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洛带古镇竹节子

发表于-2008年06月24日 下午3:25评论-2条

四川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只因为它有都江堰这样旷古绝今的奇迹,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从此成为千里沃土,哺育着世世代代的四川人。

成都,四川的省会所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它的历史和文化,不仅体现在都江堰,还有它所拥有的大大小小的古镇。

成都的古镇很多,诸如火井镇、怀远古镇、西来镇、白鹿古镇、街子古镇、平落古镇、黄龙溪古镇,而我却对洛带古镇情有独钟。并不是因为洛带古镇的景色比其他古镇优美或者历史比其他古镇悠久,在我看来它的景色并不如黄龙溪古镇。因为黄龙溪古镇自古以来就是古代商贾运输货物的码头,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从成都出发的第一夜便是宿黄龙溪,所以,也形成“朝出锦官城,夜宿黄龙溪,日有千人恭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华景象。具有典型川西古镇风格的黄龙溪古镇,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更吸引了不少游客,有着“中国好莱坞”的美称。但是,我还是喜欢洛带古镇,它有一群特殊的群落,沉淀着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厚重的文化在其他的古镇是很难寻觅到的。正因为有了这种文化,成都因此而变得与众不同,中国的文化因此而变得更加的灿烂。

素有“东山古镇”之称的洛带古镇,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中段的三峨山麓。

洛带名称的由来有三个传说:一说洛带原叫甑子场,场内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井水为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味极甘甜、泡茶泡香、洗脸美颜。一日,蜀太子阿斗率众太监到该处,忽见一条尺长大鱼随一白发老者鱼杆动,划一弧线,飞出井来。阿斗抓鱼,连人带鱼跌入池塘,慌乱中腰带掉入井底,回头找老翁算账。仅见老翁坐位处留一白绸帕上书“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而绸帕掉井中堵住海眼,井水从此变浑变苦。后人遂改甑子场为“落带”,后演变为“洛带”镇;二说:镇旁有一“洛水”环绕,形如玉带,故此得名;三说:场镇老街蜿延一公里,状如玉带自天飘落,故为此名。

显然,第一个传说更容易让人接受,它将许多的细节都呈现在了眼前。当耳旁听着别人的述说,眼前就会自然的形成一个“阿斗抓鱼“的情景。而后两个传说则显得比较呆板,不能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故此,我也很相信,洛带的由来,是因为阿斗坠落的玉带而得名。想不到玩世不恭的阿斗,因为自己的一次荒唐,成就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果阿斗在天有灵,也会为自己的荒唐举动而洋洋得意了。

来到洛带,就一定得了解“客家族”和“客家文化”。

“客家族”并算不得一个民族,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也并没有这个民族。因此,它只能算是一个群落而已。据史载记:西晋末年(公元265—317年)和北宋末年(公元960—127年),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份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南部)衰乱,赣(江西)南因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成为避乱者理想的栖身之地。于是,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同时,从中原迁入赣南的客家先民或客家人,又不断往闵(福建)西、粤(广东、广西)东迁徒。而明末清初时,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分别从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又有大批移民入川,其中,洛带是较集中的移民点,形成了巴蜀客家的集居地。由此可知,洛带古镇的客家族只是庞大客家族系中的一小部分罢了。只不过,因为洛带古镇的客家人长久以来,保持着自己的传统,而且血统比较纯正,人口众多,所以,有着“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美誉。

走在小镇的青石路上,路两旁是清清的流水,穿行于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之间,耳畔回荡着听不懂的客家话语,别有一番韵味。只可惜,我不懂客家语,不能用客家话同客家人交谈,而只能说几句四川方言或者是刺耳难听的川普。

客家文化蕴含于小镇的古韵当中,而小镇的古韵有被镇内独具特色的几大会馆,洛带公园,以及凤仪馆等古建筑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川北会馆

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原位于成都市卧龙桥街,后迁至洛带。川北会馆反映了川北移民在成都遗留的历史文化,建筑结构独特精巧,其中常举办川戏表演,客家姓的展览。

广东会馆

清乾隆11年(1746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供奉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六祖慧能(被誉为“南华道人”),名曰“南华宫”。广东会馆大殿石柱上有楹联多副,其中“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最能反映出客家移民拓荒异乡、艰苦创业和思念故土之情。广东会馆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其风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绝无仅有。

广东会馆里的“伤心凉粉”更是洛带一绝。据店里介绍,客家人历经几百年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沧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就围在一起“折饭”(客家语“吃饭”)。其中那催人泪下的凉粉,吃饭人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涕泪俱下。不过,我和朋友吃到的伤心凉粉,却没有让我有伤心的感觉,只觉得特别的辣。可能是自己的感情不丰富,抑或没有背井离乡的那种滋味吧。

江西会馆

位于洛带镇老街中街,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18年(1753年)捐资兴建,供奉赣南乡贤神祗“许真君",又名“万寿宫”。主体建筑由大戏台、民居府、牌坊、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江西会馆是我在洛带见到的唯一一家会馆。因为对各会馆所在位置不熟悉,加之时间匆忙,并未花时间在寻找各会馆上。会馆前方右侧有一祈福树,枝繁叶茂,甚为壮观。左侧有两个石制“风簸”(农村的一种农具,在四川地区是这种叫法)。跨进大门,不几步,里面是一小小的露天院子,周围是古朴的门窗。此时,院子里并没有什么人,只有两个老者在闲谈。为了不打扰老者,四周打量了一番,我便退出了院子。我不是文人,也不是学者,只能悄悄地来,静静的走,用我的眼睛去捕捉江西会馆所折射出的那种文化。

湖广会馆

为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8年(1743年)捐资修建,因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涨,该处的水都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的一大奇迹,传为大禹保佑之故。我想,大禹不愧为治水之神,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即使是他的一尊雕像,也能震慑住龙王。

洛带古色古香的景致还有很多,如果一一列举,未免落入俗套。介绍这四大会馆已是足矣。

客家人喜唱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反应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转优美,唱词生活气息浓郁,且在每年端午节有斗山歌的传统。

客家菜也是颇具特色,除了广东会馆的“伤心凉粉”外,还有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等。不过,除了“伤心凉粉”,其他的我也并未品尝,究其味道如何,不敢妄下定论。

客家龙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刘氏族人。刘家龙又分为火龙和水龙,火龙七节,说龙九节。每年的7月26、27一般举行水龙节,场面热闹,极具特色。而火龙节则以黄龙溪古镇更胜,那里有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的赞誉。

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既非端午,也非七月,无法听到客家男女精彩绝伦的对歌,无法看到热闹的水龙节,心里多少有点遗憾。

就这样,我带着遗憾,离开了洛带古镇,离开了客家文化。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竹节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恋上痞子点评:

悠悠古镇,是历史的沉淀。
不一样的民风,不一样的民俗。
不自觉中,我也想去瞧下。

文章评论共[2]个
恋上痞子-评论

期待更多首发作品。at:2008年06月24日 下午5:19

零点天晴-评论

说喜欢是真的,说想去也是真的,我会去走走,不但客家文化,我也喜欢其他……反正那些古韵古香的好喜欢呢
  【竹节子 回复】:谢谢 [2008-6-28 16:31:16]at:2008年06月24日 晚上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