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菜刀门]国人与双重标准山野文選

发表于-2008年05月08日 中午12:59评论-5条

国人喜欢订立双重标准,喜欢用双重标准去衡量自己和他人。

既然是双重标准,那么内涵自然不同,否则订了等于没订。

订立双重标准,似乎是国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很难讲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天性的存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每个人,都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关于人性学的研究,西方国家总结出一个“封闭圆”的理论模式,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作为一个封闭的圆圈,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去扩大这个圆圈,仅仅是扩大,而不是打破。于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往往局限于圆圈和圆圈之间的交叉或者偏离,交叉的那部分叫做共性,偏离的那部分叫做个性。而完全没有产生过任何交叉的现象,在中国古文化中归结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封闭圆圈的理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准确地诠释了普遍的人性。每个人生来都有很多不同点,比如外在环境,家庭背景,受教育环境等等的差异,都会造成每一个人在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差别,对外界事物的不同认知水准,不同识别能力等等也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看法和世界观。但是不管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一旦和别人的观念产生冲突时,几乎每个人都会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别人是错误的。不管是正确也好,错误也罢,在西方国家,政府通过律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标准。而在中国,虽然也有律法,却很难做到公正实施。同样的事情,放到别人身上,就会大义凛然的痛斥不已,放到自己身上,就能找到堂皇的辩护理由。这就是典型中国式双重标准的外在表现。

令人痛恨的双重标准模式为何独独在中国盛行不衰?

是因为中国人早就习惯了这种模式,而且,用这种模式,可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好处,而不用担负任何罪责。换句话说,中国社会历来强调等级制度,而等级制度下的社会意识流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模式。做了同样的事情,结果就是:窃国者侯,窃钩者诛。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事情就会演化为因人而异的诡辩论,这也算是中国特色之一。

从前在高中读书时,某天因一个小问题和宿舍的室友们争论了起来。当时谈论的是关于一个美术老师作品的水准问题。我当时说了那么一句话:那个老师的作品虽然善于精雕细刻,却缺乏内在的底蕴和文化的厚度,属于美术工匠作品。结果招徕了全体宿舍室友们的嘲笑和鄙视。他们说我胡说八道,没事瞎扯蛋。理由是那位美术老师是我县文化界的名人,堂堂名人还不如我了等等。竟有甚者,在几天之后,把我说过的话,原封不动的传到那个美术老师的耳朵里去了。直到那位美术老师在那个室友面前,坦诚的认同了我说的话时,那位室友回到宿舍后才勉强宣布了这条令室友们都不愉快而唯让我稍感欣慰的消息来。就算如此,室友们还没忘了齐声口诛我,并指责我过于吹毛求疵。同时告诫我:不要不懂装懂,谦虚点做人比啥都好。还告诫我说: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算老几啊?有什么资格对别人的作品指指点点的?

无独有偶,一个多月后,一位室友在宿舍漫天胡侃的时候,错把杨玉环当成了貂蝉,说出杨玉环和吕布的感情很好之类颠三倒四的话来,当时我就指出过他的错误。没想到他却勃然大怒,用食指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他妈的算老几?没事给我靠边站去。老子学的东西还不如你多啊,少在老子面前卖弄。小子,做人要学会谦虚谨慎,懂吗?

我记得自己当时除了目瞪口呆的坐在床上,几乎说不出什么话来。现在回想一下,也许这就是双重标准的活现实吧。如果第一次我评论那位美术老师的作品时,让他们感觉到我很自大,还情有可原。可第二次呢?给人的感觉无非就是面子问题,产生辩论的根源是因为我太较真,无意中伤害了他们那脆弱的面子。于是想想,国人真地挺可笑的:为了面子,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指鹿为马;为了面子,就可以拿出“谦虚谨慎的做人大道理”去教育别人;为了面子,就可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疯狂的打击和压制;为了面子,就可以把一套严于律人的标准用在别人身上,而把宽于律己的标准用在自己身上。

双重标准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唯我独尊的潜意识,这也符合国人的现状:封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一直都在自大自满的境界里徘徊个没完没了,怎能轻而易举就会改变呢?看看历来的王朝,什么大唐,大宋,大明,大清等等,几乎都要在王朝前面添加一个“大”字,才感觉过瘾。很多年前人们耳熟能详的那首歌词“咱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 就可以作为一个证明。国人历来自以为是惯了,什么都要以大自居。于是在他们眼里,别人“都小了,都不起眼了,都狭隘了,都混蛋了,都小人了,都不正经了,都混帐王八蛋了。”

以大自居,自以为大的社会意识所发展的后果,就是空和洞。“空”是缺了内涵的叫嚣,“洞”是漏洞百出的腐烂。如果再加上传统的“谦虚”来解释,那么,“谦”的行为则演化为“虚”的结果 。实际上,“谦虚”的说法往往是用来教育他人而不是用来教育他们自己的,目的是让别人学会服从自己,学会当奴才。而奴才的身份是要“谦虚”的,是不允许实事求是的。谦恭而虚无,再加上空而洞,于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就走了样。名人是伟大的,那么名人放过的屁也是香的了,至于百姓草民等,哪怕说出了事实和真理,听起来也不如狗屁来得有滋有味。没别的理由,谁让你是小人物来着?

自大的国人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地非常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同样一个做人的道理,他要是拿来用在你身上,就“合理” ,要是你拿来用在他身上,他就开始狗急跳墙暴跳如雷,而“刻薄”这个词也许就是这么来的。所谓待人刻薄,就是说他可以很刻薄的对待你,可你却不能刻薄的对待他。因为他是“大人”,是“主子” ,而你是“小人” ,是“奴才” 。所以你要“宽厚” ,要“仁德” ,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他呢,则可以继续自大下去,可以继续指鹿为马的生活下去。因为他有双重标准来支撑他的信念,而在他眼里,你只能有一种标准,就是:服从!

双重标准下的国人,几乎都不喜欢接受理智的律法。人们对于律法的理解是:对别人犯下的错误要坚决严惩不贷,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则百般辩护。人们总是苛求环境对他们的宽容,而在实际行动上,又极力的去驱使环境走向越来越刻薄的境地。结果越来越刻薄的环境让每一个国人都产生压抑感的时候,人们这才发现这个世界过于冷酷了,于是开始无止境地去指责社会,却从来不认真地想一想:造成这个结果的始作俑者是谁?

国人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喜欢强调一个词:身份。

身份是什么?无非就是社会地位。国人讲话的习惯是不怎么喜欢讲理性的,也不喜欢公平这个说法。凡事讲身份,不合身份的话就不乱说。那么依照这个概念生活的国人,究竟有多少人是敢说真话的?又有多少人是喜欢公平的?不公平的事情沦落到自己身上时,就恨天恨地恨世道沧桑,恨社会阴暗。一旦做出对别人不公平的事情,就可以表现得大义凛然,什么借口和托词都能堂而皇之的找得出来,这也算是国人的“聪明”所在。可这种聪明,国人怎么就不用在建设方面去,而非要用在人际关系上面去勾心斗角的玩内讧?

说穿了,还是双重标准的潜意识在做怪。

为什么国人总是喜欢严于律人,而宽于律己?一个词:自卑。

自卑的人才自大,自卑与自大,本就是孪生体。

总是期待别人对他好,可他呢?总是对别人刻薄和苛求,这也许就是国人普遍的精神状态。什么都要求别人如何如何,一旦这种标准放到自己身上,又有多少人能打心眼里去想接受的?因为他自卑,所以他自大;因为他在酱缸里,所以他期待别人不在酱缸里;因为他想得到,所以他不想付出;因为他不想付出,所以他会制定一些所谓的道德去要求别人付出;因为他小,所以他要求别人要大;因为他是个小人,所以他要求别人都宽宏大量;因为他自己很虚伪,所以他要求别人都真诚;因为他自己执法犯法,所以他要求别人都清正廉明;因为他自己刻薄刁钻,所以他要求别人都忠厚老实,,,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国人早就把酱缸文化繁衍到了极限,任谁也打不破这牢固的圈和套。国人爱面子,不爱真理,爱吹牛,不爱讲事实说真话,爱显摆,不爱苦心经营,爱发牢骚,不爱解决问题,爱凑热闹,不爱管闲事,爱指桑骂槐,不爱公平交流。国人爱的很多,不爱的也很多。爱的背后是膨胀他们自己,哪怕把他们自己吹成了气球也不怕爆炸,不爱的背后是害怕把虚伪曝光于外界,害怕丑恶的心理世界因见到阳光而产生萎缩。

在国人的爱和不爱之间,在国人的双重标准之下,我们都感觉很无奈,也很无聊。这样的一个民族,这样的一个国家,这样的一个喜欢指鹿为马,喜欢讲究身份以及面子的国民,哪里还有公平?惟有天知道!

2008年5月8日

山野居士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咖啡茶1234点评:

作者所说之双重标准有些云所亦云,即使是你所言的双重标准也并非是国人所独有。何况你把人性之弱点看成民族的共有,国之共有,是没有道理的!

古刹昏鸦点评:

国民的双重标准,有一定的普遍性,但这只是一种现象,不是全部。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5]个
真诚4231-评论

我觉得写得挺好,窃者侯,窃钩者诛。
同样的事情,在领导和员工面前,标准绝对的不一样,而且,这种标准的差异,不只是某些政府从业人员存在,甚至,很多民企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后,有些家庭也一样。民主。
问好作者!at:2008年05月08日 下午5:30

黑寡妇-评论

老师在学生面前肯定也有很多双重标准!呵呵!at:2008年05月09日 凌晨0:17

秦岭-评论

大致可以这样认为,要不怎么说今天的社会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因为颠倒了。问好山野弟!at:2008年05月09日 凌晨0:42

冰止乙醚-评论

我认为写的很深刻,也很现实。at:2008年05月09日 清晨7:15

苏醒2-评论

自卑的人才自大,自卑与自大,本就是孪生体。——本文神髓所在!问好山野!
at:2008年05月11日 凌晨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