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地壳会随时移动和裂开,引起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崩和泥石流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摆脱“赤潮”引起的给低伟度一带带来的极端气候的阴影,部分重建工作还在最后的攻坚阶段,∮于5月12日再次迎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发生7·8级地震。作为地壳的一种“正常”震动,地震在全球每年都要发生500多万次,其中人类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而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地震约十几次。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十秒甚至几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顷刻之间就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地震还会引发海啸、火山爆发等灾害,是破坏性最大、威胁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难。
1976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有百万人口的唐山市被彻底摧毁,24万多人死亡,创20世纪地震死亡人数最高纪录。1995年1月,日本阪神地带发生7.2级大地震,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创20世纪地震损失的最高纪录。时隔32年同样级别的地震再次光临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多地震中国,历史的教训不该。
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目前我们对这一地震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壳的挤压、伸展还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虽然科学家有似否认这起灾难与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或全球气候变暖毫无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它纯粹是一个自然灾难。地震的发生是人类所不能控制的,这次板块运动引发的地震,人类活动却不能完全摆脱干系。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内部结构变化我们普通人是根本无法察觉的,而且它的变化也很微妙,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一定的力量之后才能以板块之间的运动,产生地震、火山等形式来表示。同样人类活动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能也使在地球内容结构发生变化。
我国建立一个由8颗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测系统,期中发射2颗光学小卫星和1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以初步形成对灾害与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2006年到2010年期间,再发射2颗光学小卫星和3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以实现对灾害与环境的动态监测,这将是我国首个以灾害和环境监测为主要用途的卫星监测体系,是发展气象、资源、海洋与灾害、科学技术实验与技术试验五大卫星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卫星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掌握海洋环境现状,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依据,为各级政府和涉海部门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损失的决策提供服务。
然而,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时中国海洋预警机制在第一时间内监测到。为何此次全国一半的波及未能监测到呢?说明我们对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不完善,自然灾害的预警研究和投入严重不足,就农业科研投入经费不足gap的1%。我曾说过政府不喜欢搞科研(要钱)的人,这些科研只能是“光投入,没有效益。”因此,有的人总认为没有大张旗鼓的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应该把“有限的金资投入到效益好、见效快”,借着利益的美德名义,却破坏和污染环境的“魔鬼”手中。
我所发表的长篇半科幻半现实的长篇小说《拯救母亲》,本人认为很现实的文章,并且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的文学,现实与理想确实相差太大,曾有人质问“你的想象太离奇,人们不能接受可以理解。”此次的板块运动引发的大地震没有引起人类的惊醒才是我难以理解和接受。虽然一个人的能力和时间的有限,只完成有限的事情,单枪匹马不能成为气候,不能拯救地球母亲,更不可能拯救全人类。“只因为我看到,或者我想到”,这是一句简单却又意味深长的话!如果这世界上每一个人“因为看到”而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每一个人看到的只有一两个人,加在一起不就是全人类帮助全人类吗?只要大家认真思考,要用真心实意为拯救母亲(当然,同时也拯救和保护自身)而贡献微薄之力,并且将拯救母亲的艰巨任务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有能力预防天灾,这样以来大可以减轻损失,大可以减少人员伤。历经这次灾难势必引起们的高度警惕,注重预防,主动预警,而不是传统总是被迫接受灾后重建和等待“美丽天使”的到来。
若不然,我们人类将面临着具有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不能干等着送死,应该大家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健全和完善各种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加快建设好环境与灾害测系统。
一次次灾难对人类的打击和毁灭,大自然的威力是多么势不可挡。面对灾难,人类应该做什么,该怎样做?是积极应对,还是听之任之,甚或很快便置之脑后?
“吃一堑,长一智”是对人类智慧最通俗的描述,但有时候人类并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从而导致灾难的重复发生。灾难也许不可避免,人类要做的是如何预防灾难,如何减少灾难损失,对此人类应该每时每刻都有灾难危机意识,不要等到大祸临头了再悔之晚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老话永远是真理。
-全文完-
▷ 进入64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