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这座古盐场重镇,至少已有1500年的历史。它的兴起与延续告诉我们的是:这里除了“地灵”——上苍给予了这片土地一条钟灵的旭水河、一座毓秀的天池山,给予了盐卤和天然气宝藏外,更重要的是“人杰”——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具有卓识远见、广纳博采的品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这里的人们具有水远山高般的开放意识和海纳百川般的包容精神——旭水通四海,天池容五周。
旭水河、天池山是贡井的地标,既是自然遗产,又是人文遗产。
旭水河孕育了贡井的千年文明,是贡井人的母亲河。其境内流域面积83·7平方公里。两千多年前之傍水而居者,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先民。旭水河贡井段建有五座堰闸和转盐码头,使之成为的梯级盐运水道可与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媲美。
天池山是自贡城区内海拔最高的山(420米,比西山高出10米)。“天池山”取名可追溯到隋唐以前,山顶的天池寺始建于北宋时期(976-1126);山麓的千佛崖摩崖刻佛于晚唐天佑年间(904-907)。山麓的“大公井”是贡井、乃至自贡因盐设邑的摇篮。天池山和天池山麓的“旭川书院”留下了陆游、黄华(明代布政史)、赵熙等诸多文化名人和吴玉章、雷铁崖、谢奉琦等辛亥革命“三杰”的足迹。天池山是贡井古盐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是贡井文化、文明史上闪光的坐标。
“旭水通四海”,传递的是贡井人之发散思维、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达也,没有阻碍、可以穿过、有路可达。“四海”,既是物的、又是意识形态的。贡井人在1500多年前就开凿大公井,开始了作坊式工业生产,继之不断发展,以致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地之一”(郭沫若、邓拓语)。
“天池容五洲”,传递的是贡井人之坦诚品格、开阔襟怀和包容气宇。“容”,盛也,容纳、包容。古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天、容地、容人,容东西南北中的各种事物、各类人群,和谐共处,和气生财,因之而“大”(发展、强大)。自古以来全国各地商人云集贡井,从事凿盐井、办灶房、建枧号等盐业以及盐业生产所生发出来的其他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就连天池山麓“古盐文化活化石”河街老街的房屋建筑也包容了中国各地乃至西方的各种制式、各种风格。
“旭水通四海,天池容五洲”,表明贡井人将扎根故土,继往开来,放眼世界,敞开胸怀,拼搏奋进,再创辉煌。
2008·04·28-05·01盐都天池山麓净觉斋
-全文完-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