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灰烬里的一粒珍珠wangshiwangshi

发表于-2008年06月21日 中午12:21评论-5条

【摘要】:上个世纪抗战期间,《生活的艺术》作为林语堂“对外讲中”的代表作,畅销经年,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也说,这本书对每个美国人仍很受用。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活的艺术》。分析林语堂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的久远的影响,可为今天的文化传播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传播;《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精神生态危机

有人说,一部好书,应该是给至少40年后的读者看的。这样的说法可能并不适合每一部好书。但这种说法至少适合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物质文明化和精神文明化并不能协调一致。如何在享有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诗意地栖居在人世,给悲苦的人生一个作为人的划痕或者亮点,那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

庄子?陶渊明?苏轼?李渔?袁中郎?

林语堂则是他那个时代的思考者之一。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在上个世纪国难当头时,因为特殊的国情,被左翼人士所排挤。在一抹黑的中国,人们更能认同的是鲁迅。鲁迅对于黑暗的绝望,在绝望中的自觉的反抗,“一个也不宽恕”的决绝的姿态,那种硬骨头精神成为国之脊梁。

林语堂的“闲适幽默”则显然不合时宜。

然而在美国,他找到了适合他的作品的读者,找到了适合他的思想传播的土壤,找到了适合接受他的观念的受众。作为林语堂本人来讲,他是个幸运的作家——在活着的时候就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死后的现在,还是有很多的读者。

上世纪抗战时期,中国被列强所鄙视。作为一个中国的作家,却在文化传播工作中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追随。这不能不说是国人的骄傲。

1937年12月《生活的艺术》被美国“每月读书会”选为特别推荐的书,次年成为全美最畅销的书。连续52周位居榜首。很快,这部书被译为十几种文字,风传欧美。从而奠定了林语堂在国际文坛的地位。

书评家彼得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赞美道:“读完这本书之后,令我想跑到唐人街,遇见一个中国人,便向他深鞠躬。”[1]

198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生活的艺术》等书后,感触很多,认为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对当时的每一个美国人都很受用。

这是文字的成功,也是作者的成功,也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次对话的成功。也是一种人生哲学和态度的成功。

几十年后的今天,这种成功除了带给国人一种自信之外,也给了当下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的确,这部书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仅仅是幸运,就能使林语堂,一个被左翼排挤的中国作家,却在普遍鄙视中国人的美国人的眼里身价百倍?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造成这种几乎可以说是奇迹的,有经销商的策略选择的原因,作者的才华也使美国人折服。

更客观的原因是,西方单纯的物质文明化和精神文明化的不协调发展使得西方文明面临了一种“生态危机”——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饥饿。

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生活的艺术》的深远影响。

一、市场反馈,策略选择

的确,精明的华尔西作为一个经销商,认准《吾国吾民》最后一章的《生活的艺术》为美国大众喜欢。这建议被林语堂采纳,并将《生活的艺术》写成了一本书。这是这奇迹的开始。而林语堂,一位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在西方文化的高拔区域,如履平地。他是艾迈拉大学的文学博士。该校校长曾赞扬他说:“您以深具艺术技巧的笔锋向英语世界阐释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获致前人未能取得的效果,您的英文极其美妙,使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又深自惭愧。”[2]

这个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受教会教育的中国作家,也曾在美国、德国留学,并且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深受欧美政治、哲学思想和文化思潮的影响。他写作时对外国典故常常是自信满满,成竹在胸。行文娓娓,任意挥洒,机智不谑。读者常常感觉林大师是在真诚地和自己交谈。围炉夜话般的温馨,月下小酌般的陶醉。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亲和的为文态度。这让美国读者眼前一亮。

林语堂写作语言,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涉笔成趣。这形成了一种轻松的氛围。这种轻松的氛围的营造,无疑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谁不愿倾听一位温文尔雅,机智幽默的人说说自己的国家呢?谁不愿在敬仰他的学问的同时,看看他的箱中宝贝?

二“趣”字当先,实用做“的”

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肯定会带来人的疲劳。工作了一天,在休息之时,更多的人愿意做一个好梦。作为东方文化,如果没有“趣”这样的精妙的调料,不管如何高雅,如何能陶冶人的情操,如何能怡养人的性情,西人不可能买账,更不可能畅销。最多成为学院派私人收藏,而不可能成为美国人的“枕边书”。

所以在为文之初,林语堂的策略是“趣”字当先。

他尽量选取他认为西方人感兴趣的内容,如中国历代名妓、中国人纳妾、缠足、《尼姑思凡》,当然这只是一种策略。林语堂还是力图全面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吾国与吾民》谈到了中国人生活的基础,种族上、心理上、思想上的特质,谈到了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妇女、社会、政治、文学、艺术。

经销商华尔西经过市场调查发现,作为《吾国吾民》最后薄薄的一章,《人生的艺术》,美国大众最感兴趣。

为何?单纯的“趣”已不能满足读者,他们更希望有一种通俗实用简单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饥饿的不协调。

工业文明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对自然的破坏让西人对于家园、自然、亲情、友情有了一种思乡般的情怀。的确,在机器文明的挤压下,忙忙碌碌地追求着财富、追求着成功、追求着“美国梦”的美国人的精神需要,与《生活的艺术》之间的关系,类似瞌睡之于枕头,饥饿之于饭食。林语堂就此找到了令西人如痴如醉的东西。

他在直面人生悲苦及现世生活的同时,打出了“乐生”的旗帜。这符合西人的探险气质,却又不同于西人单纯意义上的探险。“乐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西人的精神危机。

于是,林语堂便在《生活的艺术》中向“美国赶忙人对症下药”,全书14章,有关“生之享受”的占了7章。

三、深层原因:生态危机

《生活的艺术》一书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在1989年布什的言谈中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抗战,那个特殊的时期早已远去,经过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中国人的生活节奏不再是悠游地踱方步,而是和美国人一起进入了一个奔跑的时代。有人将这种生活状态叫做“狂奔”。狂奔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改变了人的自然生活节奏,代际的新陈代谢循环过程加快,如果个体不能“狂奔”,后果就是被淘汰。

而最大的害处在于“异化”。物质的飞速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极度饥饿造成的非人性事件的突飞猛进。给大熊猫泼硫酸,踩踏小猫,杀人解尸,吸毒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一枚枚精神危机亮起的红灯。

有研究者将生态学分为三个部分,即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以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和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精神生态学”。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兴的课题,但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西人就对此着手研究。当关注精神生态学之时,人们想到了借鉴西方的经验,看看西人怎样解决这样的危机。

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自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生活的艺术》所开辟的正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房前空地。这书教给人如何在这空地上做自由的散步,如何在自由散步时放慢脚步找到惬意和舒畅,不再是心无所系,疲于奔命。

林语堂让害上“狂奔症”的我们重新复习了古老中国的生活方式。

品茗,对弈,抽烟,长袍中装——茶有茶味,棋有棋味,抽烟时体验到的是灵魂的自由状态,穿中国服装领略到的是一种自由的欢乐。安卧眠床身心俱无约束静听春天鸟儿的鸣声还能辨出雄雌,岂非人生最大乐事之一?

他让你爱上读书。1932年12月8日林语堂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中对读书有如此看法:“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的作家,自会恨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作家,各人自己去找。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自乐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

原来读书并不味同嚼蜡,而是一次恋爱的经历。

他让你爱上普通生活,“乐生”。林语堂倡导一种更实在、更真实具体、更生活化的人生态度,即关注人的衣、食、住、行、性,更关注人的情、理,更关注人的快乐和幸福。他把个体的快乐与幸福看成是人生的目的,他甚至把“快乐与否”看成判明文化的标尺。他的人生以好奇心和趣味为前提,注重生活的每一件琐事,充分体会生活的美。逛旧书摊不代表你囊中羞涩,而是获取更大的喜悦。譬如灰烬中找珍珠和橱窗展台找大珍珠——当然前者的惊喜造成的心灵的震荡和甜蜜更多一些。

他同时让你上进:成为忙碌而智慧的人。却不是劳碌而愚顽的人。“智慧的人决不劳碌,太劳碌的人决不会成为智慧的人,所以最善于优游岁月的人便是真正有智慧的人”[3]。

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新时代的本质是由非神化、由上帝和神灵从世上消失所决定。地球变成一颗‘迷失的星球’,而人则被‘从大地上连根拔起’,‘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4]

林语堂写《生活的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取向的弊端寻找疗救,以东方文明的休闲哲学来批评美国高度工业机械化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寻找海德格尔忧患的将要丢失了的“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在《生活的艺术》中尖锐地指出科学主义的弊害,认为用数理逻辑所构建起来的世界图式是残缺不全的,它只涉及经验事实与物质事实,而排斥了价值问题,忽视了富有情调的人类生活和人文世界的独特性。

林语堂清楚地看到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疏离,生活太仄狭,人被固定在一个岗位,使我们对于精神生活的美点,不能获得一个自由的视野。的确,现代人缺少精神上的屋前空地。林大师认为文化是空暇的产物,所以文化的艺术根本是悠闲的艺术。而现代生活中“拼命干,拼命花”的物欲文化对人的心灵渠道是一种堵塞,“再干,再花”的商品经济对人的美好感情是一种侵蚀,进而使人失去灵魂、丢失精神家园,陷入精神生态危机。

他再三强调西方人应向中国人学习及时行乐的决心和赏玩山水的雅趣,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高度诗意的感觉”。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向西方人展示了中国人对待人生的诗意情怀,倡导人们悠闲地享受现世人生,书中广泛论及人类性、动物性、人情,也谈到人生、生命、家庭、大自然和文化等方面的享受。他的人生哲学是一种以闲适享乐为主调的快乐人生哲学,这对“美国狂奔族”来说,正可谓“对症下药”。

他在中国历史上找到了众多知己,庄子、陶渊明、苏东坡、李渔、袁中郎、金圣叹等都是他的宗师与盟友。他认为他们的“精神生态”是平衡的。而陶渊明则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1]

的确,西方社会生活节奏太紧张,不如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悠闲自在。而中国古代田园式生活又太艰辛,不如享受现代物质文明那样舒服。因此他总结说“目前的问题是怎样使这两种文化———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和现代的工艺文明———融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种可以实行的人生。”[5]《生活的艺术》所阐扬的就是在适度的物质享受的同时,追求精神享受,创造一种以消闲遣兴、修身养性为目的的艺术化的生活。它既体现了林语堂这位饱学之士的对于人生的认识,又是一种富有实践意义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特殊的时期,国内文学界思想界指责林语堂对日常人生的注目和玩味这能让人理解。面对“精神危机”日趋严重的现代社会,重提不为物所役的“乐生闲适”精神,缓冲膨胀的物质占有欲,给精神开辟一方空间,激发人们精神上质的升华,这也可视为改善当代精神生态进而改善自然生态的一剂良方。

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在“谋生”的群落逐渐缩小的今天,“荣生”和“乐生”的重提,以及“诗意地栖居”在我们过往的现世很有必要。

结语

作为林大师他是幸运的,在美国找到了发展空间,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并且在今天的中国,也将有一批读者群,更多的人将会把他的《生活的艺术》作为枕边书。他从关注人类的精神向度这样的至高点出发,给出了他的答案。给后人莫大的启示和帮助。

注释: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2页。

[2]孟建煌:《从“后殖民主义”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见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383页·

[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a]·林语堂文集(第七卷)[m]·作家出版社,1997·

[4]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47页

[5]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0页。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wangshiwangshi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古刹昏鸦点评:

作者对《生活的艺术》的精彩剖析,让人受益匪浅!

文章评论共[5]个
遏云-评论

很深刻
  【wangshiwangshi 回复】:谢! [2008-6-23 17:12:36]at:2008年06月22日 早上8:55

山野文選-评论

自然,如果按照他的逻辑,先学生而跑掉的范跑跑是不是该千刀万剐?是不是该凌迟处死呢?
真难想象世上还有这种丧尽天良的人渣,强烈建议大家都去鄙视它!真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丧尽天良的冷血动物!对它,我们要强烈鄙视!
at:2008年06月22日 下午5:22

山野文選-评论

烟雨有个令人齿寒的人渣,写了一篇臭文,不敢发在烟雨里,却发到其他文学网站了。他竟然在他的狗屁文中,说什么“当有老师为救学生牺牲了,但他们是在履行一个职业教师起码的责任,并在道德和人性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大家看看,如果依照他的逻辑,那么在震区中那么多没有牺牲的老师,是不是都丧失了责任和义务了?是不是都没有履行一个起码的教师责任了?是不是他们在道德和人性方面都不合格了?
at:2008年06月22日 下午5:22

风中的鹰-评论

好意。

问好!
  【wangshiwangshi 回复】:问好! [2008-6-23 17:13:14]at:2008年06月22日 下午6:28

山成-评论

学习了!at:2008年06月23日 中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