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数日来,一直都是无心做事,也无力执笔。只将电视一直开着,关注灾区的最新消息。
从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起,至今,整整已经过去了10天的光阴,在这10天里,四川汶川这个地理坐标定格在北纬34度,东经103·4度位置的小城,牵动着亿万人的心,聚焦了全世界所有的爱心,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悲伤之情,在三天前,也就是5月19号,当举国哀悼日来临时,呜咽的警报长鸣,象13亿人的痛哭,又象凌厉的刀锋划过每个人的心灵,人们将永远铭记那个定格的时刻。
想着这灾区那一幕幕让人撕裂心肺的场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心痛悲伤。当我们用最庄严的降半旗和默哀3分钟来表达我们内心对所有亡去的生命的敬畏和对生者的无限祝福时,我们的祖国,在这空前的伤悲中空前的团结,万众一心沉浸在国殇之痛里,也众志成城坚挺着民族复兴的脊梁……
多少无言的悲伤,都在这短短的3分钟、180秒里凝结,当我们全国上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在19日14点28分时,让身心停顿,让心灵静默,为那些在这无情灾害中亡去的生命沉痛默哀时,无声的力量,庄严的寂静,和那响彻寰宇的鸣笛声,汇成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宣言,汇成了中国人民不屈的共鸣,我们以对生命最庄严神圣的敬畏形式,传承了五千年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坚强不屈的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对生命和生活的珍爱与珍惜!
三天的哀悼日过去了,永远忘不了那黑底白字,忘不了那哀鸣长笛,忘不了定格在亿万中华儿女眼神中的大悲和坚强。
10天,无数的感人画面言语还在时空中延续,这些都会在我的脑海中铭记。10天,一次次泪水,在我眼中、心中无法压抑的汹涌。我每天都把自己内心的激动转化为行动,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作为一个中共党员,对于这空前的灾害,和灾害中的生命,尽我所为,希望我的绵薄之力,点滴之情能为千里之外的灾区同胞送去力量,期望他们创造生命的奇迹!
尽管10天里我身体一直不适,在病痛的陪伴下,延续着对汶川的惦念,今天又多了热伤风,可是所有的病痛,在10天中都被心疼覆盖,与心之伤疼相比,这些病痛实在算不了什么!
好久没有象这10天这样静默了,也从没有象这10天这样伤悲了,泪水总是在触碰到那些画面和言语时,不由自己地涌现,可作为企业的高管,家庭的砥柱,又只能将泪水吞咽到心里,而把坚强的镇定的言行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安全的信心和镇静。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党员和公民,10天里不能走进灾区去到受灾的同胞身边呵护,只能远远地在心底深深牵挂着,内心对灾区的愧疚,与对汶川地震逝去亡魂的哀思融合,成了这10天里,我无言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只能在此时用文字的祭奠里得到了最大的宣泄。哀以悼死,慰以问生,有时候沉默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和祭奠!
国殇之际,无声胜有声,哀莫大于心死,心死莫大于寂,如是可见,越是静默越是沉寂,就越是伤悲深切。这些天里,一直想来这里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太多的感动在心底铭刻,再多的话语,再多的表达,也抵不过那3分钟的举国沉默来得有力,来得震撼。每一个经历了的人,每一个沉浸在180秒的默哀中去了的人,都无法忘却那其中蕴涵的对亡者的哀悼之情和对生者的祝福之意,所有的文字在这180秒的寂静面前,都显得空洞,找不到确切地语言来描述它的深刻与沉重,也找不到合适地修辞来形容它的庄严与神圣,我只知道,这180秒,是我人生至今所经历过的最难以忘记的时刻,是我身心最自觉地投入的群体性行为。
“泪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样去抑制,可是生活还在继续,家园还需要重建,我们应该擦干泪水,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我们的生活,只有生者活得更好,家园重建得更好,才是对死者最大的敬畏,和对生命最好的珍惜!”——当我在网上给朋友写下这段文字时,我才发现,其实那180秒的深刻与沉重,及它的庄严与神圣,都在这段文字里蕴涵着,无论是半旗为平民而降的殊遇传递的对民生的殷切关怀,还是举国默哀3分钟的统一凝聚的对生命的无限敬畏,更或是划破长空的鸣笛诠释的生者对死者的无限哀思,都可以凝结成8个字“哀以悼死,慰以问生”,也都可以在这段文字里找到最好的注解——对死者最大的敬畏和对生命最好的珍惜!
还有万语千言在心中交集,可是又实在梳理不出头绪,已然零乱的写下心中的感想,只为告慰那些亡去的生命,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安息,只为给生还者和活者的所有人祈祷,愿大家平安!
国难,国殇,活着的人所能做的,就是挺起中华儿女不屈的脊梁,为我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难兴邦。
诚心祈祷,愿天佑国人!不再有伤悲降临!
-全文完-
▷ 进入桀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