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开启记忆的收藏夹,思绪便呈现出薄膜包着的“红塔山”烟标,不禁勾起胸中往事,追忆起童年的时光。
那是一个狂热的年代,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人们谨言慎行,神经兮兮,稍不留意,就被扣上“地、富、反、坏、右”帽子,让“造反派”拖去游街,拉去批斗,永世不得不翻身。工、农、商、学、兵都要学《毛选》,“读毛主[xi]的书,听毛主[xi]的话,照毛主[xi]的指示办事”,做到早请示、晚汇报、中午唱一首革命歌曲。学校提倡“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交白卷成为英雄,凭手上的硬茧也能上大学。社会倡导“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政治运动一浪高一浪,工人上班不求效率,农民种田不问收获,老师无心教学,学生无心读书,教学内容几乎都是不求实际、一般学生难于接受、空洞、乏味的政治口号和理论。
那时的我,怎么也听不进有良知的教师和亲朋好友的劝导,白天经常逃课、躲学,背着书包到公园或街面上游荡闲逛,打打“豆腐块”和玩玩纸烟壳等,晚上看看《莎家滨》、《红灯记》等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或是抬着凳子,拾着砖头去看《地道站》、《地雷站》、《南征北战》等露天电影。即使到了夜里一、二点,若门缝中透出煤油灯光,就不敢回家,惧怕父母、哥姐兴师问罪,强迫完成功课。
当时同龄人中时新玩烟标游戏,迎合了我年幼无知,生活无聊,追逐时髦的心理。在五彩烟标诱惑下,卷入了玩烟标的行列,并为烟标曾经与表哥、表弟反目成仇,几年未说一句话。
那时,市面上未流通过滤嘴香烟,纸烟都是软包的。大伙把长辈、兄长抽完烟后遗留的烟壳或从烟厂内部弄出来未使用过的烟标,叠成正三角形,然后将三角形烟标矫成弧状,用手掌扇翻多少以定输赢。
大伙以拥有烟标的大小和多少为荣,将其视为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金沙江”烟标最小,一个“金沙江”烟标当一个烟壳,“大中华”烟标最大,一个“大中华”烟标当十亿个“金沙江”烟壳。“玉溪”抵一亿、“红塔山”抵一佰、“静松”八十、“山花”二十、“春耕”十三……
我玩烟标上了隐,象每天抽一两包纸烟的人,睡觉前和起床后,找不到烟抽一般,也象吃早点都要喝酒的人找不酒喝一样,为拥有一个“大中华”烟标,几乎睡不安寝,食不甘味。正好一天一位同学捏着“大中华”烟标在我面前炫耀,虽经坑蒙拐骗,都不愿与我玩输赢、作交换,好在我提出用刚买的《新华字典》交换,才勉强应许。正当我沉浸在如获至宝的喜悦和欢乐中,《新华字典》换“大中华”烟标的事在学校里流传开来,人们都说我连“老师”都敢换,还有什么不敢做,怎能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也有人说,把印有“毛主[xi]语录”的《新华字典》作交换,是一种严重的行为……
面对流言蜚语,我又羞又怕。羞的是把“老师”换给别人,被人讥讽为不求上进,怕的是被父母毒打或遭别人惩罚。屋漏偏逢连阴雨,换《新华字典》的事终于被父母发现:整个晚上在不停的追问声中被拴在梁下站着,经受棍子考验。他们深信“棍子头上出好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躲又没处躲,闪又没法闪,痛苦煎熬中还要聆听父母不停的教训:“老子辛辛苦苦供你念书,做一天活,出一天工,还不值一角钱,盼的就是你这一辈不再像我们一样,做睁眼瞎。识上几个字,学会看看《工分本》,不被人误记或蒙骗……”
我终究未能顶住棍子考验,只好随父母意愿,想法筹钱购买《新华字典》。打翻悔,重新换回,不是我做人的风格,那有泼出去的水再收回?偷东西,没胆,惧怕被捉后遭毒打,到“马车运输社”拾废马掌铁,同伴已去过多次,不可能再有收获,只得牺牲放学后或星期天的时间,上山砍柴卖。
年幼的我,手无缚鸡之力,每天放学后,连续砍了几挑小柴,也没凑足一元钱,只好星期天也派上用场。
出门时的天气就像我的心情一样,阴沉沉的,柴刚砍好就下起了大雨,本想扛着扁担回府,又怕完不成任务受父母责罚,只得“乌龟跌在石板上——硬抵硬斗”,挑着小柴往家赶。整个人被雨水淋得如“落汤鸡”一般,浑身冒起了鸡皮疙瘩,牙齿在不停地打架,两肩被扁担和湿衣折磨得火辣辣的,衣服、裤子沾满了红泥巴,两脚总是不听使唤。快到家时,都还因脚丫抹着泥土,连人带柴滚入沟里,差点被柴压住不能起来……
毕竟经历了棍子的考验,毕竟经历了雨水的煎熬,在重新购回“我的老师——《新华字典》”后,身处碧玉清溪之间、红塔山脚下的我,对之倍加珍爱,借着春风秋雨在随便翻翻中,慢慢悟出了“风在沉默中积蓄力量,人在危难中磨砺意志”和“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哲理。时光荏苒,岁月苍桑,《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伴我走过了童年、走过了青春,走上了工作岗位……此时的我倍感读她千遍也不厌倦。
本文已被编辑[王先林]于2008-4-25 13:56:2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云追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