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值得纪念的先驱——赫鲁晓夫张长兴

发表于-2008年05月29日 晚上10:43评论-1条

力拔山兮气盖世

如今,剑拔弩张的冷战岁月消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争霸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科学、民主、法治、人权成为普世原则,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值得纪念的前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赫鲁晓夫。

斯大林是列宁不满意的接班人,列宁很希望有合适人选取而代之。在其极权统治下,单“农业集体化”运动便饿死800万老百姓。列宁去世后,以“肃反”为名,杀死了千千万万的正直、善良的布尔什维克人,万万千千人头落地,一片“红色恐怖”。列宁的战友、学生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拉狄克、布哈林、李可夫及托洛茨基等,基本被杀。1934年参加十七大的党代表中被捕、被杀的达1108人,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中,被捕、被杀的达98人。几年内苏军5名元帅竟有3名被杀,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整肃,195名师长只55名留下性命。在斯大林暴政下,被杀之苏联人超过2000万人,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九分之一。而且,斯大林的“肃反”大屠杀,又“领导”、推动了中共党内、根据地的大屠杀,又是千百万人头落地!

然而,在高压之下,大家对斯大林这暴君只能是齐声歌颂,以“太阳”、“慈父”视之。在这“红云压城城欲摧”之下,谁敢对斯大林敢说半个“不”,则是“全国共诛之,全党共讨之”!

然而,在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在没任何人预先支持、在没取得外部任何帮助、在大会即将结束之际,石破天惊,只由赫鲁晓夫一人发难,作了在国际共运史上的划时代的秘密报告,历诉斯大林罪行,可谓胆略过人,淋漓尽致也。到会的代表无不凝神谛听、震撼心灵,佩服赫氏之报告也。

他在报告中先以列宁对斯大林不良品质的远见,指出斯大林暴政的后果。然后,列举大量的斯大林粗暴践踏民主集中原则大肆镇压异已的血腥事实。他说,第17次党代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后补委员,被捕、被杀的竟占70%……声声泪,字字血,铁证如山,不容翻案,让人怵目惊心。其报告说出了大家皆视而可见的不敢想不敢说,或想说而不敢说的心里话,让人们心头一亮,获得思想之解放。他在报告中还指出斯大林在对待南斯拉夫共[chan*]党等的错误。

赫氏报告理所当然被苏联人民拥护。大量的冤案平反了,“解冻文学”出来了,民主、自由之风吹来了。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均得到大提高。赫氏的石破天惊之举,当然为举世叫好。这便大大提高了苏共威信,因此,包括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在内的反党集团,当然失败无疑了。

赫氏立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纲,结束了自十月革命以来的“内斗”,全民建设美好明天。对外,英明地提出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和平共处”基本原则是“对外关系的总路线”,认为“战争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避免了核大战毁灭人类的惨剧。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议会道路的“和平过渡”的主张,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决不意味着要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内政进行武装干涉来实现”,某些国家“有可能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还主张进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系的竞赛”……这些,确让人耳目一新。

如果联系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戈尔巴乔夫,再到叶利钦、普京的变革,赫氏当然是改革的先驱。如果与邓小平同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比较,赫氏亦堪称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的先锋啊!因此,在我们幸福地享受改革的成果时,对内固然要称赞邓小平,对外则不能忘了赫鲁晓夫同志啊!我们可以这样说,是赫氏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与新航路;是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捍卫了全人类利益,体现了“与时俱进”。

对华大援助

以前我们长期受主流媒体影响,总以为赫氏撤走专家,破坏中国建设。其实,以历史真相言之,赫氏是历代苏联领导人中,为新中国做好事最多的——

一、斯大林承诺援助中国大型工企业50项,赫氏则达286项。直至其撤出专家时,大型企业已建成的有120项,基本完成的29项。

二、把四个中苏合营公司的苏方股份移交中国。

三、帮助中国建立原子反应堆。虽以后其专家撤出,但其援建的反应堆在培养我国人才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归还旅顺口海军基地。

五、废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秘密补充协定》。

六、改变卢布与人民币比值,补偿中国9610万旧卢布。

七、在我国三年困难时候,赫氏提出愿以贷款形式向中国提供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古巴糖,并表示10亿卢布的贸易逆差可分5年偿还,不计利息;并非如以往大陆主流媒体所谓的“乘人之危”而“投石下井”!

对中国问题的远见卓识

赫氏不过是乌克兰矿工出身,文化不高,然而,他水平不低。通读其回忆录,尤其是回忆录续集的《最后的遗言》,其许多的远见卓识,让人拍案叫绝!

赫氏上台才几年,对中共领导人接触不多。然而,就在这来去匆匆的几个回合的碰撞之后,他仿如高明的江湖“看相术士”,形成了他的初步“看法”;而且,其“看法”大都为历史所证明。

康生——“毛也有自己的刽子手,那就是康生。”(《最后的遗言》390页,下同)五十年代即看出人魔康生,真不简单。此公跟王明搞左,在延安整风时期的“抢救运动”中,大抓大打大杀,十年浩劫中制造“抓叛徒集团”的大冤案,是中共内部最大的刽子手之一。

刘少奇——“我始终很喜欢刘少奇。我们见面交谈时,我发现我们立刻就互相理解了,而且我们的思想方法也是相似的……我特别钦佩刘在中共八大作的报告……他看来同意我们党的领导人所持的观点。”“当然,刘在与阿尔尼亚人会谈时的确攻击了我们,但我认为他是在压力下这么做的。我认为那不是他的思想。我们当时就有这种怀疑,随后发生的事件也证明了我们的怀疑是对的。现在,刘少奇已经成了‘文化革命’的第一号受害者。”“他是中国共[chan*]党的最有理智的领导人。”(428页—429页)。

周恩来——“在刘之后,我们最喜欢的中国领导人是周恩来。尽管他目前反对苏联,支持毛的血腥政策,但是他给我们的印象始终是一位有魅力的领导人,对于他的国家所面临的工农业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429页)

陈毅——“我听说他是个非常有才干的人。据我所知,他现在的处境很不妙,正在受到那些疯狂的红卫兵的攻击。”(429页)

朱德——“朱德给我的印象也很好。我想他和加里宁有许多相同之处。”(429页)

彭真——“我一向非常喜欢前北京市委的那位领导人……他过去当过工人,非常聪明。尽管我们两人在要不要召开一次共[chan*]党国际会议的问题上进行过激烈争议,但我始终很尊重他。我能从他的脸上看到一种忧虑和沉思的表情,即使当他在争议中站在毛的一边执行毛的命令时也是这样。”“我看得出来,他的内心正处在混乱之中。我想他已经看出毛正在把党引向何处,但是他没有勇气采取决定性的反对措施。”(429-430页)

彭德怀——“我也很喜欢彭德怀。他是个很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遭遇上能证明我对他的印象。”(430页)

邓小平——“毛把他看作是领导班子中最有希望的人。”当时的邓小平,反右积极,反修坚决,干练果断,紧跟毛泽东。毛泽东当然认为他“最有希望”了……

江青——“她反正开展了一场最最恶毒的运动来反对作家、作曲家、科学家、教员、评论家以及其他一切知识分子——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为了中国文化这一名义下进行的。”“依我看,所谓‘文化革命’根本不是什么革命,而是一场矛头指向中国人民和中国党的反革命。”(431页)

毛泽东——赫氏论述极多,这里只举其要。他把毛与斯大林比较:“像斯大林一样,毛从来不是平等对待他的同志的。他把周围的人看成是一件一件的家具。”“毛对中国政治局其他成员的那些说法引起了我的警惕。他把一切都说成漆黑一团,对谁都没有好评。”他不同意毛的“百花齐放”,更反对其“阳谋”,“毛又一次假装把民主和自由发表意见的闸门开放得大大的,目的只是想毁灭那些他认为其思想和活动是有害的或无价值的人。”“斯大林和毛都要加强他们个人的专政——不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一个个人对无产阶级、对党、对领袖自己同事的专政。你要么在领袖的权威面前低头屈服,要么就会遭到和其他一切‘敌人’同样的命运。”赫氏还把毛与沙皇相比,认为“做法相似”。其实,他不熟中国历史。要把毛与秦始皇相比才是最贴切的;因为,不仅更符合,且毛乐意,他就是喜欢以秦始皇自视,反秦始皇就是反毛!至于赫氏不同意毛的“三面红旗”,尤其反对其“文革”,且论证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只因篇幅关系,不赘述了。然而,我特别要说的是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他批驳了西方对中国的“黄祸”论,认为造成祸害的是“毛目前推行的政策。”“总有一天毛泽东也会不得不离开政治舞台……我们多年来给予中国的援助在中国人民的脑海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来去匆匆,中国人民将会永存。”“作为一个曾经支持过中国人民争取解放斗争的人,一个对他们的胜利感到欢欣鼓舞、对他们的未来怀着最良好的祝愿而无任何其他所求的人,我希望,中国共[chan*]党将会很快找到力量来克服自己身上的疾病。”果然,没过几年,中共粉碎了“四人帮”,扭转了乾坤,印证了赫氏所言。

结束语

赫氏1894年4月7日生于俄国库尔斯克省卡利诺夫村。15岁当钳工学徒,后做矿工,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十月革命。1925年被选苏共十四大代表。在与季诺维也夫的少数派斗争中,他拼力支持斯大林,当然青云直上。1929年夏,他与斯大林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同在著名的鲍曼工学院学习,私交甚笃。斯大林领导反“右倾分子”时,他闻风而动,率先造学院党委的反,引来苏共《真理报》两次发文支持。接着,斯大林发动反对“资产阶级专家”及铁血的大规模集体化运动。包括斯大林妻子在内的许多同学都有不同看法;然而,赫氏却是慷慨激昂拥护斯大林。娜杰日达把“我们学院的狂热分子赫鲁晓夫”的事情告诉了丈夫,斯大林“微微一笑”,让他从此步入权力中心……

我们今天不否认赫氏之人格弱点,不否认其“以人血染红顶子”的“往上爬”,更不否认他主政苏联后的许多错误。然而,小过不掩大功,而且,历史是十分复杂的,很多时候个人甚至是无能为力的。赫氏敢以苏联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大智大勇,力拔山兮气盖世,硬是开出了人类新时空,让“社会主义阵营”朝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朝科学、民主、法治、人权的普世目标,迈出一大步!其对中国问题的远见,对我们的援助与美好祝福,将世世代代铭刻于炎黄子孙心中……

选自出版的文集<风雨长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张长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古刹昏鸦点评:

分析得有理,让人信服!

文章评论共[1]个
风中的鹰-评论

好观点

得到启发at:2008年06月01日 晚上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