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本无字书
题记:时值母亲节,无以报恩,谨将昔日写就的文稿整理捧上。母亲,儿子给您磕头了!
徐天亮
写下这个标题我的心中有股难以名状的悲怆,是的,母亲该是本厚重的书,沉甸甸的长篇小说,不,该是部戏剧。然而粗心的我何曾认真去拜读过,感觉中的母亲总是默默无言,更多的是她那慈爱的目光。她识字不多,是个平凡而普通的农家妇女,说不出什么华丽的词藻,而留给我的母爱和慈祥却永远是我终身受用不尽的经典。
母亲一生坎坷流离,年幼就因父母离异而饱尝人世的沧桑,讨饭是她的童年,绣花是她的少年,饱受凄风苦雨的她不知道什么叫幸福与甜蜜,不懂得青春的靓丽与多姿,未满20岁就嫁给了我父亲,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那时父亲在乡供销社上班,家中农活内内外外全是她一个人,还要哺育我们6个孩子。为了这个家,含辛茹苦的母亲在生产队干着与男人一样的重体力活:挑河、上工、挖田……她小巧的身材爆发出的惊人力量常令那些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们汗颜。(母亲。我知道您已经拉足了弦。)为把我们小姊妹一一拉扯成人,母亲挤出卖蛋、卖菜的几文小钱供我们去读书。没有书包,她改制了心爱的嫁衣;没有作业本,她跑到集镇街头捡拾香烟皮为我们缝订…… 母亲深爱着我们,宁愿自己累得直不起腰却不允许我们帮她料理家务,她总是一个劲地催促我们去读书写作业,每当我们捧回一个又一个奖状和全优的成绩单,她总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与欣慰,爱抚我们的头或小脸蛋,并煮上一个鸡蛋奖励给我们,然后就是充满期盼的目光默默地凝视我们……
母亲寡言,却催人奋进。她慈爱的目光抚平了我当年落榜时的沮丧,在她的目光中我重新振作,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考入江南一所院校,成为我们那个穷乡僻壤的第一个“状元”,成就了母亲一生的骄傲。
我们兄妹6人,弟弟7岁那年不慎溺水,成了母亲心中永难痊愈的创伤,她捶胸顿足哭干了泪,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从此家中难得听到笑声,直到我所谓的“中榜”,笑容才又重新爬上母亲那饱经风霜而又凄苦的脸。
我是母亲所剩唯一的儿子,也是她心中最大的希望。当她得知懂事的我在学校读书时常以喝菜汤度日以致面黄肌瘦时,母亲流泪了,她节衣缩食,东挪西借,按月就汇来了充足的伙食费。为了母亲这份爱,我在认真修完学校规定的全部学业的同时,还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和各类书籍,并用勤工俭学攒来的钱参加了江苏作协举办的文学创作提高班和一家函授中心的学习,由此我开始发表一些文字,并担任了学校的学生会宣传部长、校刊主编,以致走上了以后多年笔耕不辍的文学追梦生涯。
母亲虽然看不懂我的文稿,但她却十分珍视它们,我十多年发表的数十万字的书稿及各类获奖证书,都被母亲用红布包着收藏在家中的箱底,母亲总是象呵护自己的儿子一样呵护着儿子的枝枝蔓蔓。然而,母亲为我们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到了风烛残年,疾病缠身,却不愿进城和她心爱的儿子同住一起安享晚年,她象珍视生命一样珍视脚下的那块土地,她离不开乡亲,离不开劳作(可能更多的是不愿给儿子增添负担),身为儿子的我,虽然如今已经过上了安逸的生活,拥有了一份自己满意的事业,然而世事劳碌,却不能常伴她老人家左右恪守孝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呀,儿子空有满腹柔肠,却已不忍捧读您斑驳摇曳的人生书页,您虽然寡言少字,却永远是儿子心中的巨著名典,并将永远激励儿子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懈求索奋进。
-全文完-
▷ 进入文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