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顺子麻辣烫四月芳菲

发表于-2008年06月22日 晚上10:54评论-0条

还不到下午四点,“顺子麻辣烫”就已经准备妥当,开始迎接第一拨食客的到来,做麻辣烫的师傅是店主老蔡的婆娘,常在炉火边转悠,脸色黑红、矮墩墩的很能干,烧烤的年轻人是老蔡的儿子,高中没毕业就念不下去书了,任他怎么苦口婆心的劝也没起啥作用,只得过来帮店里做事,人倒还勤劳,老蔡白天买肉、买菜的杂事一大堆,到了傍晚还得里里外外的招呼客人,是个家里家外说话算的主儿。

天昏黄又闷热,老蔡把正往铁皮匣里放木炭的儿子喊过来,七手八脚地把绿塑料顶棚支在店门外的人行路上,又把屋内抹得干干净净的四张餐桌搬到顶棚下面,这样的天怕是要下雨了,客人们都爱在外面边吃边凉快着,屋里的电扇嗡嗡地吹得尽是热风不让人带见(‘带见’是东北方言,大意为‘喜欢’),忙活了大半天,已浑身是汗,老蔡看了看表,已经快六点了,怎么还不见一个客人来呐,他有些耐不住性子了,掏出小灵通给外甥打电话,不到十分钟的功夫,老蔡的外甥带着几个哥们来了,呼的一下坐满了一张桌儿,老蔡的婆娘心领神会地向征性端上来两盘水煮毛豆和花生,几个人一边抽着烟一边慢慢悠悠地吃起来,老蔡这才擦了擦汗,盼着这几个人能聚点人气儿,晃来些客人。还别说,这招真管用,一对小情侣前后瞧了瞧坐在了餐桌边,老蔡微笑着把菜谱拿过去,情侣俩点了一小盆素麻辣烫、五小串护心肉、五小串鸡脆骨,一个烤馒头,“顺子麻辣烫”才正式忙活起来,毕竟是今晚的第一单生意,婆娘、儿子、老蔡都很上心,希望这头儿开得好客人来得多,能多赚些辛苦钱。素麻辣烫很快端上来了,盛得满满的,放在平平的餐桌上还不时的往外流汤水,儿子用力地给木炭煽着扇子,天闷热闷热的铁皮匣里的木炭起火慢,一股股儿的烟弥漫过来,情侣俩都忍不住咳嗽着,外甥和那几个哥们憋着气捂着嘴不敢吭声。那盆素麻辣烫已经见了底,也没见老蔡儿子把护心肉、鸡脆骨和馒头片烤好,男孩有些焦躁,喊老蔡过来结账,没端上来的不要了,就这几个客人还这么个速度,他有些后悔进这个店了,老蔡一边压低声音催儿子再快些,一边佯装出一副不急不火的模样坐在情侣身边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讪,一会儿夸女孩有气质,一会儿夸男孩会体贴人,一会儿又说情侣俩有夫妻相,男孩女孩“嗯嗯啊啊”地敷衍算是礼貌,儿子终于把烤好的东西端了上来,火不旺烤得时间又长肉有些焦了,细闻闻还有些串烟的味儿,情侣俩皱了皱眉勉强吃了一口就结了账,老蔡握着手里的几张毛票儿,窝着一肚子的火冲儿子发了出来,外甥和那几个哥们呛得不行已经偷偷地溜到一边,见老蔡又发了脾气就都不太敢靠前了……

有细细密密的雨落在了绿色塑料顶棚上,老蔡有些失神地想起前几年在乡下种田的日子,虽然说不上富裕却也用不着天天这么着急上火的,有村里管事儿的做保介绍过来一个有钱的企业家,出了高价买了左邻右舍正在耕种的几十亩地盖工厂,老蔡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地参与其中得了十万元钱,十万元钱对节俭了半辈子的老蔡来说可是一大笔钱了,想着要是用这些钱做点小生意,赚了钱再给儿子娶个媳妇,也是个满不错的打算!可是进了城才知道,租十几平米的小店面一年都得花一万多元钱,再加上水电煤火等杂费,一年小三万影儿都看不着就没了。这还不到五年的功夫,一家人劳心劳力的,手里没剩个啥钱不说,连那十万元的老底儿也快掏光了,更别说给儿子攒娶媳妇的钱了,老蔡郁郁地抽着最廉价的烟,期待着雨快些停,期待着第二拨客人快点到来……

快十点了,忽然一阵嘈杂,老蔡的店里进来几个穿蓝色制服的城管,让他马上收起烧烤摊子,拆掉塑料顶棚,老蔡室外烧烤和摆放桌椅不仅污染了城市环境还属于占道经营,罚款是免不了的,老蔡又递烟又递水的低头认着错,并且保证下不为例,穿蓝色制服的城管紧绷的面色才舒缓了些,给他面子罚100元钱不开收据了事,明儿个还来检查,若是再犯——封店……

城管走了,婆娘和儿子边拆着绿色的塑料顶棚边掉起了泪,老蔡一言不发地坐在马路牙子上,浑身湿淋淋地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黑夜里,他压抑的咳嗽声越传越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四月芳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吴钩 | 荐/吴钩推荐:
☆ 编辑点评 ☆
吴钩点评:

用一种白描的手法,展现一种农民的生活,言未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