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梆……”,一听到这声音,女儿一边往外跑一边喊:“卖豆腐的来喽!卖豆腐的来喽!”很显然,她对那个梆梆响的梆子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儿时的记忆里就是听着梆梆响的卖豆腐声长大的,邻居叔叔家就是以卖豆腐为生的,他家有一长我一岁的小姐姐,我们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她家一到开始做豆腐的时候,我们就会好奇的守在一旁。只见婶端来一簸箕黄豆,来回的簸来簸去,把里面的杂质都给挑捡出来,接下来就要给黄豆去壳了。看着石磨在一圈圈的转动觉得挺好玩的,却是一件挺费力气的活儿,我们转不了几圈就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叔叔就会笑呵呵的把我们打发到一边去,生怕累坏了我们。黄豆去壳之后就会变成好几瓣了,再把它们放到一个大盆里,倒入温水浸泡上三四个小时,使之变得丰满而绵软。这时磨豆腐才正式开始,用一个长长的丁字形的木头转动石磨,每转动一圈,婶就会用一个勺子往磨眼里舀一勺浸泡过的黄豆,浆液就会缓缓的无声的流入下面的木桶里去。我们一人把着一头飞快地晃动着石磨,婶则笑吟吟的给我们唱起了豆腐民谣:骨碌碌,骨碌碌,快快磨豆做豆腐,黄豆磨成浆,挤出豆汁加锅煮,加了石膏和盐卤,豆汁慢慢就凝固。就这样在欢快的气氛中我们磨了满满一大桶。接下来叔就要亲自动手了,拿来一个大筛子,把磨好的浆液过滤掉浆渣后就可用火煮了,弄来一大堆木头把灶膛添得满满的,一会儿就给煮开了,再把它们舀入一个小水缸里。每每这时,叔就会“犒劳”我们一下,舀出两小碗来,洒上点酱油、香油之类的调料,真是美味极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吆喝的小豆腐。这时叔就要开始往缸里加上卤水,再放入适量的石膏,十几分钟之后,豆浆就变成了膏状。再放到铺着豆腐帕的豆腐架上去,用木格子固定好,盖上盖子,再压上砧板,这样就可以使豆腐成型了。因他做的豆腐好吃,每次没等他走出村,就被抢购一空了。特别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好多人都去“订购”,直累得叔和婶只能关门大吉了。
而今在冬闲时节,叔仍然要做豆腐。只是不再用那吱吱扭扭的石磨,而是用上了省时省力的电动磨浆机,那古老的石磨上面覆满了灰尘,已被弃置一旁了。我一回家也总会到叔家吃上一顿豆腐,但总感觉没有那石磨做出来的香。
-全文完-
▷ 进入榆钱甜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