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灾区内外的孩子们欢欢笑笑

发表于-2008年05月25日 上午10:33评论-1条

“5•12”汶川大地震后,每每看新闻,我总是流泪流泪。那一条条鲜活生命在瞬间的消失让人扼腕叹息,心情沉重;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震后场面让人唏嘘、揪心;那一句句“不抛弃不放弃”的温暖话语让人感到了一股力量;那一个个绿色、橙色、白色的身影让灾区群众看到了希望。

我佩服跑到某中学救出了29名学生的广东私企老板陈岩,我佩服张开双臂护住了四个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的教师谭千秋,我敬佩忍着悲痛坚持工作昏倒在帐篷外的女民警蒋敏……我更要歌唱在地震中坚强的孩子们。

陈浩,一个只有12岁的学生,在地震来时本已跑到安全地带的他扭头看到正在垮塌的围墙,又折身回来奋力推开一名女同学,自己却被砸成重伤。虽然他在医院里大声喊着痛,可谁又不认为他是真的勇士呢?生死关头时,有几个人会像他那样奋不顾身地勇敢救人?

黄思雨,一个只有9岁的小女孩,当我听到她说“别截肢,我还要挣钱养爸妈”时,我忍不住流泪了。可恶的天灾,让多少健康的身体变得残缺不全。但当我在网上再次看到截肢后黄思雨拿着画笔露出甜甜的微笑时,我又感动于她的坚强。是的,灾难过后我们需要的是擦干眼泪,笑对生活!

杨杰,一个16岁的男孩。他在地震后到处找寻父亲。“杨志华!杨志华!”,他一声声焦急的呼喊得不到回声。他就在废墟瓦砾中在挖掘现场来回地走苦苦的等待。几天来,他找到了79具尸体,可就是没有爸爸的。或许他该抱存一线希望,父亲还在。几年前母亲就病逝的男孩不能再失去最亲的人。杨杰的执著和对亲情的深切渴盼无不让人动容。多么坚强、坚韧的孩子!

3岁的小孩躺在担架上向救他的解放军叔叔行军礼,9岁的孩童救出了两名同学,9岁的孩子在废墟下唱国歌,3个小女孩逃难时轮流背一个孤儿,被困的高一学生唱流行歌曲等待救援……一条条感人的新闻让我禁不住要为孩子们的表现而举“v”表示支持和赞同。他们懂得感恩懂得互助,有坚强的信念和毅力做支撑,这些都是灾难来临时孩子们为我们奏出的动人音符。他们或挺身救人失去了生命或不幸致残;他们或被救出,但地动山摇、楼倒墙垮的可怕场面给小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他们或痛失父母成了孤儿……但灾难会过去,爱会漫延。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热切关心和及时关怀让他们有理由相信,有爱就有家,有爱就有一切!

灾难来后,我们这些远离震区,平平安安孩子们,他们有什么反应呢?有个卖花的男孩没有钱就在募捐箱里捐上一枝花表达心意,有很多小朋友捧出了存钱罐里的硬币捐给灾区。但也有人说,多死些高三学生吧,少点竞争对手,对我们有利。在大家积极主动捐款时,有的孩子仍然不肯少吃零食多捐钱。在全国哀悼的三天里,有的孩子不明白大灾后的伤痛有多重,少儿频道没有动画片差点按坏了遥控器。在顺境中长大的城市孩子,是不是该再进行苦难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什么时候他们才懂得去关爱别人,而不是处处与自己为中心?他们是不是应该学习灾区同龄孩子的坚强意志和与同学手足情深那种互助品德?他们想过除了捐钱外,还想过要给灾区小朋友捐文具、书籍吗?他们想过要与受灾的学生通信交朋友吗?

发生在四川汶川及周边地区的8级地震,给在蜜罐中生活的90后和新世纪的孩子们有多少印象多少感触多少改变呢?他们明白手拉手心连心的真正含义吗?他们将是能担负起责任、不负众望的好儿郎吗?

我思索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欢欢笑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箫竽
☆ 编辑点评 ☆
箫竽点评:

感动的瞬间太多,流泪也不可以止住!只有用心感受,用实际行动表达一切!

文章评论共[1]个
欢欢笑笑-评论

对,行动胜过语言。at:2008年05月25日 晚上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