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心留黄山云水间(刊于《时代中国杂志)未然

发表于-2008年04月22日 中午1:45评论-3条

疲惫的时候,总想寻找一个温馨的港湾,总想一个人独对青山;寂静中,思绪在轻舞飞扬,得失如云烟过眼。于是便生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感觉,从而妙目会心,嫣然一笑。

五月的黄山,清晨还残留着些许寒意,顾不得昨日乍到的疲惫,一行人于凌晨两点便开始向光明顶进发。黄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正如有人所言,山有多高,历史的积淀就有多厚。从山脚向上仰望,黑黝黝的一片,除了飞流瀑布仍在不知疲倦地喷涌,黄山的一切都很寂静,犹如走过了时空隧道的老人,冷眼看尽兴衰荣枯,在潮起潮落的历史长河中,永远是那么举重若轻,从容淡定。

狭窄陡峭的石阶两侧是恰如刀劈斧削般的崖壁,让人不寒而栗,山风呼啸而过,阵阵松涛声在耳边低回、盘旋。沿着台阶慢慢地往上爬,天空渐渐露出了鱼肚白,云不停地变幻着,一会儿有如一群温驯柔和的绵羊,一会儿又似一位须发临风、玄袂飘荡的仙者,不经意间,又似万马纵横驰骋在浩瀚无际的草原……随着高度的不断攀升,东方便出现了一个长袖善舞的能工巧匠,潇洒而随意,于是纷纷洒落了五彩,浓的紫,淡的蓝,浅的黄,素的白,艳的红,彼此交织在一起,拂去了满天的睡意,轻柔的霞光在无垠的地平线上萌芽、涌动,沿着天地间的交汇线猛然跃起,倏忽聚集成一轮火红,虽然还不是万丈金光,却早已是虚处迷离,实处精致,情景交融,如梦似真,那朝阳清晰得让人感到温暖。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俗称黄山四绝,然我却对一条不知名的山溪情有独钟,在溪边的青草地上懒懒地躺下,素面朝天,任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转身侧视,溪水粼粼的波纹闪烁着道道银光,青草混合着泥土的气息,轻轻地抚摸我疲惫的身驱。闭上眼,就这样静静地躺着,一如摇曳在深秋里的那枝雏菊,清冷,暗香。

记不得谁这样说过,天地间有一个独特的你,便会有一棵酷似你的黄山松与你照应?抬头,黄山缀满了岁月的云烟,随手扯下一缕,满眼全是炫目耀眼的风尘。饱经风霜依然屹立的奇石,翠绿千年的女贞,历尽风雨仍旧苍劲挺拔的怪松,构筑出一道道读过千遍也不厌倦的风景。默默地,读它寂寞千年也无声无息的沉着稳重,读它任世事变迁而依然执著的旷达悠远……

常常想,为何历代寄情山水的文人,总会有一双慧眼、满腔激情,在青山绿水间恣意挥洒,留下一篇篇千古传诵的诗章。哦,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心始终在青山绿水交融,他们把大山的坚韧不屈,绿水的清灵秀丽,移植到了自己的心中,他们的灵魂挣脱了世俗的羁绊,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一步一步从幼稚青涩中从容走出,返璞归真、超迈宁静。

穿过一线天,登上光明顶,随风远眺,冷峭的峰崖刻着黄山的沧桑,矗立的峰尖扬着黄山的不屈,黄山在我的眼里是那么清晰。松涛一浪接着一浪,一丝一丝地扣上心来,绷紧,再松开,我尽情地放飞自己,痴痴地感应着一种亘古不变的历史沉淀。

蓦然回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原来古人在仕途浮沉、迷惑思考后,才会无奈地于出世与入世之间选择了或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或是“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的雅趣,再或是“对一缕绿杨烟,看一湾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的洒脱。

记得道家有语“心静养智”,即以恬静的心境孕育智慧,再以生成的智慧养心,水乳交融,最终达到极致。我仿佛是个走在时空隧道的稚子,于一片尘嚣中,幻象着一位须发飘飘的长者,正端坐在一片氤氲的山之巅,静静地注视着烟雨红尘,然后轻轻地转身,一言不发地离去,只把一颗纯净的心留在黄山的云水间……

《时代中国》杂志2008年第4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未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心静养智,一个静字,
让人进入了一种境界。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很美的文字,期待您的首发文章。
  【未然 回复】:谢谢文清关注编辑,辛苦了:)
想请帮个忙,行吗?我这篇文章题目没编辑好,杂志名称前后标点使用不正确了。请帮助修改编辑一下,拜托了!谢谢 [2008-4-22 14:47:25]at:2008年04月22日 中午2:18

八面山-评论

淡然亦得,恬然似水,纯然如心,又会叹多少世 事之悲,感几多尘俗之苦呢?静观花落,静待花开,一种心平如水之静。at:2008年05月19日 中午2:58

了沉-评论

思绪纤荡,心非静而静,非智而生慧,皆思之过也.文美,好似清茶,久久回味!at:2008年10月16日 中午1:45