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对苏东坡颇有微词的人是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在《论词》中说:“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肯定苏东坡的才学,“学际天人”,学问是如此高深。然后话锋一转:“又往往不协音律者。”这就是第二层意思,也是李清照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说苏东坡的词音律不大协调。
苏东坡是个大名士,词也写得非常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得不好,未必吧。这要和李清照的词对照来看。词是讲究格律的,李清照的词意境既好,语言很美,韵律又很协调。无论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还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听起来音韵和谐、响亮,这是词的音乐美。而苏东坡的词音韵方面比不上李清照,似乎总有些含混过去的味道。
再拿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来说,这首词前半阙可以打100分的话,后半阙只能打80分,主要逊在意境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很足。后半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成功描写了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也很好。可是最后却伤感起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还发了不应有的感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靠饮酒打发日子了。看看近人毛泽东的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样是对山河,对英雄的感慨。然后评点英雄,高度自是不同。末了还来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格律既工,用意很高,气魄之大无与伦比。毛泽东不是专职的文人,可是他的文章诗词比专职的文人还要好。
苏东坡的消极思想也是有其根源的。苏东坡入仕之初,希望有所作为,积极向朝庭进言。他不附和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也不盲从司马光的保守派,而对两派观点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看来苏东坡的观点无疑要正确些。可是当时他却因为直言得罪了两派,屡遭贬谪。仕途既不顺,又遭人陷害,说他一首诗影射皇帝,被下了大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要不是他弟弟苏辙拼死相救,苏东坡差点送了性命。
苏东坡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文章写得好,书法也很有名。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书法挥洒自如,并无拘束。宋人的书法是不尚法的,随意性较多。苏东坡也说:“我书意造本无法。”他的一篇跋中说:“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吾于黜安亦云。”有些轻视二王的意思。时代总在前进,后世总有超过前代的地方。可是不注意吸收前人的精华就不对了。《黄州寒食帖》看起来是比较新鲜,尤其是那长长的一捺。可是和王羲之的《丧乱帖》,《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等帖比起来,显得漏洞百出,没有多少骨力。就好比看到一个美女,很好看啊,但又来了个更漂亮的,这个美女马上变得平凡了。书法还是以王羲之为第一。
苏东坡人格高尚,屡遭打击却很豁达。“一蓑风雨任平生”,很宽阔的胸怀。可是有一些坊间的传闻却对苏东坡大大不利。传说苏东坡有一次和佛印开玩笑:“大师眼里有什么?”佛印回答:“我眼里有一尊佛。”苏东坡马上说:“我眼里有一堆屎。”苏东坡仿佛捡了个大便宜。苏小妹却说:“大师心中有佛,所以看到的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到的是屎。”聪明睿智如苏学士也会欺负老实人啊,一如平凡的我们。还是不愿去相信这段传闻的真实。
说了苏东坡的这么多坏话,很有些做翻案文章,哗众取宠的嫌疑。其实我仅仅是表达了一些不同看法。宋代的文人中,除了李清照,我最喜欢苏东坡了,喜欢他带来的那种不同凡俗的清新风味。宋人喜欢以哲理入诗,有不少是写得很好的,足以抹去学问诗的影响。苏东坡也有一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蕴意我不说,相信各人都有各人的理解。其实说苏东坡好也好,歹也好,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透他呢?我也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去了解他啊。
-全文完-
▷ 进入云自无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