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1],不可则止,无自辱焉[2]。”
——《颜渊第十二》
【简注】
[1]道:通“导”。
[2]无:通“不”。
【意译】
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说:“忠心劝告并好好引导他,他不听从你就终止劝导,不要自找侮辱。”
【理释】
上天与人为善,但它只对善念尚存、悟性尚存的生命,处处给予启迪与劝导。倘若生命确已邪恶之至、败坏之至,上天也必除之而后快。劝善,务必要看对象及其当前的心境。劝善,并不针对任何生命。
人自心不想改变,谁也使他改变不得。倘若强为,至多控制他的身体,却不能影响他的内心。只有发自肺腑的选择,人心才会诚服,而后言行一致。天理之一,在于生命不进则退,生命必有被淘汰者。尘世被淘汰的生命极多,何也?生命自行封闭心窍,既无视上天的警示,也无视他人的良言,只管一言孤行败德去。
友朋之间,也并非无所忌讳。倘若他情绪极其恶劣、内心严重异变,则已失去听取忠告的条件。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强为,只会强化他的魔性与恶念。
【例述】
三国时东吴名将吕蒙,小时候因为生活贫苦,没读过什么书。有一天,孙权劝吕蒙和蒋钦抽空多看史书和兵书,以便充实自己。吕蒙开始还推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就举自己、汉光武帝及曹操的例子来勉励他。后来,吕蒙果然听从建议,开始专心研读。鲁肃再见吕蒙时说:“我一直认为你只懂得军事,到现在才发现你学识如此渊博,已经不再是当年吴下那个学识浅陋的吕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当然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我。”
李贽很小的时候,曾经就《论语》的樊迟问如何种庄稼一章,作过一篇文章。邻居都夸李贽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还对李白斋说:“你家公子利口能言,长大了一定能够博取富贵。”李白斋听了以后,只是谢了谢邻居对孩子的称赞,并没有随声附和。他回家把李贽叫过来说:“孩子,今天邻居们都夸你,我听了很高兴。可是你知道吗,我对你还要更高的期望。”李贽说:“孩儿知道了。父亲虽然没有告诉过我,但是父亲一直在言传身教。在乡人有了危难的时候,父亲总是慷慨解囊;朋友因为婚嫁而需要用珠宝首饰的时候,父亲总是毫不犹豫的脱下母亲佩戴的簪环,以解燃眉之急。父亲最大的希望不是我读书做官求富贵,而是希望我做一个正直的人。”
孙权与李白斋的劝善,都劝得及时而妥贴。劝人者都没有强加的意思,听劝者也没有闭目塞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所以气氛亲和、效果良好。世多有劝人不成、反结仇怨的事例。何也?未知中庸之道,不能怀抱从容的心态,不能把握恰巧的时机,不能选择合宜的角度。
-全文完-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