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素质教育是回归生命本质的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教育。的确,在语文教学中,人格塑造是终极目的,教育不只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只是追求白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只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呢?
1、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培养学生个性。
首先让时光倒流到我和学生一起探讨《羚羊木雕》的课堂上吧:羚羊木雕是爸爸送给“我”的贵重物品,“我”可不可以送给别人呢?问题一出,教学进入了探究学习的高[chao]。a说,当然可以送给别人。因为,爸爸既然送给“我”了,“我”就可以作主了,“我”爱送给谁就送给谁。b说,不可以送给别人。因为,这是爸爸从国外买回来送给“我”的,这里面凝聚着爸爸的一片爱心。c说,可以送给别人。因为万芳对我太好了,她为“我”解难,把裤子给“我”穿,挨了她妈妈的骂,还毫无怨言,送给这样的朋友值得。教师听着孩子们的发言,点头肯定,笑着赞许他们有主见。
每次上课,教师都能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引导,一个又一个的肯定,哪怕是一点点个性的火花都让它亮起来,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越来越浓,个性也将不知不觉地得到培养。
2、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培养学生个性。
课前3至5分钟,进行‘快乐语文’活动。活动中或“海阔天空”,或“佳作赏析”,或“一周新闻联播”,或“古诗比赛”。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引发他们创造的契机。
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宽松的环境,不用思考题去限制他们;把阅读的时间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评点,品味;把首问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质疑问难,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他们一起享受发现的快乐。
作文教学中,努力让学生真情流露。如初一年级,利用学生年龄上的特点,可将作文教学活动化,力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
另外,教师还要把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如通过书法、演讲、手抄报、网上资料搜集、社会调查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3、教师要利用文学作品,陶冶学生情操。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领略大师的智慧,领悟作文的写法,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性格。
总之,如果每个语文教师都坚定“以人为本”的信念,心系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做教学中的有心人,那么,学生的个性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将其扼杀。
-全文完-
▷ 进入鱼跃于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