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丢在大学读书的三年,我教书刚好三十多年,前十年在珠岙中学等三个学校教,后二十多年都是在职业学校教,先是在三门职业技术学校教,该校与凤凰山农技校合并搬迁后在三门职业中专教。这二十多年,我亲眼见证了自己学校的迅速发展。
八七年,我从海游中学调到三门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位于县城沿山路,校园只有二十几亩地,连象样的操场都没有,教学、办公、住宿、仓库都集中在一幢陈旧的三层楼里,一般情况下,学校只能开办六个教学班。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刚起步阶段,还不大被社会所理解,就读职校的学生很少,因此,这所小学校还能办下去。可是,到了九年代后期,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三门职业技术学校校园规模就相形见绌。当时位于六敖凤凰山的三门农技校因地理位置不佳等原因,办学也陷入困顿。为寻找出路、谋求发展,两座学校合并,更名为三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先是合署办公,新校舍建好后,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两座学校一齐搬进了位于县城沙田洋开发区的新校园。
两校合并,在县城建校,这使三门职业中专产生了质的飞跃。没有合并时,两座学校因各有缺陷,办学陷入困境,甚至可以说难以为继。合并搬迁后,学校就显现出壮大优越、全新适时的特征,昭示了蓬勃向上、开拓发展的精神。两校合并搬迁为三门职业中专的日后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搬迁到新校园的近十年来,我校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刚搬迁来时,校园的简陋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校园里,只有供教学必需的几幢房子,没有操场,也没有围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校园的泥地,坑坑洼洼,瓦砾遍地,再加上荒草萋萋,随风摇曳,人置身其上,有一种荒凉感。当时校报有一句话叫“菁菁校园我的家”,这句话既反映出当时校园的真实情况,又表达了师生们热爱自己学校的感情。但是,我们不怨天、不怨地,继续发扬我校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在这片烂稻田、石子滩上,建成了一座崭新的现代化花园式校园。
现在,只要走进我们校园的人,都会被它的美丽和气派所打动,都会啧啧称赞。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办公楼、宿所楼……一幢幢高楼在校园里栉比鳞次,拔地而起;一流大气的田径场引来了青蟹节文艺晚会、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这里举办;四周的围墙,把校园团团围住,使学校更显得整然一体。此外,学校还开设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实验室、体操技能训练室和音乐室等,建成机电实习工房,添置了大量的机电设备,等等。这一切的一切,使我校的设施更完备,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强大。校园的空地大多植上草、栽上树,触目皆绿,四季常青。翠柏、冬青、黄杨等植物争青吐翠,呈现出一片葱绿,铺地小草绽放翠叶,如茵茵地毯。校园里钢雕引人注目。教学楼前的“春意”雕塑,造型婀娜多姿,象征着我们的春天已来临,正呈现出蓬勃旺盛的生机;综合楼旁的“升华”雕塑,将引领我们不断攀登科技高峰,追寻人类文明的轨迹。校园外道路的变化甚大。想往昔,我们来到学校要乘竹筏、踏溪石,碰到下雨天,恰如“猢狲做戏”,人人怨声载“道”;看今朝,校门外柏油大道、水泥马路平坦、宽畅、无阻,路边的江滨公园修竹掩映、绿草如茵,我们在路上行走快捷、惬意。
近几年,学校发展相当迅速,在教育教学各方面都取得相当的成绩,获得不少荣誉,成为台州市职业教育的龙头,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校是我校发展的第二个飞跃。自此,全校上下都努力以国家级重点职校的标准衡量各项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做好。目前,学校又尽力向国家级优秀重点职业学校挺进,争取学校发展取得第三个飞跃。近五六年来,由于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名气在远近大起来,前来我校的外地人员络绎不绝,他们或取经交流,或调研考察。
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一座学校只有发展,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立足生存。三门职业中专的办学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乡下到县城的发展道路,今天的辉煌成就的是经过前前后后的无数三职人披荆斩棘才取得的。我们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决不能固步自封,而要继续开拓、继续发展!
-全文完-
▷ 进入天地知我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