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星期一,四川省境内,以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8级大地震。汶川!那是通往美丽的九寨沟的地方。从都江堰一直到九寨沟的道路,地势都十分险要。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用在这里,应该是恰当的。
一年前,我们去九寨沟旅游。从成都出发,去九寨沟,需要一整天的车程。我们乘坐着旅游车,来回都是路过汶川县的。我们还在茂县吃过两顿饭,在松潘吃过一顿饭,在茂州宾馆住过一宿,在都江堰吃过一次午餐。我是平原的城市人,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大山,为这里奇特的山势和十分险要的道路所感染,回来后,写下了这段旅途的奇特感受:
“这是一条从半山腰里劈开来的狭窄公路,我们的车子就颠簸着,飞驰在这仅有两车道的陡峭山路上。一边是高耸入云的险山峻峰,一边是不敢俯瞰的万丈悬崖——悬崖下面就是汹涌澎湃的千里岷江。狭窄的盘山公路,为了绕过一条远看似乎窄窄的渊壑,也不得不蜷去蜷回、攀援若干山头,才可把车子升上几层高度。我暗暗揣度,假若车子掉下去,掉进深渊,全车游客无一遗漏,必定是全部粉身碎骨、命染黄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心儿紧紧地悬系于司机师傅的两只神手,但愿老天保佑,能平安到达旅游目的地——九寨沟。我从车窗里,忐忑不安的向外面看着,远处的山色是令人惊异的坳黑,面前的山头也是使人不安的黑坳;柱天的大黑山和身边泛黑的山头上,缭绕着白色的、边沿模糊不清的云;黑黑的山尖上,突突兀兀披着白皑皑的雪,那就是常年积雪的雪山;巨大的山体上,披挂着一条条黄色的、水冲土染的流痕。那流痕从上而下,在起伏不平的山峦上,不规则的上下弯曲着,像一条条巨大的长蛇,也或者像别的什么爬行动物,黄乎乎的表露着某种动感,似乎都在大黑山上蠕动,给人以“大山在动”的惊诧。于是,黑色的山头、白色的雪云、黄色的流痕,以及“大山在动”的错觉,构成了一种令我们惊心动魄的奇观异景。”
上面,我说的“流痕”,原来不曾听说,是自己编出来的词儿。现在我揣摸着,它可能就是山体滑坡时,山体破损了,绿色植物被毁灭了,与别的绿色山体对比着,显出来的黄色痕迹,远远望去,就是“流痕”;这里的山势虽然险要,却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所谓红军“爬雪山”,就是指这里的岷山。毛主[xi]在他的《长征》诗里说“更喜岷山千里雪”,其中的“岷山”,就在汶川、茂县前面的“岷江源”那一边。
大山里面,没有条件通火车,也没有条件修筑高速公路;从九寨沟到黄龙的地方,虽然有一个“九黄机场”,但是很可惜,高原上气候多变,氧气稀薄,飞机的起降受到天气情况的极大的影响,致使九黄机场的航班,每每延误,很难准时。有人就编顺口溜说,“九黄、九黄,十个航班九个黄”。可见,大山里的空中通道,照样很不可靠;再说岷江的水路,进去的水路,水流湍急,逆水行舟,加上若干道堤坝的阻拦,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于是,我们走过的、蜿蜒崎岖的、狭窄的两车道公路,就是进出大山的唯一通道。
这里的绵绵群山,海拔大都在3000米以上,高处可能在6000米以上。这些山峦,都是从喜马拉雅山延伸过来的,与西藏的大山相衔接的,属于喜马拉雅山的一部分。我到达雪宝顶时,那里只有海拔3600米,就感到头晕、恶心,出现了高原反应。使我感到了,这里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噢!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越是拥有极其奇美的自然景观啊!可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恶劣的环境与奇美的景观,在这里实现了最动人的统一;当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平原人说的恶劣环境,当地人却是习以为常的,那时他们的家常便饭,非常适应。所以,或者路旁的宽阔处,或者山腰的平坦处,或者山峪的平坡上,都比较密集的居住着大量的各族同胞。有藏族、羌族,也有汉族。他们统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进出大山的道路,似乎喜欢原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都将失去光辉,排不上用场。最可靠的,就是步行。那就是翻山越岭,徒步行进。啊!难怪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我辈想象不到的是,如此的高山大川,如此的险要之处,却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在离都江堰不远的地方,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现在,这里还有李白的衣冠冢,文人墨客来到这里,常去这里拜谒唐代诗仙李白;相传,这里还是中华民族的先哲——大禹的老家。据说,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的物产极其丰富,出产非常贵重的天珠、水晶、牦牛、藏獒及其众多的牦牛产品,还出产著名的川花椒、川贝母、川当归等“川货”。据我所知,一粒茂县川花椒的香气,比十粒普通花椒还要香出许多;只是,碍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各种川货的采集、运输,难以实施现代化交通技术,有许多运输,不得不的依赖肩扛人抬,徒步行走,极近原始状态。
我们的导游说,茂县前边有个“叠溪海子”,那是地震的一个遗迹。上世纪四十年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我四十万军民,有藏族人、羌族人、汉族人,在一瞬之间,统统被埋葬进了峡谷之中,陷入了万丈深渊,被山石覆盖起来,岷江的大水顺流而来,淹没了地震的现场,集成了堰塞湖,就形成了现在的“叠溪海子”。我面前的这个“叠溪海子”下面,埋葬着我40万同胞。我们听了,真有点毛骨悚然。颠簸在车中的我,看那弯弯曲曲的叠溪海子,在重重叠叠的大黑山之间,在一条狭长的谷峪里,谷底是绿莹莹的汪汪碧水,一汪一汪的碧水连接,迤逦延伸,在阳光下面,泛着某种奇怪的绿色。触景生奇,触景生畏,感到这绿色十分吓人,看着它,总觉得异常惊惧。这碧水下面的四十万生命,已经埋葬了一个花甲,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迹象,只有一片恐怖的死寂;这边的许多山体,都是很不牢固的,随时都有滑坡的危险。据说,在没有地震的时候,仅仅下一场大雨,也常常会导致大量的泥石流和大面积的滑坡。为了交通安全,防止山体滑落下来,管理人员,用特大号的钢筋网子,把路边一些危险的山体,一座山一座山的,网了起来,网得密密麻麻,使人看上去是安全的。人类把大山“网”起来的这种举动,既阻止了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也成为了这条特殊道路上的一大景观,这景观,足足的给人以继续前进的探险欲望。不过,即使这样,山上也常常会掉下石头来,堵塞道路,使交通中断。那就得赶快把掉下来的石头、泥土移开,疏通道路,恢复通行。有时候,滑下来的泥石太多,面积太大,清理泥石流的机械,作业面很少,一时半会清理不完,就会出现车辆壅塞。窄窄的道路上大批堵车,一堵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能堵一天一夜。被堵车辆,无论你是多么先进的名牌汽车,一律无用,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蜀道艰难,插翅难飞,除了耐心等待,别无他法。
现在,这里大地震了,而且是地震中心。我们乘车走过的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黄龙、岷江源、雪宝顶、九寨沟,都遭了大灾大难。大量人员伤亡,党着急了,国家着急了,全国人民着急了,大批救援人员、施工机械,涌向四川灾区,可是,疏通道路的机械,迟迟进不去,救援的人员,迟迟进不去,为什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里的地势太险要了。平时,尚有大石头滚落下来,一地震,那条几乎是唯一的、窄窄的道路,早已经被滑落下来的山体和石头,全面地、从头到尾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了,清理道路,既要冒着继续滑坡的危险,又会边清理边壅塞,前面刚清理干净,后面再一次堵塞,其艰难程度,其艰险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救援,主要靠直升飞机。然而,飞机的起降,是需要一定天气条件的。
现在,这里成了地震中心。我们许多亲爱的同胞,在这里不幸遇难了。曾经在宾馆、饭店、市场、景点、商店为我们服务过的,美丽的藏族女孩、男孩,羌族女孩、男孩,我们的同胞兄弟姐妹,如今他们怎么样?深山里的大熊猫、藏獒、牦牛,它们怎么样?深深地、诚挚的祝福他们,希望他们能躲过这场大灾难,平安吉祥。对遇难的同胞们,我们感到非常惋惜、非常痛心。
电视机前,我为他们流过许多眼泪。
捐款箱里,有我好几次主动的捐助。
现在,我要为他们祈祷!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抗震救灾道路,如同蜀道一样艰难。抗震救灾的胜利,是肯定的,再难也能挺过去,因为我们有一个13亿人的大家庭。蜀道难,靠步行,我们需要时间。
-全文完-
▷ 进入斗南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