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已有一个多月了。近日,有不少家长发现,在大灾大难面前,子女懂事了,成熟了,变得敬畏生命,关怀他人。生死教育让孩子长大了。
说到灾难教育,人们往往会想到灾难应急,即当人处于突发灾难之中,如何尽最大努力避免生命遭遇不幸。有人建议,应加强中小学生灾难事故应急教育,如在物理课“重力”教学中引入山地滑坡的防灾减灾教学,在“惯性”教学中加入车辆驾驶安全相关内容;在生物课的“细胞”教学中引进生物脱水对生命的危害等。
在笔者看来,上述灾难教育仅仅是“逃生”教育而已。灾难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门与“逃生”有关的学问,更应该是一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学问;不应该仅仅是一门应急必修课,更应该是一门激励人生的必修课。通过一些灾难,加强对学生的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和死亡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内涵,懂得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激励学生乃至整个民族自强向上,这无疑比一般的逃生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600多年前欧洲爆发了黑死病。在那场灾难中,约有二分之一的欧洲人死亡。灾难不仅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地位,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社会结构,更重要的是,经过这场灾难,欧洲对于生命认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逐步理解和懂得了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这句哲言的涵蕴,欧洲人的公共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也在这次灾难后形成,欧洲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领地开始散发出人性和人道主义光芒。在不久的文艺复兴中,一门新兴的学问“人文科学”出现,这是一门不同于以往“神学学科”的新学问。文艺复兴不仅仅改变了欧洲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程和整个人类价值观。
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位于耶路撒轮冷的“哭墙”,它是犹太教圣殿两度修建、两度被毁的痕迹,也是犹太民族经历灾难的见证。但灾难从没有把犹太民族打垮,这座哭墙不仅把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心仅仅捆绑在了一起,也成为一代又一代犹太人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从这个意义上,灾难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凝聚民族自信的重要课程,可以激励人民众志成城,战胜任何困难。
中国是多难之邦,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灾难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左传》中写道:“临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使其守宇”;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反而更加巩固、更为强盛。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绵延不绝,就是因为我们民族始终自信自强,没有向任何灾难低头,没有向任何困难屈服。
对于灾难的认识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加强灾难教育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和生命,可以改变事不关己的公众心理,可以引发社会公众对全民族命运的共同思考,也可以调动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优化生存环境的自觉和热情。因此,笔者认为在这场大灾之后,我们不仅而且必须继续强化灾难教育。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从民族的空前团结氛围中看到了希望,从人们对于每一个生命的珍爱中看到了希望,特别是从孩子们的表现中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尽管那些塌陷的废墟依然让我们悲痛,那些无助的亡灵还需要安顿,那些幸存的人们还需要疗伤……
-全文完-
▷ 进入安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