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话说“教育与社会”feihua1234

发表于-2008年05月22日 下午5:33评论-2条

经常听人们说:“活到老,学到老!”抑或是说:“学无止境!”仔细想来,这是“劝学”的话,自然是有一些道理的。

孔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句话大意是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敏捷勤奋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传说其“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博学笃志,开办私塾,广招弟子,教出了诸如孟子,荀子等许多有“才学识”的能干的学生。他整理了《春秋》,《诗经》,《尚书》古代典籍,倡导“仁义道德”和“中庸之道”等为核心儒家教育思想,经过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修饰和完善,成为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维护,巩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和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孔圣”,“孔孟思想”对后世教育发展观念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大凡稍懂得一点历史典故的人,都知道教育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关系。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视教育发展的社会。从秦汉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始,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学派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隋唐以后,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教育制度,即“科举制度”。唐代的著名文学家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以散文替代骈文,对文学和文体的革新起到了重大贡献,提出了儒家思想成为了我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宋代程颢,程颐,朱熹进一步完善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关系,形成了“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派别,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哲学思想。直到晚清时代的曾国藩等继承了“程朱理学”,其文受到“桐城派”的影响,开创了“湘乡派”,收弟子张裕钊,黎庶昌,吴汝纶,薛福成等,发展了儒家思想。到了近代,有哲人提出了“独服曾文正公”,由此可见,近代的莘莘学子们对于中国正统思想的崇拜与追随!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社会的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不无关系。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哲学思想迎来了“曙光”。“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伟大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对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思想公开宣战,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战斗口号,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文化革命运动,这次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chan*]党的建立作了准备,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以“双百方针”为指南的文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方兴未艾,生机勃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事业!

中国历来就是文化灿烂的国家,有“四大发明”传承天下。新中国诞生以来,科教进步事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传播新文化,建设新中国的突出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正在逐年提高,“积极致富奔小康”,成为了人们的基本目标。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新中国的完全统一,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思想进步事业,积极构筑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了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加速器,构建安定团结的社会发展环境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是互为因果,相互发展的依赖关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feihua1234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生命之花点评:

教育为社会提供人才,教育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兴民,教育兴国。

文章评论共[2]个
生命之花-评论

问好作者!
  【feihua1234 回复】:谢谢你对本文的评语。自古文人都是“以文养文,以文会友”!社会改革,首先就要考虑教育改革,尤其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改革,突出的是“高考”与“择优”等问题。我国的教育制度一直沿袭了“科举制度”和“学而优则仕”等选拔人才的思想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脉相承!文学青年,不仅需要博古,更需要创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传播新思想,传播新文化! [2008-5-24 10:25:36]at:2008年05月22日 下午6:30

笨嘟嘟-评论

朋友从古谈到今,纵横数千年,辩证看待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啊,社会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feihua1234 回复】:谢谢对本文的关注!只是说了一些心里话,社会要发展,全民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2008-5-24 10:16:14]at:2008年05月22日 晚上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