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误评了梓尘老师的文章“影响受众观念改变的因素分析”,心感内疚,在网上折腾了好几天,学习有关“传播”的知识,看了不少,味同啃蜡,既看不下去,又感到茫然,好像走进了云雾山中,惘然中不知所以,回头再看看老师的文章,深有体会,所以也就成文,发点感慨!
在老师的文章中,提出了影响受众观念改变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播媒体的因素。二是自我因素。老师并从各个方面论证了这两个因素对观念改变的必然和联系,我看了很久,看的很细,基本上是逐行逐字地看,反复地推敲老师对受众观念改变的因素分析,理解老师对传播媒体的作用和受众的自我因素,想通过老师的文章,看到一种传播工具的“思想”,看看这种传播工具是怎么跟自我因素联系在一起沟通的,又是怎么沟通在一起去改变受众的观念的。
就像我说的,我慢慢地走进了云雾山中,可能我太过愚笨,一直不能理出一条合理的思路来,真正影响受众观念改变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传播媒体?自我因素其实也就是受众因素,没有讨论的价值,毕竟自我观念的改变跟受众观念的改变也就是一个意思,只是把“自我观念”的概念扩大或者缩小而已。
我不想大量地抄袭“传播学”的研究者对受众观念改变的有关论述来论证某种论点,毕竟那是他人的思想和研究结论,如果把某人的论述和结论作为自己思想的表述,那就真真正正接受了“传播媒体是影响受众观念改变的因素”这一狭隘理论的误导,让自己陷入了一个没有自我思维的闭塞胡同。
由于社会的发展,简单和快节奏需要简化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去进行交流,所以,很多新名词也就涌现了出来,受众也就是一种,所谓受众,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也就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和电影的观众,其实就是有思想的一群人,能使用劳动工具的高等动物,如果他们没有在上面所说的环境当中,那么,他们就不是受众,只要他们在上面的环境当中接受教化,那就是受众。
“受”是接受的意思,“众”是大众或者群众的意思,我不知道我们正在接受教化的时候,如果我不接受传播媒体的说教,那么,我算不算“受众”?所以,我只能同意“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算受众,而“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和电影的观众”中没有接受这种传播思想的观念的人不能算“受众”。
不管是报刊也好,广播也好,电视和电影也好,他们其实就是一种相互交流的工具,并没有具备影响别人“观念改变”的思想,它是靠一些具备条件和思想的人或者团体的指令来运作的,他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人或者团体所利用,或者是使用,一种没有自我思想的工具,它怎么去影响别人的观念呢?是某些人,某个团体的观念通过传播媒体这个工具来影响其它人,其它团体的观念转变才对!
我国的媒体,从来就是党和国家的喉舌,所谓喉舌,也就是说教,如果我接受了这个喉舌的教化,我是受众,反之,我不是受众。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个喉舌的说教,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其实就是接受了控制这个喉舌的国家的观念和思想,而不是喉舌能够改变了自己的观念。
我们再把他扩大,国家同样不具备改变受众观念改变的思想,它同喉舌一样也是一种工具,也同样在执行某个团体,政党或者是某人的指令来进行运作,国家只有在对外的时候代表了整个区域的人民,在区域内,它是工具。
这是我梓尘老师文章的一点小小体会,也是对误评梓尘老师文章的检讨,希望老师笑纳!
-全文完-
▷ 进入黑寡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