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谁说过,日子需要涟漪,平淡了也就无味了。自己一直都在思索这样一些话语,关于生活、爱情、文字。思索三毛为何采取那样的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难道真的是因为荷西吗,还是生活因为少了一些因素变得索然无味了。一直自己不明白,他们在世人面前是多么让人尊敬,是多么的伟大,可是到终了也是如此让人惊讶一下。
佛中有一戒:痴。对此我没有过多追寻佛义是如何去解释的,但初读颇有一番自己的味道。不禁怀想起那些走失的人们,不是他们不会走,是他们太痴了,痴于文字里的精彩世界、痴于心灵梦幻的美丽,以至于我们这些俗人每每读起都带着点点伤感。纵观那些匆匆走开的作家、诗人等,在他创作的前期都是那般的美丽与充满希望,可是当有一天世界在白与黑之间过度不那么随着心底的自然时,心也就没来得准备去面对,如果有此作为理由,倒是多少能让人理解。但多数情况也许不是如此,当心灵与生活本身真的过于平静的时候,也许比死亡更让人难受吧。如此一说,不知道对不对,所以生活不能永远在一个地方爬涉,爱文字的人也不要痴迷于文字,适可而止的书写与欣赏,也就永存着一分天然的唯美。
近来,就感觉生活平淡了点,人也散乱了点,不大愿意去提笔写些什么,似乎自己有太多的东西要记录,可是似乎自己不再愿意去接触文字,因为太多的疲惫与劳累。记得曾经在报告会上说,诗人多半是疯子,所以我不是一个诗人,只是一个写手,一直在用执着的笔尖去书写生活的每一天。可是今半年却少了当初的豪情,博客也少更新了。我想也许这样的文字生活太过于平静与疲惫。每书写一次心灵就象经过一次洗礼一样,多半是痛苦的思索。所以有时候和那些学弟学妹们聊天时总说,千万不要爱上文字,爱上了也不要痴狂。
如果生活真是如此,也许也就作罢了。前段时间去福利院,一个小孩子拉着我去看一个枕头,枕头上有一张相片,和他一般大的一个小男孩,带着眼镜抱着个球。他一直拉着我,拼命的支呀的说着,但听不清楚,因为他一直都不会说话。身边的老师就告诉我们,照片上那个孩子原来也福利院的,和他玩得很好,但后来被美国一对华侨夫妇领养了,他们也因此不得不分开,但他们始终牵挂着对方,经常夜里喊出彼此的名字,因为此,那对美国夫妇寄了一个枕头带上照片过来,再索要一张他的照片,好让他们能每天见到彼此,也好让他们能个睡个安稳觉。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认真听着,很安静,安静到只有呼吸声。我一直想在某个地方和大家说这个故事,但一直不知道怎么说,但那真的让我感动了一段时间,原来孩子的友情可以这样深厚。当时我在想如果他们不分离又是怎样呢?我想也许没有今天感人的故事了,也许他们都没有一个牵挂的人了,这样也挺好的,生活也就在平静中产生一种不平静,这种平静给我们的是一种美丽,如平静湖面的涟漪,如果没了,也死气沉沉了。
在文字里也是一般,初时的新鲜被时间磨得再无知觉。偶尔同学玩笑喜欢用张爱玲的那句话说,出名要趁早,否则即使到来也不那么兴奋了。读罢颇有些味道,但淡淡一笑,因为文字只是兴趣,不能作为饭碗。而后生活真的忙碌时,文字也就被遗忘在脑后了,再呢,就真想彻底放弃了。
意外的是,昨晚收到全国冰心文学大赛的邀请,说我获得第三届和谐中国冰心文学大赛的铜奖。拿到手上,心却是温暖,在我大学四年里,所获的奖项写作大赛占了大半,不过仅仅是小打小闹下,当奖多了也就没放在心上。但这次,却让真的开心了一下,也就惊动了室友,以前都没这么兴奋。突然让我重新认识了文字,原来文字从未离开过我,它始终在充实着我,不时给我带来喜悦。
当再一次敲起键盘的时候,心底又是另外一种滋味,我想这就是那涟漪吗。也许是一种对名利的追求吧,但心却是喜悦的,也激起了那中丢失的兴趣。在这,要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朋友们,一路寂寞的文字路,有大家的陪伴,也就多了蝴蝶与清香。
-全文完-
▷ 进入守侯的时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