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伴随着每天所书写的篇篇文字而悄然流逝,在这一段漫长又匆匆的日子里,漫长在于每个度过的当下,从早到晚,从起床到上床的历程里,总是漫漫长路远的感觉;而匆匆则在每个度过后的反思时,从开始到结束,从日升到日落,却终归于一念之间。
漫长是一种等待,匆匆是一种寂寥。等待着未知的前路,于身前脚下延伸的方向。寂寥着悠长的每天里重复的单调,纵然有书,有报纸,有运动,有无限的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的事情而不用理会约束,却也总免不了空洞而机械,象无根的风,纵然可以随心而动,却终归没有一个永恒的安身立命之所,可以包容自己的身心,无论它们是蓬勃还是疲惫,也无论它们是顺风还是逆风,只一味的呵护,只一味的承载。
家与国,正是这样的一个处所,给生命以最后的呵护和支持,并最后将家国的希望之火植于每个生命的心中——只要还有生命存在,只要还有活着的人,一切的希望都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一切的伟大也才有了成就的基础!
从观看卧薪尝胆这部传奇,隐约的明白一个道理——许多时候死亡才是懦弱的小人之选,活着才是悲壮的英雄之举。当一个人,一个象越王勾践那样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充满傲气和雄心的王者,为了家国,为了理想,而忍受屈辱,并最后用二十年的光阴,完成一代传奇霸业,这个过程里的辛酸,又怎么是简单的青史留名可以承载的呢?
历来亡国之君,大多慷慨赴死,苟延残喘而投降的,有善终的实在不多,历史的悲壮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变得更加的沉重和浓烈,正好最近也在细读两晋南北朝的历史,那样的一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血雨腥风,金戈铁马的兴亡频繁交替的时代里,亡国的时刻比比皆是,亡国之君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有为奴被羞辱而终的,有慷慨一死赴国难的,有荒淫无度暴戾无道而遭天怨人愤致命的,可就是没有一个象勾践这样的,再放大到古往今来5千年悠悠的中华历史长河里,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惟一一个,勾践的成功,既有他自己的忍辱负重,也有他的对手夫差的妇人之仁,历史是公平的,它垂青而不被受,那么它一定会重新选择,于是夫差和勾践各自拥有过一次,性格决定命运,好大喜功优柔寡断的夫差自然比不上刚毅果敢现实功利的勾践,历史有评,可是成就勾践的,我个人恰恰认为首功为夫差,而非范蠡文种等人。
对这部经典如此循环往复的观看,终于让自己一直无法改变心中的那份喜欢,一往而深。
人生里有许多的喜欢和挂念,缘起总是不经意或微不足道的,更可能不过刹那的光阴,可是却经年累月的反反复复,起起浮浮,最后也就不知其所起,也不知如何终了。所以人生里,许多的人和事情,喜欢了,就变不了,越是不想就越是深深的想,因为即便你此刻不想此时不想,也难保今生不想,如此晚想不如早想,早想或许还有一线机会,可以此生无憾。。。。
我不知道,也不想那么八卦的去一一探求别人对于卧薪尝胆的领悟,于我所得的,正是一种坚韧和隐忍——君子忍常人所不能忍。写到这里,想起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正是最好的诠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的确不虚,尽管不是绝对,但是相对的忧患总是比安乐更能孕育伟大!
所以人生的财富就是你所经历过的一切,包括你的失败和痛苦,你的屈辱和挫折,而且人生里最可宝贵的一笔财富,正是这些让寻常人感到难以承受的困境经历。在这一点上,虽然我感觉不舒服,但是却也不得不说电视剧里的编剧为勾践所加的屈辱,对于人物的性格塑造,的确更为深刻,因为作为君王他的事业惨痛失败,他从万人景仰跌入囚奴生涯,而作为男人,他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法保护,让她蒙受其他男人的凌辱,而他只能装作无事,忍辱负重,作为父亲,他只能任自己的儿子被人宰杀而无法伤悲,同时身受这三种巨大打击而不崩溃,依然选择屈辱而活,实在非常人所能忍。是故熟能忍,而俗不能忍……
写到这里,作为隐忍的另外一个例子,让我想到了《伤城》里的梁朝伟,为了报仇,尽管不是忍辱负重,但是每天都生活在复仇的梦魇里,真正受伤最深的其实是他自己,最后的自杀,也正是他的解脱和新生,当他终于从复仇的梦魇里摆脱出来,终于找到一个可以让他身心安顿的爱时,他却永远的失去了这份爱——这样的伤才是最痛苦的伤!他多年来不用忍辱负重,可是却要隐姓埋名,却要苦心积虑,而迷失在自己身心的伤害之城里,当他最后终于得尝所愿时,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城市崩溃了,因为维系城市的复仇之力没有了,而真正能包容他的爱之城,却被自己亲手毁灭,如此的伤痛,让他再无法承受,活着也就没有了动力,死则成了疗伤的惟一!
心头一震,前日刚刚和2年了无音讯的一位好友联系上,她刚刚从法国回来,突然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太奇怪,人太奇怪,当初我们同在一座城市的几年光阴里,居然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忙是最合理的借口,可是当我们多年未见时,却又真的很想念对方,想知道对方的境况,也许归解于缘是一个不错的理由,可是扪心自问,何尝又不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结所致呢?也许曾经有无数次的可能,会相聚,会成为知己,会……,可是总是在揣测和隐忍里辗转,最后终于在岁月的迷宫里迷失了方向,失去了那原本就并不牢固的联系,于是艰难的在茫茫人海里寻觅着,可光阴如流水,不为任何人停留哪怕一秒,所以物是人非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
记得曾经和她一起构思过一个故事,故事讲述我们两对于一首歌的理解和感受——刘若英的《后来》,在曾经的岁月里,当我辗转于祖国的北方各省之间,在火车的颠沛里来到北京,本可以好好聚聚,聊一聊,可是停留的两天时间里,除了她帮我找到旅馆领着我入住,我们就只匆匆的一起吃过一次午饭,其实她住的地方离我住的地方不过几分钟而已,可是我们都在各自的奔波里没有更多见一面,人在北京,面对面说话的时间,却比打电话联系的时间还少,咫尺天涯,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吧!
所以当我们于那次见面说话的2年时光后再次联系上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那年那月,真的想不到那一面后会等上这么多年,如果……,可惜没有如果,有的是真实的事实——在那两天里,我们各自奔波着,她在学校和住宅之间奔波,寻找着她的法国理想,我在北京陌生而熟悉的地铁和街道之间奔波,寻找着我的心……
一闪而逝的时光,匆匆的就这样过去了,回头去看,她是怎么样的心情,我没有问。于我,那时候的寻找,那时候的幸福,却成了当下的梦乡,或许本不该有梦,可是常常在午夜十分,心空里总是隐隐的会浮现出那个在拥挤的地铁里辗转却心情轻松愉快的我的身影,疲惫不堪却又激动不已,无所顾虑,无所畏惧,不知道什么是苦难也不知道什么是不能,也许那才是我自己——一如前日终于又踢上球时,那个自如而开心,自信而不知疲惫的我!做最好的自己,其实容易,做最真实的自己,却难!
“有些人,真的一旦错过,就不再”。这是《后来》这首歌里唱得。尽管很早也从林清玄先生的书里知道这样的道理“生命中有许多人和事情,哪怕错过一秒,就错过了一生。”可是依然无法在生活里躬行,由是就无法真正的觉知此事的真谛,领悟总是在痛苦里最深刻,铭记于心的,往往是如刀一般刺刻而上的,只有这样才无法泯灭……
《卧薪尝胆》是最近我觉得所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电视,因为它们给了我力量和感动——不要忽略爱,不要动摇理想,不要伤了自己容身的城,是我的领悟!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也一直在肯定自己,反思是自己的言行,肯定是自己的理想,要让自己更好的躬行理想,为心中的理想而动心忍性,才能增益我所不能,最后完善自己,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如是而已!
从今日才开始,虽然晚了点,可是我想勤能补拙,更何况晚到总好过不到,晚起的只要能奋发图强,也不见得就会常落人后,最后用一副对联来勉励自己,也结束这晚点的本年度的启幕篇: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备注:
特别要在这里感谢那些在这段的日子里,每天依旧来此的朋友们,因为你们的关爱,我能感受到(无论是数字的变化和留言,都让我感受着来自天涯的咫尺注视),这里没有太多猎奇的人来,来的大多是朋友,是一个心灵的空间,因为有了你们,让生硬冰冷的键盘也变得温情,让陌生而疑惑的网络也变得熟悉而亲切,祝福大家,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有心人,都事业有成。有梦人,都能梦想成真!愿我们都找到幸福!也祝愿大家在五一期间快乐!
-全文完-
▷ 进入桀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