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分析李煜《破阵子》的艺术特点侯君岚

发表于-2008年05月13日 晚上8:11评论-1条

破阵子[南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一、抒情言志的集中性

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但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故而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摘自《人间词话》)他的词,常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二、创造意境,富有意味

《破阵子》是李煜被宋俘虏以后,回首往事,痛心疾首之作。从今忆昔,今昔对比,无限悲哀悔恨,无颜面对三千里山河。尴尬出降那刻骨铭心的一幕,至今犹在目前。长年生活在宫廷、贵为国主的李煜,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也根本意料不到“干戈”会让他成为俘虏。他早已习惯别人在他面前叩拜称臣,如今自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臣虏”,于是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沈腰潘鬓、人瘦发白,从外貌的变化写出了内心极度的痛苦。联想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被俘后的乐不思蜀,也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而李煜却念念不忘他的家国、山河、宫殿,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就写词而言,这是至情至性的真切流露,也是表明自己“国破家亡”的悲切心情,集中表达了他“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思想。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从不镂金错彩,而文采斐然;从不隐约其词,而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在风格上也是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之词则不同。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正如纳兰容若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摘自《渌水亭杂说》)

三、语言凝练含蓄,结构跳跃自如

分析《破阵子》,从结构上前四句极力铺陈故国河山、宫殿楼阁的壮丽辉煌,至歇陡转,结构的裂变反映出词人命运的剧烈变化,文情相得益彰。下片转写归为臣虏之后的处境。他不便直说生活的困窘、心情的恶劣,只以外貌的变化来含蓄表现。个人查阅资料得知,据《宋史·南唐世家》记载,李煜被俘入宋后曾向宋太宗诉说生活贫困,太宗知道后增加了他的月俸。可见当时李煜被俘后不仅行动上受监视,精神折磨,物质生活也不宽裕。发白腰瘦,既是精神的折磨所致,也未尝不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营养不良”。最后三句,又由眼前折回过去,临别南唐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初拥有时觉得平平常常,现在一旦被人夺去,内心的屈辱伤可想而知。他忘不了“仓皇”离开金陵时的惨痛情景,那是他从天堂掉进地狱的关口。苏轼曾责怪李煜离开金陵时本应该向其国民谢罪,而不应该“垂泪对宫娥”。对宫娥垂泪,是李煜当时真情实事的写照,也符合他懦弱的性格。假如在词的末尾来一番政治说教或忏悔,那既不符合李煜的性格,艺术上便也索然无味。

四、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乐性

《破阵子》一词,按清·王奕清的《钦定词谱》,属“双调小令,62字,上、下片各三平韵”就该词来分析,词之中的“河”、“萝”、“戈”、“磨”、“歌”、“娥”六字压的是《词林正韵》的]五歌]韵部。词的韵脚错开,并不像诗歌一般流畅自然,但也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

本文已被编辑[古刹昏鸦]于2008-5-13 21:27:23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侯君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古刹昏鸦点评:

喜欢李煜的词!李煜被宋俘虏以后,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颂不衰。有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令人感叹!

文章评论共[1]个
悲秋道人-评论

有深度,有体会,不错。进入了境界了。
  【侯君岚 回复】:呵呵^谢谢道人! [2008-5-15 14:26:10]at:2008年05月15日 中午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