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景如画的千里瑶山,一个被世人誉为“神州瑶都”的江华,孕育着一个能歌善舞的古老民族——瑶族。瑶族有一种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婚嫁习俗,那就是瑶家的婚嫁歌堂。
瑶族婚嫁歌堂又称“坐歌堂”。“哭嫁”是婚嫁歌堂的核心和最精彩的一幕,其场面壮观隆重,气氛热烈、凄楚。自古瑶家就有“越哭越亲,越哭越发,哭得越热闹越好”的说法。它源于远古时期且歌且舞祭祀始祖盘王的“奏镗”,是“奏镗”的继承和发展。瑶族史志上有“瑶人婚姻多赛于祠,踏歌相招,听共自合”的记载。
在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附近村寨的姐妹们相陪聚集在新娘家的厅堂中。当月光还来不及撒遍瑶山深处时,新娘家的堂屋里早已是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了。堂屋里三张八仙桌,五把椅子在神台下铺开,一些长条凳左右摆开,一堆熊熊烈火在堂中冉冉升起便成了瑶家的婚嫁歌堂。桌上摆满了烟、茶、糖果和山里的土特产品,一只贴有红双“喜喜”的猪头更是增添了歌堂喜庆热闹的气氛。歌堂由司仪宣布开始,奏乐鸣炮,请新娘入坐,新娘由最亲近的嫂子扶至堂屋正中间,先由新娘的母亲捧出一个红漆茶盘,盘内摆着纸剪的石榴花和一个红包,红包上写有“开歌声”三个字。这个红包是送给“陪娘妹”(即伴娘)的。陪娘妹拿到红包后即唱《开席歌》:“离了乡,从此姐妹各一方。有事无事搭个信,不枉姐妹这一场。”然后大家才能开始唱哭嫁歌。唯有新娘不开口,只是低声哭泣。等到母亲又一次端来那个红漆茶盘,母亲安慰女儿唱道:“我的女,我的亲。你嫁到人家要改性情。自己爹娘不要紧,别人的父母你要耐心。”母亲的《娘教女》哭唱完后,新娘拿了盘里的石榴花便开始撕心裂肺地哭诉。看,新娘手拿“哭帕”捂住双眼;听,“哭爹娘,心疼爹来心疼娘。娘有十月怀胎苦,爹养女儿汗流干。”一直哭唱到在场的人声泪俱下,一片嚎啕方才罢休。
“哭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哭泣和嚎啕,而是有固定的歌词和曲调的。歌词的内容有哭别父母、哭别姐妹、哭别祖宗、哭别乡亲、还有“骂”媒人等,十分丰富。四个鼓手是新郎家请来的,他们使劲地吹奏《喜临门》和《歌堂》曲,曲调缠绵悱恻,娓娓动听。婚嫁歌堂分说郎、道情、盘歌三部分。说郎由婶、嫂一方提问,新娘一方回答新郎的人品、外貌及恋爱经过;道情是婚嫁歌堂的主要部分,其中运用大量的比喻、双关等手法,回忆共同相处的美好岁月,表示依依惜别之情。父母兄嫂在道情中,把如何待人接物,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处理好婆媳、夫妻关系等哭唱给新娘听,这是新娘离家前,长辈对她进行的最好礼仪教育。正如新娘父亲的谆谆教诲:“过了家,莫学喜鹊叫喳喳,莫学老鸦乱哇哇。过河要看水深浅,走路要看高和低。讲话要分老和少,亲亲热热待家人。冷茶冷饭你要吃,冷言冷语你要受。夫妻如蜜甜到底,莫学露水一时干。成家如同针挑土,立业如同沙淘金……”;盘歌是婚嫁歌堂最精彩的一幕,采用问答形式,双方都使出全部解数以难倒对方,这也是青年男女显示才华的极好机会。对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或嬉笑逗耍,或传播历史生产知识,或歌唱风俗人情,但主要还是围绕妇女生活和出嫁而唱,如赞姐妹、女离娘、哭嫁妆、怨爹娘、“骂”媒人、送别歌等等。演唱形式有独唱、轮唱、合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骂”唱等。是啊,过去那共同相处的美好时光怎不令人追忆!大喜的日子,伯母婶娘嫂嫂们,乡亲父老姐妹们,有多少诚挚的祝福和美好的要在此刻献上啊!愿望一阵阵歌声就像一阵阵浪涛,撞击着人们的心扉。
婚嫁歌堂之所以被瑶民喜爱,并在江华瑶族地区长期盛行,除了上述的文化和习俗的原因外,这与它独特的社会功能是分不开的。首先,它是瑶民自我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一种特殊有效形式。第二,它是瑶族人民,特别是瑶族妇女苦难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第三,它是瑶族人民进行社交活动的形式之一。第四,婚嫁歌堂往往通霄达旦,熊熊大火彻夜不熄,是解决客人留宿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它既吸引来自各方的客人,也吸引本村寨的男女老少。因此,它很受瑶族人民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一些古老的民族民间习俗正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江华瑶族地区的婚嫁歌堂也不例外,而且已近濒危边缘,对婚嫁歌堂这种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挖掘、搜集、整理、抢救已迫在眉睫。值得庆幸的是,江华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已把瑶族婚嫁歌堂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们相信,在江华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瑶族婚嫁歌堂这朵民族艺术奇葩,将会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芒。(该文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电视散文)
-全文完-
▷ 进入寒亭暖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