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和尚山顶的怪人司空见

发表于-2008年06月09日 早上9:24评论-1条

和尚山在小城的东面,隔峨嵋山很近,百来米高,方圆不足一个平方公里,远远望去状如馒头,也像和尚的脑壳,山名由此得之。

每天早晨,天刚麻麻亮,小城里的人们便来这里跑步、跳舞、打拳、练膂力。自从小城开始繁荣以后,大家除了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丰富之外,渐渐也重视起自己生命的延续性。也许是几百年来形成的习武传统吧,尽管武打片《卧虎藏龙》放映了好多年,但小城里的青年们对李慕白的功夫仍然羡慕得要死,一个个常常摩拳擦掌,仰头蹲尾。在上班的路上,或者散步的当儿,甚至车间、办公室、自家院子里,到处都在比比划划,搔首弄姿。大有想把中国武术在小城里发扬光大的趋势。不少人早晨醒来并非早起习惯,而是梦中比武失利或显神功飞天刺激而起。几群游手好闲的二杆子青年组织起来,一部分悄悄跑到峨嵋山找大师们学艺,一部分跑到蜀南竹海去找李安导演。要求把他们重新打造。个别人还扬言要出家,吓得他们的家人胆战心惊。因此,这起初还不大有人愿意涉足的和尚山顶,便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人们早晨最热闹最满意的练功场所。

近来,和尚山顶出现了一个怪人。是个老头。胡须很长,长发披肩,身穿黑衣黑裤。每天早晨最早来到山顶,常常站在坝子边的一棵松树下面的石板上,眼睛紧闭,脚步纹丝不动,不哼不呻,一副瓜呆样。和《英雄》里的剑客练功时差不多。每次人们大都下山走了,可他还要站一个多钟头才罢。起初,人们还不大注意,后来,几个后生小子们便开始谈论起来了。有的说,这老人半夜起,走得又迟,锻炼身体可真够勤奋的,有的说,这老人是在练“金刚罩”或“桩功”吧。理由是:他双目微闭,气沉丹田,一动不动。还有的脑袋突然开窍,想起快要过年了,一般大师们开始出来云游化缘了。他身上不还穿着黑黑的夜行服吗?和尚山上面哪能不出现和尚呢?大家一想不错,你一句,我一句,越看越像,越说越神。几个想有武功想得发疯的二杆子不禁欣喜若狂。

于是,小城里几个平时颇为自负的人都折服了。虽然不便,也不敢去打扰他,直接拜他为师,但总可以照样子偷学呀!他们从此一直站到老头下山以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其间自然少不了不断临摹,不断感悟,不断向往。少数会点雕虫小技、花拳绣腿的暗地里准备了礼物,想了不少办法,打算一旦时机成熟,决心像《偷拳》里的杨露蝉那样拜师求艺,以得其真传,获得绝世神功。

“老拳师”一时成了小城里的新闻人物,茶馆里,工厂中,操场上,到处都可以听到老头的事迹。几个记者闻知也打算最近去采访采访。看到底这老头属于哪门哪派,是不是跟小城出生有关,甚至是小城能引以为荣的得意人物。

两个月后的一个早晨,“老拳师”没来那里练功了,那个位置只剩下一块空石坝。开始两三天,二杆子们还耐得住。过了半月,仍不见“师傅”(他们早已不知不觉这样称呼了)的踪迹,几个“弟子”便魂不守舍,大加着急了。他们四处寻找,心想是怎么搞的?“师傅”你老人家还没有教我们绝招呢?咋个就不见了呢?

就在这天,小城里的人们看到报上登载了一则“寻人启示”,上云:兹有我院精神病人杨家其,两月以前离院出走。此人为男性,六十多岁,须发皆长,身穿黑衣黑裤,有知其下落者,请与江州市大西门街11号王明同志联系。

啊!!原来如此!!!犹如一颗炸弹在小城上空爆炸,小城不禁又沸腾起来。人们倒吸了一口冷气:我的天!居然是疯子!幸好……

从那以后,老头练功的位置空空荡荡,整个和尚山再也寻不到“老拳师”的一个“弟子”了。

1988、6写

2008、6改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司空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梁把子
文章评论共[1]个
非言非-评论

事情往往大出意料,生活也就常常如此。at:2008年06月15日 中午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