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心雕雨(三):人性哲学荬钬柴的小女孩

发表于-2008年06月13日 下午3:56评论-1条

再品《斜风细雨不须归》,在领悟烟雨哲学和生命哲学的基础上,更引起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人真的应该具备怎样的本性呢?作者这样自言自语——

“如果真的这样,这一刻,我不会安慰自己,我只是庆幸自己——已经过上了自己心灵所希望的那种快乐生活。

如果真的这样,这一刻,我不会说服自己,我只是悔恨自己——用又臭又硬的石头砥励着上帝交给我们的时间。

如果真的这样,这一刻,我不会宽恕自己,我只是批判自己——在无知的井底评论着天的方圆。

如果真的这样,这一刻,我不会封闭自己,我只是放松自己——以裸露而丑陋的肉体贴近我们所爱的一切。

如果真的这样,这一刻,我不会憎恨自己,我只是祝福自己——能够在活着的每一秒都按自己心灵所希望的方式活着,而不是别人所议论的方式活着,并且珍惜每一秒的感动和温暖,把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去体验,当成最后一次去享受。”

透过文字的深刻内涵,我们看到作者从仁、智、耻、诚、度五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深刻检查。细细品味这“五性”,更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浸润之德、度化之功、温玉之美。

以仁为本。社会以人为本,而人呢?则以心为本。尊重心灵的选择,尊重心灵的价值取向,尊重心灵所希望的快乐期待值,而心灵的期待值应该多大呢?心灵的快乐老家究竟又在哪里呢?这就需要给心灵一个平衡的砝码,这个砝码早在千年前,孔子就已经交给我们了,就像《论语》教导我们那样——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孔子给我们砝码的核心就是一个字——“仁”,仁者无敌,仁爱无疆。只要我们心中有仁,就能超越自己的欲望,就能度越自己的邪念,就能化解自己的心魔,就能平衡自己有限获得和无限期望的矛盾。作者在回答自己时很简练,只用于丹悟孔子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仁爱观,这“仁”具体化了孔子的哲学范畴,这“仁”现象化了《论语》的普遍规律,这“仁”将我们从抽象的教条词语带入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这“仁”的方向从原来的由内向外的散射转换为由外向内的聚敛,这“仁”更偏重于自己作为热源的内心,这“仁”离我们更贴近、更清晰、更温暖。对自己仁才是本,对自己仁才能对别人仁,这是人性的修养之本、美善之基、力量之源,作者在经过思考之后,很欣慰地告诉我们——“已经过上了自己心灵所希望的那种快乐生活”。你快乐吗?如果不快乐,或者说生活没给你快乐,别人没给你快乐,那么,我借鉴作者的观点告诉你,一定是你自己不让自己快乐,说得更哲学一点,就是你自己心中没有“仁”,肯定你也不会得到仁,即使得到了仁,你也不会觉得那就是仁,那就是你的快乐。

以智为达。古人云:“朝闻道,夕死足矣”,这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体现,往往这样认识和这样去做的人都是智者,他们是把知识与时间结合在一起的人,他们喜欢问道、更喜欢记住这些“道”,这是他们要达到的目的。作者就是这样把时间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当时间白白浪费在无知的争执上,他很后悔,他说“悔恨自己——用又臭又硬的石头砥励着上帝交给我们的时间”。珍惜时间的人是智者,因为他们把珍惜和节约出来的时间交给了学习,由学习来管理自己的生活节奏,由学习来驾驭自己的时间转盘。他们在学习中更加有智慧,在学习中更加珍惜时间。如果我们把固执的个性所砥励的时间誊出来还给时间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智者呢?那么,又何必计较那些无谓的争执呢?

以耻为察。人固有错,知错而改;人固有耻,知耻而后勇,这并不是错,也不是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羞耻感,有荣誉感。而真正的耻,则是耻而不知,以耻为荣,以耻为乐。作者在批判自己时说,自己是“在无知的井底评论着天的方圆”,是啊,自己看到的是井口大的天,坐的井口大的地,能冒然评论天地的方圆吗?能随意批评别人吗?能以个人的、偏见的、固执的、狭隘的观点去剪裁别人的嫁衣吗?不能!知道什么说什么,看见什么说什么,是什么说什么,这才是人性之“察”。

以诚为和。襟怀坦荡,见人卸甲,共同打造无面具世界,真诚袒露自己的心灵,以诚待人,这是作者的观点,也是当今我们提倡建立诚信社会的个体要求。作者说,要“以裸露而丑陋的肉体贴近我们所爱的一切”,虽然我们袒露的肉体别人并不喜欢,并不接受,并不看重,但我们向别人诚实地展现了自己,包括自己丑陋的一面,我们主动以诚求和,这是我们最人性的祈祷,就像我们在耶酥面前虔诚地忏悔,包括忏悔我们的罪行。袒露和忏悔之后的我们,更能参拜阳光,更能萌芽于生机盎然的春天,否则,我们永远躲在阴暗的角落,包裹着自己发霉的思想,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掏空自己的灵魂,像一个被良心追逐的逃犯,亡命在痛苦的黑暗之路。作者能从“别里科夫”的包裹中走出,走出眼前的烟雨,于心灵深处悟开一片晴空,我们为何不能试一试呢?

以度为怀。作者说,“能够在活着的每一秒都按自己心灵所希望的方式活着,而不是别人所议论的方式活着”。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二是要能容纳别人的议论。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度”。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得有“度”,有个限度,这个“度”就是我们现实条件限制我们所能得到的值和心中希望的值的修正系数与一定因素的比例关系,这个“度”平衡着我们可以随意飞扬的思想和心灵,我们只能遵守着这个现实的“度”去规划生活。能容纳别人的观点也得有“度”,这个“度”就是度量的“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了这两个“度”,作者接着又说,“珍惜每一秒的感动和温暖,把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去体验,当成最后一次去享受”,有了“度”限制下朴素的幸福观,有了“度”包容下囊括是非的人性观,自然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珍贵,自然就会感谢生活、感恩生活、享受生活,就会珍惜人生中的每一次,就会感觉到“每一个发现,都出乎意料;每一个足迹,都令人骄傲;每一次微笑,都是新感觉;每一次流泪,也都是头一遭”。

心灵的仁爱才是根本,才能过上有自己特色的快乐生活;智慧的凝聚才是目的,才能充分吸收时间的养分;耻辱的认知才是察鉴,才能框正自己弯曲的姿态;豁达的诚信才是美德,才能创造和谐的世界;有度的人生才能无限,才能于自己的空间发现无限的风光。

感慨于很多人埋怨生活不公平,请问,你用“仁”的力量去培养自己心灵的快乐了吗?感慨于很多人固执地将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很微小的争执上,请问,你用“智”的手法去解开心灵的疙瘩了吗?感慨于很多人在不知道、不调查、不明就理的情况下对别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请问,你用“耻”的角度去说服心灵的浮躁了吗?感慨于很多人极力隐藏着不可见人的一面,请问,你用“诚”的信念敞开心灵给人看了吗?感慨于很多人在失去度量衡的天平上挥霍着生活、在狭小的空间计较着他人毫无根据的议论,请问,你用“度”为自己量身定做心灵的嫁衣、用“度”为自己拓展心灵的空间了吗?

不管作者说得是否符合你的观点,不管我侃得是否迎合你的胃口,但我相信,记住“仁、智、耻、诚、度”,不会是什么错误,也不会给你带来痛苦。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荬钬柴的小女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古刹昏鸦点评:

看来是要写一个系列了。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