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路中央,回首来时的街道,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车来人往的繁华景象,阳光下它显得空旷而寂静,就象梦中的画面,这里就剩了我和丈夫两个人。寻梦的路走到这里,心中已有了些唏嘘。是沿来时的路走回去,还是接着寻找那已久远的梦境,我犹豫了。丈夫还是理解我的,“来已经来了,就多走走吧。放心,有我在你身边,不会把你丢在梦外头的。”。丈夫的话鼓舞了我,“走,我带你去看浩坑”。
浩坑的“浩”字是我按谐音自己诣想出来的,就如观音阁叫“杲”一样,很多年很多人就这么叫,至于怎么写到现在也没弄清楚,我之所以写为“浩坑”是因为它地处于一个巨大的坑里。“浩坑”曾是有名的县体校的所在地。这里曾为地区乃至全国输送过为数不少的体育人才,当时主要以乒乓球,篮球,武术等项目为主。
体校是我中学时期最向往的地方。当年随妈妈从乡下的纺织厂调进县城我已升入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处处展示着它巨大的吸引力。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体育课了。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篮球和排球,而我们的体育老师就是两个从体校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当时他们在我眼里简直就是我们的偶像。入学后不久我就被选进了学校的篮球队,每天下午放学以后由体育老师带着进行篮球训练,那是我中学时期最快乐的回忆。直到现在我依然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这也许受益于中学时期理想的萌发,对运动的喜爱影响了我的一生。
从“十八间”去往“浩坑”要经过北西街,这条街对我来说也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里曾经有过我们的第二个家,我的初中后期和高中前期都是在这条街上度过的。那是一所有着四间平房的独门独院的院落,它几乎位于本条街的最西面了,房子不多但院子很大,看上去是一个长方型的庭院。院子里只生长了一棵椿树,因为享受到充足的阳光,所以它生长得直立挺拔,枝叶繁茂,每到夏季在这宽敞的院子里它投下的阴影便成了我们唯一可以纳凉的地方。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们拥有的第一个安静的家。
在这之前爸爸妈妈两地分居,妈妈带着我们三个孩子在乡下的纺织厂工作,我们的家就居住在厂子的家属院里,那里是各种声音的汇集地,人禽共处,特别是白天,几乎没有片刻的安宁。那时的家甚至是有些寒酸的,没有宽敞的房间,没有象样的家具,以至于我们这些单亲带的孩子因为疏于管理也几乎成了野孩子。那时的我学会了爬树,跳到水坑里去学游泳,后来被妈妈知道后很受了一顿责罚。那时的条件是很艰苦的,但处在成长阶段的我们无暇顾及艰苦条件带给我们的种种不快,就象一棵蓬勃生长的小树,靠了大自然的恩惠依然展露出勃勃的生机。艰苦的岁月啊!你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辛酸,也有成长的快乐。
当我由小学升入初中的时候,爸爸妈妈结束了长达数年的两地分居,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我们来到县城的第一个家是在南大街,在那所院子里居住了四户人家,两个孤寡老太太和另外一家和我们家一样没有自己房子住的租房户。
在那所院子里我们居住了一年多,就搬到了后来的北西街,我们的第二个家。在这所院子里留下的记忆是幸福而美好的,我们第一次享受到了家的安宁。夏日里我们把院子打扫干净,在宽敞的土地上铺上凉席,还象小时候一样,我们三个孩子和妈妈围躺在一起,妈妈摇着宽大的蒲扇,给我们讲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妈妈讲得故事最生动,以至于后来西游记被搬上银幕和屏幕后,脑子里首先呈现的是妈妈给我们讲的有关于孙悟空的鲜活形象。小时候在妈妈怀抱的记忆都不记得了,留在记忆里的是在妈妈轻摇蒲扇的微风下,听着妈妈讲的童话故事,慢慢地睡去,那是我一生中最温暖最幸福的回忆。
去年的中秋节我写了《月到中秋》和《中秋月圆》两篇文章,其中《月到中秋》里有关于中秋节的回忆就是这一时期的写照。妈妈调到县城以后在县副食品公司工作,那是一个兼卖水果和蔬菜的大型门市。尽管那时工资很低,因了妈妈工作的便利,隔三差五的我们依然能吃到妈妈从商店买回来的处理水果和点心。记得有一次妈妈带回来一瓶山楂膏,我们每人只能分享到几大口,但那酸酸甜甜的感觉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生命里,到现在我依然喜欢吃山楂膏,但再也没有找回到那时侯吃的那几大口的感觉。物质的匮乏也让人们格外地珍惜所能享受到的仅有的甜蜜,我们就是在那样一个时代一路走来,它所留下的印记却终生难忘!
说这条街具有特别的意义还在于在这条街上有我一生中最重要朋友的家。我们是高中同学,因共同的理想让我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和不同凡响的朋友。其实真正拉近我们距离的是居里夫人,高中时期我们共同崇拜上了居里夫人,是居里夫人让我们萌发了最初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高考以后她读了大学,我参加了工作,不同的人生道路并没有阻隔我们由共同理想而建立起的纯真友谊。它如同一棵生长茂盛的大树植根在了我们健康的生命里。记得数年前她从国外回来,我们相见是在晚上,我们的话语依然滔滔不绝,我们在街上徘徊溜达了很久,夜深了我们不得不做最后的告别,当我们轻轻相拥,在耳边我听到了她婉约而幽默的话语“啊!两个伟人的拥抱”,在那一刻,我竟然想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我们都是平凡人,但它并不影响我们具有伟大的灵魂。我的好朋友,当有一天你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你是否会和我一样有如此的感慨和回想起从前!
从南街搬到北西街时我还在读初二,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浩坑”。那是一个四百米见方的我所见过的最平整的运动场地。对于刚从乡下来到县城不久还是中学生的我来说,那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广阔和最壮观的场景。放学回来看到小运动员们穿着统一的运动服,白色的小运动鞋,在运动场上奔跑跳跃,不由地吸引着我的目光,让我驻足停留,以至于忘记回家。进体校的梦最终也没能实现,脚步匆匆地就走进了高中。
由北西街去往“浩坑”的路程并不远,其实它是背靠北西街,身居西大街,脚伸南大街三面高中间凹的一个大坑。后来我一直在想,在那样一个平原地带那么大坑一个是怎么形成的啊?
我和丈夫商量,因为时间关系北西街的第二个家就先不去找了,也不知道它现在是否还在,或是早已改变了原来的摸样。朋友的家倒是不远,可我已没有了去面对的勇气,好朋友已离家多年,她的姐姐和弟弟都在别处有了房子,只有一个老母亲现在也不知跟着谁住一起。想起一上午走过来的经历,我们决定直奔“浩坑”。
当我们来到“浩坑”,眼前看到的景象同样让我张大了眼睛,这哪里还有原来的“浩坑”啊,在那原来平整的运动场地上伫立的是几排三层楼的校舍,四周也砌起了不算高的围墙,不知道是原来社中的扩建还是归了西大街学校。站在原来可以自由出入的围墙外,看着静静而陌生的校园,心中不由产生了极度的郁闷。“你看,这就是浩坑。在前一排楼的位置原来是两个篮球场地,我初中时在这参加过篮球比赛,我那时还是队长兼中锋呢!哈,是因为我投蓝准,跑得快,有一股拼劲,个头却是最矮的······”,我开始滔滔不绝地对丈夫说个不停,惟恐不说出来那过去的景象就真地再也回不来了。
其实这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二时在这里参加的一次全县暑假中学生运动会,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我们还集训了一个月,这是我参加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田径比赛。开幕式上,爸爸代表公社领导在主[xi]台上发言,站在台下的我,听着扩印器里爸爸洪亮的声音,心中别有一番鼓励在心头。
我参加了百米,跳远,投掷三个项目的单项比赛和一个四百米接力。跑百米时第一次穿上了带钉子的跑鞋,踩在松软的跑道上,深吸一口气,哨声一响拼了命地往前冲。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后的成绩却是百米第六,跳远第四,投手榴弹第六,接力第二。自己对取得的成绩不是很满意,体育老师却说我们的成绩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成绩虽不是很理想,但比赛过程却是叠彩纷呈,在参加投掷比赛时,也不知怎么回事,竟把手榴弹高高地甩向了篮球场的照明灯罩,就象瞄准了似的,惊的裁判纷纷躲避。那时候的女孩子流行刷子辨,我因为喜好运动也留了好几年的刷子,现在都可以想见当年的我在运动场上拼命奔跑的时候,头上的两把刷子上下甩动也许别有一番情趣。
也许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虽然已是物去人非,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那曾经的生龙活虎的场面却依然历历在目。体校虽然不在了,但热爱运动的梦永远不会消逝。
再见了浩坑!再见了我永远的体育梦!
-全文完-
▷ 进入枫叶如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