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sarajevo)在土耳其语中是「美丽宫廷」的意思。15世纪中期,一名土耳其将军穿过山谷来到波斯尼亚河支流米利亚茨卡,将一座木桥连接河岸两边,左岸建起清真寺,右岸建起市集,这就是今日萨拉热窝的雏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萨拉热窝的franzferdinand奥匈大公被暗杀而爆发,暗杀的地点就在latinbridge,这一条桥是全市最旧的桥,于1541年的文献中已有记载。桥最初是以木材建成的,据宫廷记载,此桥于1565年由一位贵族以石材改建。在1791年的一场大洪水中,桥身严重受损,当地的商人便合力将其修复成今日面貌。走过桥的另一端,便是满是弹孔的国家图书馆。从92年到96年塞军对萨拉热窝进行了长期的炮击,成为了史上最长时间的封锁围城。而围城的火力集中在一些较大的建筑物,不要以为萨拉热窝有山作为天然屏障,山反而成了塞军的据点,使他们更方便炮轰目标。1992年围城的一个晚上,300万的藏书全部焚毁,成为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如果要数萨拉热窝最具特色的地方,我会说是巴什卡尔斯加。这片古老的商业区很有土耳其特色,粉红色的小砖铺成的街道,呈现出波斯尼亚的东方味。旁边却是优雅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有一条小石街专卖铜器手工艺品,商店街中有一些现已改为新型商场,在街上满是烤肉的香味。旁边的清真寺人来人往,出入的小女孩拥有西方人的面孔,身上却是回教徒的妆扮。这里的手工艺品如茶具、铜盘,以至刻有萨拉热窝名字的铜器都很精美,店铺内的工匠皆很用功地制造出形形色色的艺术品。老街的地界,一条摩登的步行街呈现在眼前,我走入一家茶座享受咖啡,望?窗外19世纪的欧式建筑,优哉悠哉地度过一个下午。黄昏时分,在这个风柔日薄的时节,望形似法国圣母院的萨拉热窝圣心天主堂,尤感赏心。街上有回教徒、天主教徒以及东正教徒,那边有塞族人,这边是波斯尼亚人,从外表很难分辨对方的背景,这种跨越了地域、种族、宗教的情况却是萨拉热窝的灵魂。
来到萨拉热窝我很想买些战争纪念品。我走到一家店铺,店主以战争的产物—炮弹壳和子弹壳制成首饰或文具。这些曾经染过血、穿过人肉、炸过小孩的杀人武器,今日成为商人的「战利品」。店主亦懒得过问其过去,反正十分畅销,这就是以经济为大前提的世界。每个游人听见波斯尼亚一词便会联想起战争,萨拉热窝这座饱受战争创伤的古老城市,旅游业现已大大振兴。今日走到米利亚茨卡河,看看流水从萨拉热窝的石桥下经过,静静洗刷人们心中的刀疤,河岸两边的风景已不复战后的萧条与凄凉。但愿时间会抹平所有伤痕,让萨拉热窝城中的各族人民能融洽相处,永不再以战争解决问题,再次焕发出新的迷人光彩。
-全文完-
▷ 进入春梅绽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