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情满外婆家恬雅含笑

发表于-2008年05月02日 晚上9:07评论-1条

情满外婆家

清亮亮的细雨,蓝悠悠的溪水,沿幽幽天目溪漂流而下,终点就是红灯笼外婆家了。江南有句民谚“吃在丈母家,嬉在外婆家”。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请我吃块大年糕。”童年的儿歌亲切感人。小时候最想去的地方无疑就是外婆家了,外婆家的团子,年糕特别香柔,吃到嘴里,甜在心里。一个清清凉凉的四月天,我们一行有幸来到了红灯笼外婆家游玩。

天街小雨润如酥,春风细雨送入外婆家。红灯笼外婆家的美,是一种纯净的乡野之美。走进外婆家的大门,一股浓浓的乡野情趣扑面而来。特别抢眼的是那两三丈高的大水车正“呜呜”转动着,清水泛着白浪正从大水车的旋转中顺势飞流,疑是哗啦啦的瀑布一泻而下,溅起浪花千万朵,游客们无不为止惊叹。与高大的水车相邻的是那棵千年老枯树,虽是光秃秃的身子,但也八面威风着呢。我脱口说出了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看着灰褐色的老树,感慨油然而生,哦,病树前头万木春啊!也许老树正在沉稳中积蓄力量,突然之间又演译一段枯木逢春的传奇。虽然细雨如雾,但我们的情趣却一点不减,也毫不吝啬那闪光灯,一张张靓影就那么和谐地与水车老树融在了一起。纯清自然的乡野在一瞬间定格带回了家。

曾记得外婆家的大南瓜是最好吃的,红嫩嫩的瓜瓣细腻腻的肉, 白白的瓜子兜里儿藏。南瓜是外婆家的特色,走进红灯笼外婆家,千奇百怪的南瓜应有尽有。在绿茵茵的南瓜架下坐一坐,无限清凉。看着瓜架上圆的,扁的,长的,弯的,黄皮的老瓜青绿的嫩瓜,便觉得犹如回到了童年时代自己的外婆家,搬着一小凳子,坐在场院子里,倚在外婆身边吃着南瓜的乐事。我们一起吃着南瓜一起说笑着,愉悦的情景融化了一切烦恼。

外婆家的一切真是亲如故里。上了几个台阶,是个小庭院,庭院中央有口水井,一群游客围在那儿争着摇轱辘提水。我们也抢着朝井里望望,井口较小,但井水却很深,清澈见底的井水泛着蓝滢滢的光,映出了游客那张张笑脸。哦!“你看那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这自然是《梁祝》中的恩爱情缘。我们好奇地摇着那粗麻绳缠绕着的轱辘,起劲地摇动那个轴,便亲身体验到了电影《轱辘女人和井》里真实情感了。

庭院周围的几间厢房则是商店,买纸扎的灯笼、竹器、刀切烟丝和烟杆等。再往里走,有一条湍急的溪流,溪流上有拱桥,两岸则是街市,有买绿豆汤的小吃铺、箍桶店等;庭院、街市之后豁然是一处开阔的场院,这边铁匠铺叮叮当当打铁声,那边的茶馆内戏台上越剧唱得是婉转悠扬。

走过拱桥便到了外婆的家门口了,在那幢古朴的屋子里,真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外婆,安详地坐在桌椅上,临窗剪纸。孩子们看着那位慈祥的老人,触景生情,“外婆好,外婆好 ”就自然地送出了口,那戴着老花眼镜的外婆在爽朗的笑声中回应了孩子们的情爱。一条红丝带,一张剪纸把一股浓浓的亲情系在里面了。 

顺着溪流,伴着细雨如丝的尘雾我们拾级而上,湿漉漉的潮湿空气中飘来一股甜甜的酒香,导游说我们已到酒作坊了。哇!一排好大的缸啊,上面虽盖着稻草结成的盖子,但有一种热量在不断地往外升腾,农家师傅说,这是正宗的稻花香,大缸里的糯米正在发酵呢!那醇香的酒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哦,好一个“稻花村里唱丰年”啊!好客的农家用竹筒舀上那浑厚的农家酒,请我们品尝着,酒不醉人人自醉,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我们几乎要醉倒在家门口了。千里迢迢来到外婆家能品到好酒真不枉此行,当然返回时便顺理成章地带上了那两罐竹筒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好酒啊好酒。” 《红高粱》中那豪气冲天的粗犷尽显英雄本色了,雄浑的曲调听起来荡气回肠,也还有那《酒甘淌卖无》里对家深情依恋的绵绵乡音,在舒缓地流淌……

酒也喝了,歌也唱了。吃着糯米年糕,踩着儿时玩耍过的高跷,爬上那古老的人索桥,踏着武术中的梅花桩,听着那铁匠铺中打铁的锤声,真是乐趣无穷,无穷乐趣。

红灯笼外婆家,景区内每一处细节无不弥漫着浓浓的中国江南村野之趣。建筑风格古雅,参差错落的屋顶,朴质素雅的形态·青砖黛瓦的明快色调,四周有青山绿水环抱,使整个外婆家景区构成一种和谐的美。

外婆家的桥,外婆家的酒,外婆唱的童谣,外婆剪的窗花,外婆蒸的大年糕,外婆煮的红南瓜……一一印入了我们的心里,亲亲的乡音,浓浓的恩情,挥挥手依依惜别在酒香袅袅的外婆家门口。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恬雅含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外婆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留下了多少儿时美好的记忆!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欣赏朋友美文。

文章评论共[1]个
悲秋道人-评论

正文前不必再用标题。问好朋友。at:2008年05月02日 晚上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