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打开博客走访圈子拜访朋友读到一些朋友对圈子对圈友不够尊重、对名人过于看重,(说得好听是看重,说的难听点就是迎风拍马屁),博客是泊来品,在泊来之前它是草根味,但入了这块土地它是要入俗的,它怎么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呢?像佛教不是被重新塑造了金身吗?原来的和尚的秃头上是不点戒疤的,但是,梁武帝这个国君硬是叫他们点了永久性的纪念,以示虔诚,不仅如此,还不准他们吃肉食,源来之前是可以的。国君说总要来点改变吧,照抄照搬多没意思,多没面子,来点外壳设计,拿出去就是不同的品牌了,可以大力宣传一下。我觉得这话不错。在没想清其中玄奥前,我再下载一点历史知识以飨各博友,千万别骂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我没功劳也有苦劳,瞧在我翻阅历史的勤勉份上,圈子别删了我的圈友资格或是从推荐上拉下来,如果要请千万告知,留点面子我自己退了就是。谢谢了!
我比较喜欢看杂书杂典,但很少摘抄记在本上,不像一些伟人读书必记个满满,我多半只是充实一下脑子,过个一月两月的也许就记不得了,只存个影子,再读别的书,不断刷新,不断忘却。朋友是旧的好,书?有时我也觉得是这样,唐朝人物是我的最爱,文人才情横溢,精典纷呈,侠客快义情仇,豪气盈天,令人幽幽向往,梦回唐朝想来不只一回梦,而生命在那书写的会是怎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当时的文人活得很难很难,很苦,很苦,为了求生,为了功名利碌他们有时不像人,像一条摇尾乞怜的狗,我很悲哀。
洞房昨日停红烛,等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我想爱古诗的人这首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一定不会陌生,这首诗读来是多么浪漫温情,可它写的确是儿女私情吗?回答“不”,它其实这是唐代科举考试中“走后门”的习俗——曰“行卷”的产物。《近试上张水部》是朱庆馀临上考场前呈给张籍的,他担心自己的诗文风格不一定能符合主考官的口味,就写了这首诗探探风声。诗中朱庆馀以新娘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舅姑比主考官,征求张籍的意见。
张籍读后心领神会,立即回诗一首,肯定朱庆馀的作品,实际上也待于肯定了他的才华。张籍的诗是这样的: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张籍还向朱庆馀要来他的诗文二十余篇。此后一有机会就向人推荐称赞,于是朱庆馀的名气慢慢大起来,唐敬宗宝历二年(836年),三十岁的朱庆馀考中进士。我们再来说说“行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国古代有一种重人不重文的风气,限于传播途径等原因,一个人的作品只有经过名人的推荐、点评才会很快地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比如西晋文学家左思没出名时,雄心勃勃要写《三都赋》,当时的文豪陆机听说后,写信告诉弟弟陆云说:“有个不自量力的小子要写《三都赋》,待其写成,正好拿来盖酒坛子。”
左思闭门十年终于完成了这篇赋,却被时人贬得一钱一不值。左思无奈之下,只得以赋谒宰相张华,张华建议他找个名人写序,左思就去求大名士皇甫谧。待皇甫谧的序文写完,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以前讥鄙左思的人莫不恭恭敬敬地对待他,而洛阳人士也争相传抄,乃至洛阳纸贵。南朝文学家刘勰撰成《文心雕龙》时,“未为时流所称。”刘勰想借助宰相沈约的声望,可沈约家门森严,他根本就见不到人,万般无奈之下,刘勰只好使了守株待兔的笨招儿,他背着书,天天躲在沈约出行的路旁等候。有一天终于看到沈约出来了,刘勰急忙4跑到他车旁推销自己的作品,“状如货鬻者,”就像个卖东西的小贩一样。好在沈约很欣赏他的文章,到处为他宣传,不久刘勰就名扬天下。
这种风气到了唐朝时更加盛行,当时每年摇拥来长安赶考的举子有几千人。因为当时的庶人都穿白色布衣,所以“麻衣如雪,满于九衢。”唐时的考试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考生的名字直接写在试卷上,主考官一望便知。另外科举考试要考作诗、策论待内容,而诗文这种东西没有硬性评分标准,所以事先给主考官留个好印像至关重要,这就导致唐时“行卷”之风甚浓,举子们在考试前都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整理成册,托社会上名流向以礼部侍郎为首的主考官们推荐,或者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力争把自己炒红,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行卷”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说过:“所谓先声后实者,岂惟兵用之,虽士亦然,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至其文辞,心目必专,以故少不胜。”
每年的进士考试后,又总有些不甘心的落榜生继续向名公大巨卿或当朝权要投诗文,频频奔波于高宅大院间,当时有民谣说:“槐花黄,举子忙。”《文献通考》中这样描述当时举子奔走权门的可怜相: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制,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加如前之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世上有才能的人多了,有些时候后台硬不硬至关重要,比如在中国最出名的两位大诗人李白、杜甫就是最好的例子。杜甫闲居长安达十年,四凤献诗文,行卷干求,“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然而杜甫却到处碰壁,最后全无结果。
李白诗中写得没杜甫这么可怜,他兜里也比老杜有银子,不过到处求人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即使考中进士,没后台撑腰,吏部考试还是一道难关。比如韩愈当年考了四次方才进士及第,而吏部试后却久不得官,又应博学宏词试,连考几年也过不了关,在长安困守达十年之久,几乎无法生活,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自述当时处境,恳请授官,然而最终一无所获,不得不离开长安,临行前他又给宰相写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滨于死而益困,得其所者争笑之,忽将弃其早晨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圊而为师,悼本志之变化,中夜涕泗交颐!”
但宰相并没有理会他的可怜。
大诗人王维不仅能诗善画,还能弹一手好琵琶,而岐王又是个最狂热的音乐爱好者,最喜欢听王维弹的曲子,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岐王对他说:“过几天九公主在宫里设宴,这可是个好机会,到时你装扮成宫庭乐师,再挑几着好诗带着,我带你去看看。”
几天后王维手抱琵琶,怀揣计稿,入宫参加宴会。在席上他弹了一曲特意编的《郁轮袍》,行云流水般的演奏让在座的宾客都听得如痴如醉,公主高兴地对岐王说:“这位新乐师真是个人才啊,哪个乐队的?”岐王听了哈哈一笑说:“他可不是宫里的乐师”马上让王维呈上诗文,公主只看了几首就惊讶地说:“原来这些诗都是你写的啊,我早就读过了,还以为是古人的作品呢!”
岐王趁热打铁,马上建议太平公主当王维的广告营销总监,对他进行全面包装,争取把他捧成状元。当时已经有人向太平公主推荐了张九皋作为状元候选人,不过王维这个创作型歌手更对公主胃口,她临时决定更改宣传策略,把王维作为旗下的首席歌手重点推荐。而杜牧的后台就软一些,想当状元比登天还难,杜牧当年参加考试时,主考官早已为他的《阿房宫赋》所叹服,又有太学士吴武陵力荐,本来有机会考中新科状元,然而这位主考官的回答是“已有人”结果杜牧和得了第五名。
白居易当时找的是名流顾况,这事在张固《幽闲鼓吹》中有记载:白居中易十六岁上京赶考,刚到京城时也随大流想找个后台,就拿着自己的诗集去拜访当时的我只顾况,顾况看看“白居易”这个名觉得挺逗,抬起头盯着白居易看了半天,最后幽了他一默:“米价方贵,居亦不易!”
顾况翻开白居易的诗集,首篇即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刚看了这几句就拍着大腿叫好说:“道得个语,居则易矣!”
可惜顾况官小力微影响有限,说的话不算数,白居易最后还是一无年得地回了越中。
我不知道朋友读后会怎么想,我是绝对心恢意冷,全没作文的心事,上面哪一个不是在他们身后响当当的人物,哪个不是旷世奇才?老李诗仙,老杜诗圣,但他们的命运遭际就是这样残酷,事实就是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古人的行为艺术传承到今天我们无话可说,可说的是多点谅解,生活不易,古人腐蚀了今人,今人演绎了古人,当都是贤人的时候伯乐很难取决,把哪匹宝马良驹裁下来他们都痛苦,被裁下来的报怨又能怎样?改变不了任何状况,那就再痛痛快快写诗吧,让诗坛更加繁华吧!雪莱说‘我们最甜美的歌,就是那些倾吐最哀伤的思想的。’而缪塞《五月之夜》中说‘最优美的诗篇是最绝望的,有些不朽诗篇浸满着眼泪。’别人的评点只是一个参考系数,倾吐了自己的衷肠那才是真的,把自己的心情泡在自己设计的文字里让它沸腾袅娜成才子佳人,演绎美丽的传说不是好吗?其实每个圈子都有他经营管理的理念,在<烟雨红尘>号称全国最大中短篇小说网站,但它的内容用一个烟雨的网友留言:烟雨一直以来,打着“全球最大”文学网站幌子,贩卖银秽下流色情勾当。恶心之极!烟雨里文章99%没有一点文价值,全是干夫银妇相互调情鸡巴麻皮发痒文字而已!废人学业,坏人子弟!烟雨琳静b*子冒充文学女神,文若书老流氓自诩文学女神情人,丑行令人发指。一把锁等涉世不深傻逼年纪轻轻,整天沉迷于网上青楼,以卖春为人生价值,尤为可悲!(奔月老changji自认万人迷更为可恶):为在烟雨发文羞耻吧!让冲天大火烧尽这银秽污浊网上青楼!新的健康积极向上的烟雨必将在烈火中诞生! 这留言无不过激,一棍子打死了所有的烟雨尘民,也曾有其中有一编辑疾呼要净华烟雨的空气,但是他能力有限,我曾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他不知道,这是种悲哀,无奈于人性,也许生活压力太大,也许人们已麻木,我不知道.
文与气相和我想是这样的,不管什么圈什么网站我们只坚持自己与志同道合的文字谈在一起是没错的,古人说得一知己足矣,我想应该是这个道理了
是啊,我总是这样欺骗自己,可是人却是需要自己宽解自己,站在峰尖上的人毕竟是独一的孤数,我愿是基石下的一块可有可无的石子,只要我快乐就好,也愿大家快乐就好!
注:资料来源孙涛《各领风骚一百年》
2008-6-21
-全文完-
▷ 进入喻芷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