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清明扫墓到网上纪念堂天涯风吟

发表于-2008年06月03日 清晨7:31评论-0条

小时候一到清明节就扎着红领巾,顶着毛毛的细雨,打着少先队旗到郊外的烈士陵园扫墓去,雨时下时停的,小风挺凉的,等到了地方,看到一堆挨一堆馒头状的坟包,头皮就感到麻秫秫的生怕有鬼出来,离开后许久心还不落底。再大些跟父母到已故的爷爷奶奶的坟地填土,或是上坟烧纸。爱絮叨的母亲总是说祖先的坟墓和后代子孙的兴衰有联系。家要过的好,就要年年清明忘不了祭祖的,她做得很认真。每个动作都很仔细。大家除了填土扫墓外。还点香火、摆供品、父母先磕头,然后是我。父亲把一卷卷的黄纸架起来点燃,事先叠好的金元宝和买的纸钱等祭品一同放进火里烧成了灰,最后把洒瓶子拧开了,倒过来手一晃动,酒水画圆圈般地洒在灰土上。这算是给已故之人奠酒了。那时每次从山上回来都能挖点刚冒芽的野菜什么的,爸妈好让我们小馋嘴尝尝春的味道。当然有玩的有跳的风风光光的我很愿意再去。妹妹们小嚷着去父母不让。究其实,上坟填土烧纸,就是一种纪念的方式罢了,从百姓到名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书记载毛主[xi]他老人家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韶山家乡,做的一件事也就是给列祖列宗们的毛家荒冢上坟。按说共[chan*]党的大人物是唯物主义者,但他认为上坟并不都是封建迷信,恰恰是中华民族讲孝道的情感流露。是的,一个孝字何得了,惹得“纸钱明烛照天烧”。如今清明节的白天仍是火葬场的路塞车塞人,夜晚,连卫星监测器看到的中国处处燃放火光让异族都感到不解,认为东方的大国动乱了,有的通过使馆人员询问,得到的答复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清明中国大上坟”。

当然,这个活动也有些负面的效果。如每年因为上坟总有烧坏森林的事儿发生,如有些地方坟包又增多了还要占用了不少山地,如一时道路堵塞出现交通事故等等。怎样才能文明祭祖是国人一直思索的问题。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网上看到了有“空中墓地”的网址,我试着给父母建了一个纪念堂。在清明那天我没白过,我发挥了这里的一切功能,给老人献花、点歌、点烛、敬香等,而且每一个项目都有各式各样的任你选择。香火还是动画的冒着点燃的烟。在这里还可以将已故的人过去生活的相片传上去,建立个相册,想了就可以打开瞻仰一下;“生平事迹”的栏目里可以写下已故人一生的足迹;更为可贵的是“亲情留言”里,还可以随时随地发表纪念文章供亲属和大家欣赏。如果你认为过时了可以删除。况且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我把建纪念堂的消息告诉给驻外地的妹妹,她们都很高兴争着上网给老人祭奠,写了感言。“爸爸妈妈您的儿女看您来了!”“您们的爱永远值得我们去终身回忆。”

我的父母一生很辛苦,他们刚结婚时就一贫如洗,爷爷奶奶早逝,扔下了我的老姑老叔都是几岁的孩子,是父母亲和父亲的大弟将他们抚养大的。那时我们哥四个还要吃要喝要上学。可等到了把叔叔供完了高中,他又患精神病了。一病就是二十几年。期间的艰辛步履是任何一家都没经历过的。等我们都大了,他们二老先后得病卧床,父亲先于母亲十二年老了,母亲一个人在我们大家的照料下走完了自己蹒跚的人生之旅。现在有了网上纪念堂,我每次打开计算机都要先看看他们。纪念堂不占空间,却能永远,祭奠起来也方便,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像我一样参与这件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涯风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王先林点评:

祭奠只在心灵,不在形式。这种方式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