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是十几年前读初中时在教材附录上读到这首诗,时隔十几年了,然而诗歌的那种伤感情景,那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情感体验,却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至今还记忆犹新。
类似的还有唐代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比较这两种情景,我总觉得后者更给人一种惆怅之感。前者固然也遗憾:旧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一旦失却了,岂不令人失落与孤独;想去年,与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而如今,当初那种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依旧在,只是不见去年人!但古语云:“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相对而言,这里的作者又是幸运的。毕竟已经有了美好的往事,已经有了可资一生回忆的佳人,夫复何求?!
对于后者而言,则要留下更多的惆怅。
据说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年轻的诗人崔护独自散步到郊外,微觉口渴,适遇一农家,遂上前以手扣门,开门出来一农家小女子;想象诗人从女子手中接过一碗水,而女子则和羞依门微笑,那情形怎不让人动心?!所以等了整整一年的诗人,在下一个同样的季节到来时,情不自禁再次来到这户人家,意欲再睹芳容,却不见了去年的人儿!既连佳人的芳名都不知,其它的佳事也就一概莫论了。
前者比崔护实现的内容更多,他们甚至还有过浪漫的“人约黄昏后”;但是,对于后者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子,似乎更让人有无穷的想念!这恐怕是一个连心理学也难以回答的问题:有些事情,你以前没有得到,也许永远都无法得到,但是你却会在心中牵挂它一辈子!或许正是因为你一直都没有完成它,所以才会激起你一往直前的梦想与勇气吧?
-全文完-
▷ 进入何雨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