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心雕雨(二):生死哲学荬钬柴的小女孩

发表于-2008年06月11日 中午2:00评论-1条

再品散文《斜风细雨不须归》,抚卷深思人生自古谁无死,但谁也不知死的滋味,对于活着的人,死是一种恐惧的认识,一种漠然的理解。作者那段生死的论述,触动人心,令人恍然:

“——若说活着的意义是争取和创造、计较和得到,那么创造得越多,失去得就越多,这种痛苦在活着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只有在死去的那一刻才能体会,并且创造得越多,死去的时刻越痛苦。其实,我们死后,与自己所创造的一切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所留下来的名字只不过是法庭在财产分割时宣判所作的最后一次呼唤,从此,连我们的名字都与那些东西没有任何关系。或者说,我们现在引以为豪的创造都是橡皮擦下的铅笔字迹。

没有人知道我们是什么?我们活着是为什么?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感觉,这感觉像羽毛一样在我们的意识里飘摇,当感觉停下来,我们便不再存在,或者说是死亡。死亡不是一些可以表述出来大家看得见的文字,不是蟾蜍的暗示和争论,也不是天气预报和地震预报,更不是桌子椅子之类的物品,它让任何胆敢接触他的东西都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我们的存在难道是一个伪命题,只是还没有求出最后的答案?我们的存在难道经不起时间的验算,越验算我们离死亡越接近,一旦答案揭晓我们便像错误的题目一样被红色的大叉叉掉?难道我们就像电脑上的这些字迹,可以任意被复制和删除,最后只剩一张空白的文档?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着任何事情,包括我在写这段文字和你看这段文字的时刻,都被死亡看着,他像一条大灰狼不紧不慢地跟在我们身后,我们在他的注视下,赤身luo体地奔跑着、虚伪地张狂着、卑微地快乐着,我们不是小丑还能是什么?真的什么也不是。”

对于这些文字,我们姑且从文字的感觉和内涵的理解两个方面来细细品鉴。

就文字的感觉而言,有三层涵义:

其一,对生的眷恋,对死的恐惧。“生命如同朝露,每一个举动可能都是最后一次,每一张脸庞都会像照片那样安静地销匿,一切的一切,都写着命中的定数”,“包括我在写这段文字和你看这段文字的时刻,都被死亡看着,”死亡随时存在,就像“一条大灰狼不紧不慢地跟在我们身后”,我们在“狼”的注视下生活着,这更激发起我们对生的眷恋,对死的恐惧,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秒的感动和温暖,把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去体验,当成最后一次去享受”。

其二,虚拟的肉体,真实的感觉。“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感觉,这感觉像羽毛一样在我们的意识里飘摇,当感觉停下来,我们便不再存在,或者说是死亡。”存在是一种感觉,感觉存在了,我们也就存在了,感觉不存在,我们也就不存在,我们活在虚拟的世界,为一个虚拟的目标,追寻着虚拟世界里的真实感觉,我们能追求到吗?我们有必要追求吗?我们追求到之后的感觉又是什么感觉?

其三,心灵要快乐,死亡最公平。我们一直以为人是有等级之分的,快乐是与贫富有关的,当看到“进入天堂的人什么也不能带,散落的钱财铺满道路”,意识到“金银的光芒照不亮去天堂的路,即使再富有的人,在天堂里肯定很穷,即使再卑微的人,天堂里一样平等”时,原来“为功名走尽天涯路”的思想受到了沉重的pk,物质富有并不代表精神的快乐,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这感觉是爱和惧、真和假、信和疑的艰难pk,对生的爱使我们更爱生活和身边的人,对死的惧使我们更懂得站在生死辩证关系之间的自己;对真实的追求使我们更贴近温暖的心,对虚拟的理解使我们更从容面对物质的诱惑;对死亡的怀疑使我们更坚强面对死的选择和恩惠,对快乐的信任使我们更善于、更容易获得属于自己心灵的那种快乐。

就内涵的理解而言,有四层涵义:

其一,生前争名夺利,死后一无所有。在生之时,很多人梦想高楼大厦,殊不知“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很多人梦想高官厚禄,殊不知“粪土当年万户侯”;很多人梦想三宫六院,殊不知“玉环飞燕皆尘土”。正如作者在汶川所看到的散落满地的钱财和金银首饰,他们得到什么了?他们在生前所创造的财富又属于谁了?作者说得好——“我们死后,与自己所创造的一切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所留下来的名字只不过是法庭在财产分割时宣判所作的最后一次呼唤,从此,连我们的名字都与那些东西没有任何关系。”

其二,生存应该珍惜,死亡不可预见。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生命的终结在何时、何地,我们不知道我们哪一句话是最后一句,哪一个动作是最后一个,死亡不可预见,就像我们不能预见地震,只能说有一种可能性的危险隐约存在。既然我们不能预见死亡,那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生存时的意义和死亡时的盖棺定论,我们至低要给活着的人留下一点祭奠的理由和怀念的因子,不要在离开后被世人的唾液掩埋,让丑陋的灵魂裸露在刺目的阳光下。我们应该珍惜生存的时光,做点什么可以怀念的事情,别在死去之时才想起一点好事也没做,后悔地离开。

其三,生是死的展开,死是生的总结。生就是为了死而存在,死就是为了生而离开,我们的存在就是一种辩证的死亡,是在死亡这一点上铺展开来的一个面的呈现,这个面最终会归结到一个点上,用这点对一生进行总结,划上一个圆满或不圆满的句号。

其四,生是尘埃飞扬,死是尘埃落定。我们在自以为是主人的世界中生存着,用智慧征服着一切,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很脆弱,在社会中也很卑微,只不过是一粒夜郎自大的尘埃在属于自己狭小的空间飞扬,当飞得累了,尘埃落定了,我们也就死去了。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醒悟、无奈、自慰和定位,醒悟于死亡的物权,无奈于死亡的突然,自慰于生死的辩证,定位于生存的价值,从醒悟到无奈是对生命的慨叹,从无奈到自慰是对生命的反省,从自慰到定位是对生命的尊重,最后我们尊重自己的卑微、尊重自己的脆弱、尊重自己的平淡。

品读文章,感悟生死,我们也不必惊慌失措,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温柔地看待死亡。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我们赖以生存的载体不是自己的肉体,而是时间,我们都生存在某个时间段,在那个时间段上开花结果,当我们离开时,我们并没有死去,我们只是与时间走散,无法回到自己的时间段上去,当某一天人类发明超时空传送器,我们便又活过来。

从真假的角度来看:正如作者所言,我们的存在都是一个伪命题,被时间验算着,越验算我们离死亡越接近,一旦答案揭晓我们便像错误的题目一样被红色的大叉叉掉;我们就像电脑上的这些字迹,可以任意被复制和删除,最后只剩一张空白的文档。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死亡是佛祖给人们建设的一处神秘的空间,这空间里有天堂和地狱之分,如果我们能够进入天堂,并在这个世界很痛苦的话,我们不如转身投向死亡的空间,寻求一种超然的解脱。

从轮回的角度来看:死亡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命的正常需要,就像工作、退休一样,是生活的平淡过程,我们谁也不能避免和跨越,那么,我们又何必害怕呢?不如轻松地睡去,等待有一天被美丽的护士轻轻拍醒。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我们害怕死亡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的真相和含义,当有一天我们知道了死亡就是归宿,大地就是母亲后,我们就会在死亡的瞬间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就是文章要告诉我们的生死哲学,这就是我们应该体会到的生死辩证关系。在生死之间,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去存在呢?这是作者留给大家的话题,而作者本人只是穿过斜风细雨融入烟雨之中,从我们的视线淡化出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荬钬柴的小女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一篇文字,可以读出这么多感悟。
在解读文章同时,我们也懂得了生死哲学。

文章评论共[1]个
烈酒红袖-评论

坚持文心雕雨,我会支持你!问好at:2008年06月11日 下午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