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下,一轮银镜似的月亮悬空吊着,清辉洒下之处渔灯星星点点、零零散散,似有形却无形,似无形却有形。我如木偶般远眺渔灯,久久凝思又若有所思,一时半刻揣测不出这月色撩人的夜景的玄机来。
海风带着浓浓的鱼腥味轻轻地拂面而来,它忍不住轻吻着思亲思乡、一副踌躇满志又略显失意无奈忧伤的我的每一寸肌肤。突然身体有一股暖流闪过随即消失了,余温里略略感到它苦苦的涩涩的又咸咸的,像海水又像泪水。
朦朦胧胧的夜朦朦胧胧的心情朦朦胧胧的过去和未来。月夜下的渔灯格外的显眼,吸引着沐浴于恬静月光下乘凉闲聊的人们,或许这渔灯真的有太多太多神秘的地方了吧!我几乎成了它的俘虏,或许已经是了。
荒远的年代滋生了童话,在童话里人们寻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并渴望生活就像童话一样完美。在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渔灯扮演了爱情的角色,同时也涉足于浓浓的亲情。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她爱上了一个渔夫的儿子。他们跨越了名誉、金钱和地位终于约定远走高飞做一对快乐而平凡的鸳鸯。然而公主呆在严严实实的城堡里不时的张望远处的大海,希望那盏幸福的灯走向自己走来。她从太阳东升到太阳西落,日日夜夜地盼望着,然而这位痴情的公主等到的不是自己希望的那盏灯,而是心上人不远千里迢迢赴约却意外沉船的噩讯。她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她坚信他还活着,于是公主天天站在城堡上看着海的方向,守候着,等待着……
童话里渔灯的亲情故事也颇为悲壮。渔民之家出生的姐弟俩自幼丧亲,相依为命好不容易长大成人。有一天家里没米下锅了,弟弟便下海捕鱼了,不知过了多少个日夜,姐姐每天都望着弟弟出发的方向出神,人们都知道她在等待着什么。每逢夜幕降临,姐姐就点起一盏油灯,打开窗户让那微微颤抖的灯光射向茫茫的大海,以此为信号让远行的弟弟看清回家的路。然而多少年过去了,姐姐依然没有见到为自己下海捕鱼的弟弟。但是她还是在等,因为她心里坚信弟弟会回来的。
童话如梦、梦如童话,渔灯不是童话也不是梦,所以渔灯要脱离虚幻的童话回归历史与现实。
宇宙茫茫,渔灯到底不是一种现象反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渔灯文化借助时间和空间的便利,借助渔民诸生的接洽容纳,从而朝着一条利国利民的健康之路发展。可以说有渔民的地方就有渔灯文化的存在,有渔灯文化的地方就有渔民生存的时间与空间。
如果说渔灯是一本书那么渔民就是唯一一位读到这本书里精华的那个人,如果渔民是一个在原始森林中迷失方向的人,那么渔灯就是唯一的希望。
清月害羞地躲在一片阴云后面,夜开始伴着星光。远处大江上优游地荡漾着几盏渔灯,渐近渐远,也不知是南来还是北往?如此夜色容易使人浮想联翩,心中的琴弦不知被什么轻轻弹起,久久未能把渔灯放下怀来。
一阵晚风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袭来,衣领翻反了,短发吹乱了,一股冷气包裹着沉迷于渔灯里的我。于是心中有了思亲的念头,不由得眼前浮现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记忆的心窗被父亲和他的渔灯打开了。
记忆长河中我成长的岁月里,父亲除了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渔民外,还有织鱼网和捕鱼的好手艺,所以父亲也经常扮演着渔民的角色。小时候经常和父亲出去打鱼,日子久了父亲也给我织了一件渔网。这样我一有时间就去捕鱼,而且经常是晚上,所以我与渔灯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一个酷热的夏天,那一晚一场暴雨洗礼了清秀的家乡,由于我的家乡地处云贵高原深处,所以夏天降雨量大,河水猛涨。父亲告诉我这是鱼汛,因为洪水水势凶猛,经常在河中心的鱼儿都靠着水势缓慢的岸边,这时就容易捕捞故称为鱼汛,于是我和父亲一人拿着一件撒网,踏着漆黑的夜摸黑下河了,那一晚是我有生以来最兴奋的时刻。用手电筒照着活蹦乱跳的鱼儿,父亲也乐坏了。从那以后每逢洪水暴发,河水上涨的季节父亲都让我和他一起捕鱼。有时候洪水三更半夜来,父亲见我沉睡不忍心叫醒我,就独自一人下河了。这样与洪水打交道的日子虽然艰苦,但父亲却很高兴。于是夜里便成了父亲“业余”的世界,而陪他的经常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一支陈旧生锈的手电筒(渔灯)。当别人走进梦乡的时候,父亲一个人在长长的河堤上撒网、收网、取点、补网。
夜深了,白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街市已人影无踪,偶尔有一辆机动车疾驰驶过,身处异乡的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是对繁华世界的感慨,而是对心中的那盏渔灯感到骄傲。正因为有了数以万计的渔灯存在,才有这么繁华热闹的街市。于是我朝着渔灯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个躬。回过神来,微微闭目,心情舒畅,感觉异常的平静。
-全文完-
▷ 进入雷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