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看电影流泪一半是海水

发表于-2008年04月26日 晚上9:50评论-5条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观后感

花钱去看电影的日子离我渐行渐远,仔细算下好象真的有快二十几年没有去过影院了。

记忆里一种看电影流泪的情形还是定格在八几年,举国感动于那部叫《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片子,至从电视走进每个家庭,影院就好象被搬迁了,栽倒在沙发上看也算舒服。后来,可以用电脑看,想看哪部找哪部,随意、经济又实惠,但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或许是一种雅致的意味,或许是身边缺少了那么多人的缘故。

只是电影必然以一种凝集的姿态呈现生活,以一种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力量感动着我们,让人总也放不下,成为你我闲杂生活中一部分情趣。好的作品被搬上银幕,观众看了并不流泪,要么是演员出了问题,要么是我们自己出了毛病。亚里士多德说,真正的悲剧精神是一种“泻剂”,是通利我们情感的药剂。所以,看电影流泪是被深深受了感动后的人性体现,若你正在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抽咽着,有人报以耻笑的态度打扰,注定是他的不对了。

醒了,随手翻开本杂志,看到一篇赏析关于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触动了我不知道的哪根神经,迫不及待的喊他给我在网上找找。之后,他上班。孩子上学。我起身。听不懂的意大利语萦绕四壁,盯紧鱼贯而出的字幕。看电影。流泪。独自一人。从容的时间、从容的享受。

《美丽人生》无疑是战争题材的影片,是反映战争残酷而现实的悲剧。通常二战片多以硝烟战火和血腥屠杀的场面,来渲染战争带给人类物质和精神上的灾难以及人性的扭曲。另我不可思议的是罗贝尔托·贝尼尼这个天才的家伙,自编自演自导,独巨匠心的从另一个视角,以的喜剧化的表现手法将这部《美丽人生》呈现给世人。我想贝尼尼的最终用意是为了表现更深层的思想,不让观众停滞在浅层上的感动吧。

俄国美学大师别林斯基说:“悲剧性的本质不在流血的结局,那只会引起令人窒息的恐惧,还混合着厌恶之感;悲剧的本质在于流血的结局必将到来的过程!”那么贝尼尼是怎样带我们走入这个过程的呢?

片中女主人公走入花房是一个明显的蒙太奇镜头,此前讲基度浪漫的爱情,此后是他们一家人被关进犹太人集中营的故事。幽默贯穿整部电影,从片头基度那首英雄赞诗中夹着的一句“刹车坏了”开始,贝尼尼就区别于各国喜剧明星的搞笑手法,没有夸张的动作、表情或设置闹剧一般的噱头,而是用鲜明的性格、独特的语言和小镇美丽的风景将主人公基度浪漫的天性流畅的表现出来。一切来的自然而妥帖,让人心情愉快,其后以一次又一次小的幽默来大大的触动观众的笑神经。

进入集中营这个惨无人道的地方后,本应该是一个大的转折,然而,贝尼尼却依然将喜剧进行到底,幽默在悲剧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看着基度站在德国人旁边冒充翻译,把集中营规则变成游戏规则的段落,我一边紧张着、爆笑着,一边抹去眼角的泪珠。贝尼尼扮演的这位父亲,是在延续儿子心中的“美丽人生”;无论前途是怎样的一种黑暗,他都想方设法让儿子活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游戏里;甚至,在的德国人不注意的时候用喇叭对妻子表达自己和儿子对她的思念;在影片结尾,他为儿子编造的神话居然“实现”了。贝尼尼把最危险、最悲惨、最邪恶的境况通过轻松和笑声来表达,而没有让我们直接与苦难和灾难对话,这是多么了不起创想啊!我们可以自然的想到一个人在面对悲惨命运时表现出懦弱会博得人们的同情,但决不会有那么大的感染力!而贝尼尼扮演的父亲角色在面对悲惨命运时却是如此的坚强与伟大。以荒谬的态度对待人生的荒谬,以乐观的精神对待人性的丑恶,这是贝尼尼把自己的人生态度搬上了舞台。

使喜剧变成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的不是喜剧本身,而是贝尼尼让主人公在艰苦条件之下始终保持的一种克制的状态,不露声色的让轻松和幽默的故事进行着,基度的儿子在集中营里的每一次露出笑容,都让观者在内心深处再次覆盖上一层沉痛,孩子一丁点都不知道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真的把它当成爸爸所说的“游戏”了。那个基度成功劝说儿子自愿留下参加游戏之后,如释重负的叹了口气,脸上疲惫的表情使我始终无法忘记,我知道他表情背后是怎样的一份焦急与苦楚。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将把人们拖入黑暗,纳粹的集中营更是把泯灭人性的疯狂演绎到极至。在肉体和精神双重的折磨下,基度身边的人早已死寂般的麻木,他们意识到在这里只有最后一个的结果,就是丧失人性的种族灭绝,等待他们的最终是被投进焚尸炉,他们只有死亡,没有希望。而基度无论如何都不能没有信心,因为他要他的儿子活在有希望中,五岁的童年怎么能承受了丧心病狂的虏杀,他的“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那个叹气的近景在猛然间发人深省,让观总接受了一份沉重同时,开始了一次内心深处的思考。

导演在影片细节上的处理依然没有放过对人性的评判,基度的叔叔在“澡堂”里扶住一位差点滑倒的纳粹女军官,但女军官的眼里却暴露出凶狠的寒光;基度在德军撤离的前夜,为了寻找妻子而被抓,几声连续的枪响后,墙的转角出走来一个核枪实弹的德国士兵,作为主人公的死亡,导演对影片没有做色彩的渲染、没有音乐响起、没有煽情的一幕,在貌似平静中,贝尼尼告诉我们基度不在了。无声之中,我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也许,这正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犹太人在送往集中营的那一刻,他们的世界就被摧毁了·

基度的父爱仿佛是一支烛火,引领着我们在黑暗情绪中把《美丽人生》一直坚持看下去,影片中每一个小情节出现,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解救都发生透露着他的刚毅和智慧,幽默与坚强。通过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的雕琢,我们了解到一种人生的美丽并不只有在和平安逸中才能获得,它生长在我们的信念里,生长在人与人的情感中,而信念和情感在不同的命运时段中无时无刻不绽放出美丽,只要我们心中有爱!

影片的最后,小男孩站在空无一人的操场上,四周静寂,一辆坦克驶过来,让我再次绷紧神经,直到他高兴的喊出那句:“那是真的”,才让我恍然大悟。这样到结局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保持了艺术水准也迎合了观众的胃口,让人不得不拜服在编剧的才思之下。

阳光照耀进来,那对劫后相拥的母子诠释了《美丽人生》的意味,也抚慰了观看过程中我跟着流泪的心。此时,抬起头看窗外的一抹正在飘走的流云,像极了基度安详的笑脸。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一半是海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看电影流泪,似乎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
现在看电影的人不多,也只是在电视里看电影,
当年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日子几乎是没有了。
坐在电视机前看一部可以感动和吸引人的影片,
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文章评论共[5]个
文清-评论

您的文章很厚重,拜读并学习了。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欢迎参加烟雨[散文组]的征文活动。
http://cnc。iyanyu。iyanyu。com/book/article/temp/detail。asp?id=466460
  【一半是海水 回复】:感谢文清点评,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支持烟雨散文版! [2008-4-27 7:58:34]at:2008年04月26日 晚上10:12

丁香花开0202-评论

俺也经常看电影流泪。
  【一半是海水 回复】:握手朋友!现在正是丁香花绽放的季节…… [2008-4-27 8:00:06]at:2008年04月26日 晚上10:21

心语飞扬-评论

谁说不是,还不是那种情深深打动着我们!
因为我们人类是最有灵性的动物,因景生情,
因情落泪,很正常啊,要不还算得上是人吗?,
问好朋友,周末愉快!
  【一半是海水 回复】:问好朋友!你心我语飞扬红尘,祝好! [2008-4-27 8:02:28]
  【心语飞扬 回复】:呵呵,嗯,共同进步! [2008-4-27 10:53:31]at:2008年04月27日 清晨7:21

饥渴的骆驼-评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分局内局外?at:2008年04月27日 上午10:50

一条河-评论

欣赏了。问好作者。
  【一半是海水 回复】:感谢!握手朋友! [2008-4-29 14:51:01]at:2008年04月28日 下午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