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读书日”,可当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过去几天了。不是没有写这方面文字的兴致,而是也就在这个读书日过去的第三天的早上,才从网上偶然看到,有些国家还在为这个节日轰轰烈烈地忙碌着。
我先是一愣,不觉又有些犯傻,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居然还有属于自己的这样一个节日而浑然不知?忙不迭地到网上搜了一下,方知那已是十三年前的事了。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意在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反正这一天,也正是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
为了这个特别的节日,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朗读马拉松比赛;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加拿大读书节活动;1996年开始,美国将每年四月定为“全国诗月”;英国政府接受了“世界图书日”的倡议,另选定了庆祝日期……
哦,却原来,这早经成了世界性的活动了呀!即使没有这样的活动,难道不一样可以读书吗?说来也有道理,对爱书的人来讲,天天都是读书日,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我也把自己置入这个行列之中,但在看了这条本该十多年前就知道的消息之后,还是怅然若失。
其实想来大概也并不是现在才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存在,从它诞生的那一年起,或许我就已经知道了。知道了而已,并没有在乎更多。反正,不管有没有这样的日子存在,书,我们还是要读的。
可十年之后的我,还是为此而有些震惊,也由此而关注了早已是旧闻的这件事,也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国家还真把这当回事了。仅仅是一次庆祝活动吗?显然不是。因为它不同于狂欢节,也有异于情人节,可老外们还是那么把它当回事,是不是有些大惊小怪小题大做?而且,读书,纯粹是个人行为呀,犯得上轰轰烈烈地在某一天搞这样的活动吗?
这样说也蛮有些道理,可一细思,我又为这样的想法感到耻辱了。人有异于别的动物,最根本的就在吃饱喝足之后还应该做点什么,而且,做为某个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他也必然受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以我们传统的节日而论,不同的节日会激起人的不同情结,或思乡或感恩,难道读书就不该有这样一个节日吗?
我不否认没有这样一个节日我们照样可以读书。因为在有这个节日之前,咱们就有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世界也有了数不胜数的文化大师。可我,还是见出这个节日的必要了。它是在以这种特定的形式警醒每一个活着的人,要想进步就离不开知识,要掌握知识就离不开读书。
当然,这还只是简单而表象的想法。读书日教给我们的,除了读书之外,还有读什么书的问题。因为我们有了太多的忧虑,于是有了断代之说,八十后已成过往,九十后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扑面涌来。网上诸多对他们的评价想来尖刻的地方也并不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年轻一代真的让上代人看不懂了。或许,这正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当然,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那就是我更多的时间与这个年龄段的人相伴,连我的孩子也一样是九十后的一员。曾经有个词叫代沟,现在看来,说是断崖也不为过。
我这样想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他们自有他们自己的活法,英国的嬉皮士们,不也是一个时代的朝流载入史册了吗?九十后自然应该比八十前活得更光鲜一些。但,这就可以是不重视读书日的理由?
不,相反,我们太需要有这样一个节日了。我当然首先得承认,现在的九十后比八十前有了更好的读书条件,也有了更多种类的书可读。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才突显出这个时期年轻人张扬的个性。我羡慕他们,我从来也没有那么自我地活过,也真想像他们一样自在地活一次。等到我想如此活过,我已经老了,已经抵挡不住这种浪涛的冲击了。不过,我还是常常忆起少时读书的乐趣,正是因为不多的书籍,才使得几十年前读过的书而今历历如在目前。
我是学着英雄长大的,我羡慕英雄,也希望长大了自己也做个英雄,但终究也没能够;但我毕竟懂得了做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的。我相信,跟我同龄的人都会有相似的体会,只是我们越来越淡化了那感觉而已,因为我觉得我们已经不能或说不敢找回原先的自己同时也无法再融入当今这个小将们主宰天下的社会了。
书可以指导人生,有位名人就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多人就是在大师的作品中磨砺着自己的人生,给人生的帆船找到航向。大师是为人敬仰的,但在更多的人看来,他们距自己那么遥远。于是,而今所能看到的,倒是乌七八糟的书充斥在咱们的孩子身边。有什么法子呢,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担忧而已,却又无可奈何。因为这是一个金钱的时代,换来票子的就是好书,哪里还会有人用一生的血汗去积淀一个大师的虚名呢?
所以,我这里要说的,就不仅仅是这样一个节日的问题,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其实很普通的一天,唤醒人们的读书意识,更明确地懂得读书的含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才会对人有教益。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毕竟处在人生的探索之中,多么需要有明确的指导啊!这就不仅是读书的问题,而是祖国未来走向的问题。
我没能记起这个日子,并不代表所有的中国人都轻视了这个日子。没准当我在这里坐井观天的时候,外面正大张旗鼓地宣传着呢!但愿这只是对我一个人的责罚,因为除我之外的所有人,都正在大师们的指点之下,因了书,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
我在标题中问出的“你读书了吗?”也就不再是指某一天。做为一个符号,它只是在提醒我们,让我们意识到读书在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不是对一个个体的生命,而是我们这个人类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所以,读书,其实是贯穿于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的。但,不要把开卷有益视作是绝对的真理,而是读有益的书,才是真正有益,这就是读书节给我的启示。
-全文完-
▷ 进入薄云残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