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开卷未必有益东篱先生

发表于-2008年05月13日 上午11:56评论-0条

开卷未必有益

东篱先生

宋太宗读《太平御览》时,当时有人劝他少看一些,以免影响休息。宋太宗说:“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岂徒然也。”“开卷有益”后来便形成了成语,意思是,只要打开书就有好处,只要读书,总是有益的。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书可以彻悟人生的意义,洞晓世事沧桑,步入智慧的殿堂,广济天下苍生。然而,“开卷”就一定“有益”吗?我看,未必。

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沦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俗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后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 “卷”,能说 “有益”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其次,开卷是否有益,还得怎样“开卷”。战国时期,赵括从小饱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纸上谈兵,竟能难倒他的父亲赵国的名将赵奢。可是他死搬兵书上的教条,长平一仗,四十多万赵军被歼,自己死于乱箭之下,落个兵败身亡的下场。三国时期的马谡,也自称熟读兵书,可是当诸葛亮委以重任,让他监守街亭时却死搬兵书教条,令军队于无粮无水的山上安营扎寨,结果被司马懿断绝水源导致街亭失守。由此可见,读死书死读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轻则害己害人,重则祸国殃民。

再次,开卷是否有益,还有一个为“什么”开卷的问题。为修身养性为国家民族利益读书,不仅有益于个人而且有益于国家社会;相反,为荣华富贵为个人私利读书,轻则身败名裂,重则祸国殃民。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探求救国救民富国富民的真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读书不但成就了他的伟大人格和卓越功勋,而且造福了国家和人民。汪精卫早年曾留学海外,也可谓是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的饱学之徒,可是他读书是为了什么呢?为的是个人的荣华富贵。因此,当我们民族在日本的铁蹄之下,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急关头,他不但不抗日救国,反而卖身求荣做了汉奸,充当日本人的鹰犬走狗。汪精卫之流,书读再多又何益之有呢?

总之,开卷是否有益,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现在正处于知识、信息时代,读书已经成为了每一个人的终身需要,我们提倡多读书,并不是不看内容不讲方法不问目的地读,而是为提高自身素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运用正确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多读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国家、社会的书。因为,开卷有益,但并非“开卷”就一定有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篱先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