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江南的雨,总是让人欢喜,即使生出些许的愁,也是像细雨霏霏那样富有诗意。连续多日的阴雨,使一切都变得潮湿的,连心绪也被细雨淋湿。端起晨练前泡好的金寨翠眉,茶是新茶,清香细溢,杯是旧杯,被茶染绿,茶水已然浅温。我一口深饮,将一杯茶喝干,心绪不由主地舒缓了许多。然后,坐在窗前,喝茶,浅饮慢斟,看若无若有的飘雨,想若无若有的心事。
我带上折叠伞,出门。天上依旧下着若无若有的飘雨,滴到身上才感觉有三三两两的飘雨。我手拿折叠伞,穿越着城市的街道。回溪公园内,老头老太们仍在跳舞、散步、休歇。八一北街很快走尽,我都不觉得路程遥远,便折向飘萍路,走到江堤边。沿江堤从从容容走去,看看流水、看看大树,不用去理会别人的想法,只管自己独自在江堤上走着,看看风景。
偶一抬头,发现八咏楼就在眼前。数丈高的楼,坐南朝北地立在石砌台基之上,面向婺江。我沿着“之”字形蜿蜒而上的石径拾阶而上,走完石砌台阶,看见一扇虚掩的铁门,门外墙上挂着一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跨过铁门,门内空无一人,静悄悄,我走到售票口,竟没有人。我喊了一声:买票。看见售票房隔壁的房间里,有些动静。走过去一看,售票员正躺在藤椅上休息,被我猝不及防的一声喊,惊醒。接过我递给他的钱,走进里屋拿了一张票给我,笑着说,留个记念。我说,怎么没人来啊。他说,节日里才会有不少人来参观。
八咏楼楼阁分两层,底层露在外,前有平台,正中矗立着创建人沈约的雕像,似在远眺婺江,望双溪婉蜒,览南山如屏。雕像的后壁,镶嵌着沈约登楼赋诗的石刻碑文。我沿着右边的石阶而上,走进八咏楼,拐弯,走上木制的楼梯,来到二层的观景楼。推开木格花窗,婺江两岸的山光水色,江南新城林立的高楼一一收入眼底。
回到前厅,最吸引人的是墙上挂着的历代文人留下的咏楼诗篇,还有放在楼里的一张老式八仙桌、一张老式圆桌、两把老式椅子。走进后堂还是木柱,砖墙,砖木结构,只是感觉更清雅。堂内有一座白色的雕塑,雕塑的上方挂着“一代词人”的匾额,这清丽的人影就是“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我走出旁门,看八咏楼整体白墙、青砖、黛瓦,重檐楼阁,歇山屋顶,翼角起翘,颇为古雅。旁门外像一条较宽的回路将八咏楼围住,白墙上有爬山虎如龙游一般,回路上有樟树、榆树、枫树、桂花、构树、无花果等植物,杂乱地分布,几乎堵住了路,看去似荒径一般,让人感觉像回到了几朝前的故地。
回到前厅,依旧空无一人,我一个人独自坐在老式椅子上,看看堂内书画。心想,如果在眼前的老式八仙桌上,泡上一壶茶,然后,拟上古人和朋友的名字,发几张请柬,一杯茶,一轮月,一丝风,坐一坐,共聚八咏楼,那会有怎样的心情?恍惚间,我如进入时光隧道。
二
为诗文立法、为仕途通达而伤透脑筋,将身体消磨成纤弱而不经风的样子,成就“沈腰潘鬓”美誉的沈约,终于时来运转出任金华的地方官,从此,官运享通,官列三朝,诗文开后世之基,首创“四声”之说,并与谢朓、王融、周颙等人开创了永明体。
在金华任期,沈约治理金华从“走”字入手,走遍金华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村郭山寨。有一次,沈约在沿婺江岸边行走的时候,偶然抬头望望婺江两岸,双溪蜿蜒而来,江上轻舟往来,两岸草木葱郁,江上有长桥临水,远处南山连绵似屏,梦幻一般的景致,使心中长久以来的江南情节爆发,他决定在婺江旁建一个观景楼。
南齐隆昌元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沈约召集同僚,先说了一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样文章,然后,话锋一转,转到造楼议题,于是,精彩的诗词华章在沈约的口中吐莲般的飞出。关于造楼同僚们始料未及,但那美好的蓝图,让大家兴奋不已,一个劲地问,楼址选在哪里?沈约说,走,一起去江边走着看。此刻,南朝金华上空的蓝天白云悠悠。沈约一行人,开始了对婺江两岸进行细致的考察,从此,八咏楼就一直矗立婺江边上了。
楼建成后,沈约将自己的江南心结,尽情释放,写下了著名的八咏诗。望秋月,江南的明月如素,柔情。临春风,江南的落花似雾,如梦。愍衰草,江南的流萤明灭,惆怅。悲落桐,江南的薜荔为裳,离离。闻夜鹤,江南的池塘如玻璃,成侣。听晓鸿,江南的浮云绵绵,觅归。去朝市,江南的窈窕披香,恋恋。守山东,江南的水洁如空,清心。
三
南朝的云,轻盈,自顾自地飘去。迎来唐风宋雨,潇洒,风吹散了云,雨淋湿了云。唐风拂拭,南朝的云渐渐淡去,只留下模糊的“沈约八咏楼”和“明月双溪水”,记忆中的故事也瘦成“瘦尽东阳姓沈人”与“沈约只能瘦”。宋雨如洗,将南朝的云彻底洗去,南宋的小女子,携一诗一词,就将八咏楼拢在飘逸的衣袖之中。从此,人们忘了沈约那洋洋洒洒的“八咏诗”,将其请出八咏楼,让其永远站在楼前遥看“西流二水玻璃合,南去千峰紫翠围”的风景,了其心愿。而将李清照请进了八咏楼,让其独居高楼,仿佛这八咏楼就是为李清照造的。
“眼波才动被认猜”的妙龄少女,到达金华时,已是孀居的沦落人,那灵动的眼波早已成了“黄梅雨”。靖康之难,亡国之痛,凄风苦雨中,李清照随着避难的人流辗转来到了金华,寄居在八咏楼边小巷中的陈姓人家的屋檐下,她与八咏楼的缘分,近了。写不尽的愁字,昭示江河日下的南宋即将灭亡。
李清照终于登上了八咏楼,遥望婺江,气概如虹地写下了“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七绝。其中的愁与忧,可以参照她过乌江时写的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弱女子的英雄之气,当然是对南宋命运的浩叹啊。徘徊在八咏楼前,李清照内心的挣扎无以复加,“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一首《武陵春》“欲将血泪寄山河”。于是,八咏楼成就了李清照感情的喧泄,李清照成全了八咏楼的重生。
天高云淡,舴艋舟在江上穿梭,李清照也想着去双溪泛舟。可是,一阵风过,吹皱了双溪水,心想,恐那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于是,她走向了八咏楼。
-全文完-
▷ 进入步月寻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