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离开我们十七年啦.当我再次打开,>细读起来的时候想起周国平先生说过过的一段话我以为很能全释三毛的人生: 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三毛从小就不是一个愿意按照大人安排好的轨迹去走的人,她说按家长说的去做大人放心了小孩就不快乐了,她在一篇作文里这样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在我离家远走之前,我父母的家可以说堆满了一切又一切我在外面拾回来的,好东西。当时我的父母一再保证,就是搬家,也不会丢掉我视为第二生命的破铜烂铁。----这就是我的生活和快乐。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义。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三毛就是这样一个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的人。
三毛的三次灵感造就了一生!
1、读书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当我看完这一段时,我抬起头来,愣愣的望着前方同学的背,我呆在那儿,忘了身在何处,心里的滋味,已不是流泪和感动所能形容,我痴痴的坐着、痴痴的听着,好似老师在很处远的地方叫着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没有回答她。老师居然也没有骂我,上来摸摸我的前额,问我:“是不是不舒服?”
我默默的摇摇头,看着她,恍惚的对她笑了一笑。那一刹那间,我顿然领悟,什么叫做“境界”,我终于懂了。文学的美,终其一生,将是我追求的目标了。
从《三毛流浪记》到《红楼梦》跨越了七年,这其间她已读遍了几乎所有能看到的名著。
2、一幅画
军官给我洗脸,我站着不动。也就在那一霎间,看见他的三夹板墙上,挂了一幅好比报纸那么大的一张素描画。画有光影,是一个如同天使般焕发着一种说不出有多么美的一张女孩子的脸——一个小女孩的脸。
我盯住那张画,吃了一惊,内心就如初见杀狗时所生出的那种激荡,澎湃出一片汪洋大海。杀活狗和一张静态画是如此不同的一回事,可是没有别样的形容可以取代了。
那是一场惊吓,比狗的哀鸣还要吓。是一声轻微低沉的西藏长号角由远处云端中飘过来,飘进了孩子的心。那一霎间,透过一张画,看见了什么叫做美的真谛。
我看的第一本画册,一巨册的西班牙大画家毕卡索的平生杰作,一巨册的西班牙大画家毕卡索的平生杰作,看见毕卡索的画,惊为天人。嗳!就是这样的,就是我想看的一种生命,在他的桃红时期、蓝调时期、立体画、变调画,甚而后期的陶艺里看出了一个又一个我心深处的生命之力和美。回想一生对于美术的挚爱,心中浮上的却是国民学校小房间中那个女童的脸。我知毕卡索的灵魂正在美术馆中省视着我,而我,站在那一张张巨著之前,感激的却是那个动了怜悯之心带我去擦血的军官。如果不是当年他墙上的一幅画,如何能够进入更深的殿堂之门?我猜想,毕卡索如果知道这一故事,也是会动心的。那个军官和小女孩的故事。
一幅画使她爱上了美术,一幅比加索油画让她走进了西班牙
3、杂志
一本《美国国家地里》杂志介绍了沙哈拉大沙漠让她走进了撒哈拉大沙漠。
三毛写的无论是游记,小说与散文都记载着她对世界的独特的看法,她用宽广的胸怀用爱心去看待一切事务。
三毛虽然离我们远去可是她却给我们留下了百万字的作品,她的作品不但属于那个时代同样也属于今天和明天。
细细品味三毛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很多的起发,可以学会更多的做人的准则,三毛对待生活无疑是认认真的她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读三毛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就想她坐在你的面前和你娓娓道来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毛走的是那么的从容和干净就想她在《索诺奇——雨原之一》所说的:其实性情如我们不留一字,才叫自然!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写于2008年1月
修改于20084月
本文已被编辑[语燕呢喃]于2008-5-3 18:26:13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田野风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