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月色回家大概是很浪漫和有情调的事。我们这一群和蛆虫争生存的人,极少有情趣去赏月,更不用说看电影等等消闲了。每天被父母逼迫学习,后来变成自觉得去负担生存的重负。
往往,会有逃避。逃得多了,就会相信:
人生。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个悲哀的过程。
生老病死的威胁,加上得失造成的心灵震荡,真是苦不堪言。
很高兴终于了解到了一本好书。叫做《生活的艺术》。
这本书是林语堂所著。
幽默闲适。给了浮躁的心一种难得的慰藉。
对于人生的了然和达观就此形成。超拔于世,原来不仅仅是罗兰的倡导,还有苏轼、陶潜、李渔、袁中郎等等。我所对于生的困惑,古人早就困惑过,并且艺术得或者说诗意得解决了。
海德格尔所说:诗意地栖居。
没有读过原著,仅仅是在评论性的文字中的管窥。却深感受益匪浅。不同于鲁迅对于黑暗的抗争,对于绝望的反抗,原来还有另一种更成熟的人生方式。
不是每个人都有鲁迅式的对于人生的绝望感,现代人可能更能认同和接受林语堂。
调戏人生。也被人生所调戏。
想象不来,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是知道他是相信在人世间有一个作家,和他有着心灵上的通达。他他之喜好。亦是惊人的相似。
想象不来,他的工作状态。然而他说,除了蒋中正和夫人,他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人。的确,谁能有那么精准的工作任务:一年出一本书。而他,却最是乐生。乐江上之清风,乐山间之明月,乐雨,乐秋。
虚静之中,求得心灵的平和。
繁忙之余,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度假。
也是他,在抗战期间,却使自己在美国成了畅销书作家。又不懈追求,奠定自己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学院派的人该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去读《红楼梦》吧。而他的《生活的艺术》却成了美国大众的枕边书。
早在抗战期间,他就能注意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同步,从而将中式的生活哲学介绍给西人。
他不是板着面孔在教条,而是在趣味中点滴融入。布什也很欣赏他的这本书。这本书那么深刻得影响过那个国家的人。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样的壮志,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心胸,气度。极少有人能比。他主编过报章杂志,但惭愧的是,国人对他的了解,仅仅是一部《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中,捧红了赵雅芝,令赵薇转型,却少有人去关注中国的文化。
儒道式的文化特征。却在《生活的艺术》这样的小品文中得到了诠释。
如果有营销的策略,我希望,国人再去看看《生活的艺术》,对于人生,有一种更坦然的经过姿态。
相信会离毒品远一点,离轻生远一点。离美近一些,离“乐生”近一些。在与林大作家的对话中,获得一份恬静和释然。
林语堂的一大爱好是从旧书摊找好书。说比如在灰烬中找到一颗珍珠。这样的喜悦远胜于在一堆珍珠中找到一颗大珍珠。
他的《生活的艺术》该是一颗灰烬中的珍珠吧!
-全文完-
▷ 进入wangshiwangshi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